一种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及其循环过滤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81330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4 0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安装在进水管路上的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及其循环过滤系统,其中,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包括阀套,阀套包括环空间隔的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环空上端封闭,下端敞开,所述内筒向下延伸的长度短于外筒的长度,所述内筒下端设有过滤端盖,外筒下端连接有可拆卸的外端盖,阀套外周的切向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内筒内腔连通,进液管向下的内筒壁周向设有与环空连通的螺旋槽,所述内筒内环空设有溢流出液管,所述溢流出液管的上端伸出阀套上端并且与阀套的上端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溢流出液管的下端进液端与内筒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过滤装置,可以实现净水器进水端水质固体杂质的过滤,并且拆洗简单、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的净化处理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安装在进水管路上的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在净水处理技术中一般在进水管路上设置前置过滤器,以过滤水中的固体颗粒杂质。该类前置过滤器有过滤网式直接过滤,将固体颗粒直接拦截在过滤网前侧,此过滤装置结构简单,设置方便,特点是过滤网前端颗粒杂质堆积后增大进水阻力,容易堵塞进水管路,如果要清除过滤网的砂子需拆开进水管路,取下过滤网进行清除,然后在重新安装,此过程拆装麻烦,并且需要专用工具才能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置在进水管路上的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实现进水管路中固体颗粒的离心涡流过滤,防止阻塞进水管路。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包括阀套,所述阀套包括环空间隔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环空上端封闭,下端敞开,所述内筒向下延伸的长度短于外筒的长度,所述内筒下端设有过滤端盖,外筒下端连接有可拆卸的外端盖,所述阀套外周的切向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内筒内腔连通,所述进液管向下的内筒壁周向设有与环空连通的螺旋槽,所述内筒内环空设有溢流出液管,所述溢流出液管的上端伸出阀套上端并且与阀套的上端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溢流出液管的下端进液端与内筒连通。本技术的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待过滤的水在进水压力的作用下从进液管切向流入阀套的内筒内,在切向力和水自身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内筒壁离心切向并向下进行螺旋流动,在离心螺旋运动过程中,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杂质在离心水流中沿外侧布排,既紧贴内筒壁运动,在离心螺旋运动过程中,固体颗粒从螺旋槽逐渐过滤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环空,并沉降在外端盖的底部;内筒内未从螺旋槽过滤掉的颗粒杂质沉降在过滤端盖的底部,经过滤和沉降的水从溢流出液管流出。此过程中离心螺旋流动的水虽然也会从螺旋槽流入内外筒之间,但水流还会经过滤端盖的过滤作用流入内筒内并从溢流出液管排出,从而实现对水流的过滤作用。本结构中,进液水流沿切向进入内筒与溢流出液管的环空,实现离心切向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螺旋槽过滤掉大部分颗粒杂质,在过滤端盖的底部沉降未离心过滤掉的颗粒杂质,实现溢流出水水质的净化。该结构经一段时间的运行,外端盖底部沉积的颗粒杂质可以直接拆卸外端盖清除,同时,过滤端盖也可以拆卸,以便于清除过滤端盖底部的沉积,两种清杂过程均不需要拆除进出水的连接管路,拆装方便,快捷。为便于内筒和外筒环空的水流向上溢流向有效过滤,所述过滤端盖与内筒端部螺纹连接,并且过滤端盖的端部设有若干过滤孔。为便于内筒内水中颗粒杂质的沉降,所述过滤端盖的端面呈向内凹的弧面形,所述过滤端盖与内筒下端连接的周向设有若干滤砂孔。内凹的弧形过滤端盖,使沉降的颗粒杂质积聚在端盖内侧的周向边缘,滤砂孔可以实现积聚的颗粒杂质的向下滤出,从而减少内端盖内侧颗粒杂质的堆积。为进一步便于实现内筒内水流的螺旋运动,所述溢流出液管下半段向下呈锥形收缩,并且外周设有螺旋形的导流片。为减小溢流出液的阻力,所述溢流出液管下端的进液口部设有内倒锥。为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的循环过滤系统,包括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的出液溢流管与储液筒的进液接口连接,所述储液筒还设有循环接口和出液口,所述循环接口与过滤装置的进液管之间通过循环泵连接,所述出液口与净水装置连接。本技术的过滤系统,通过循环泵可以多次循环过滤净水装置的进水,并将循环过滤的水暂存在储液筒中,以便于随时向净水装置供水。为便于控制循环过滤的效果,所述循环泵通过延时开关控制,所述延时开关与净水装置的出水口端信号连接,当净水装置的出水口端停止取水后,所述延时开关继续接通T时间后,使循环泵继续工作T时间后停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结构图的主视图。图2为沿图1在A-A处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的循环过滤系统的示意图。其中,1 内筒;1A螺旋槽;2外筒;3外端盖;4过滤端盖;4A滤砂孔;5溢流出液管;5A导流片;5B连接部;6进液管;7储液筒;8净水装置;9循环泵;10延时开关。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包括阀套,该阀套包括环空间隔的内筒1和外筒2,内筒1和外筒2之间的环空上端封闭,下端敞开,内筒1向下延伸的长度短于外筒2的长度,内筒1下端设有过滤端盖4,以防止下侧的颗粒杂质进入内筒,该过滤端盖4与内筒1端部螺纹连接,并且过滤端盖4的端部设有若干过滤孔;外筒2下端连接有可拆卸的外端盖3,该外端盖用于收集外筒沉降的颗粒杂质;阀套外周的切向设有进液管6,进液管6与内筒1的内腔连通,进液管6向下的内筒1壁周向设有与环空连通的螺旋槽1,内筒1内环空设有溢流出液管5,溢流出液管5的上端伸出阀套上端并且与阀套的上端部之间设有连接部5B,溢流出液管5的下端进液端与内筒1连通。本技术的过滤装置,进水从进液管6切向进入内筒1与溢流出液管5的环空,并在进流压力的作用下在内筒1内离心涡流运动,水流离心运动时不同密度的流体逐分层,密度较大的固体颗粒向外层离心涡流运动中逐渐沿螺旋槽1A流至内筒1和外筒2之间的环空,从而实现水流中颗粒杂质的初步分离,流入外筒2的杂质最后沉积在外端盖3底部;内筒1内未从螺旋槽1A过滤掉的颗粒杂质沉降在过滤端盖4的底部,经过滤和沉降的水从溢流出液管流出。为便于内筒内水中颗粒杂质的沉降后的过滤,过滤端盖4的端面呈向内凹的弧面形,过滤端盖4与内筒1下端连接的周向设有若干滤砂孔4A。该结构中,内凹的弧形过滤端盖,使沉降的颗粒杂质积聚在端盖内侧的周向边缘,滤砂孔4A可以使积聚的颗粒杂质顺利的向下滤出,从而减少过滤端盖4内侧颗粒杂质的堆积。为进一步便于引导内筒内水流的离心涡流运动,溢流出液管5下半段向下呈锥形收缩,并且外周设有螺旋形的导流片。为减小溢流出液的阻力,溢流出液管5下端的进液口部设有内倒锥。本技术的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进液水流沿切向进入内筒1与溢流出液管5的环空,实现离心切向运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沿螺旋槽1A过滤掉大部分颗粒杂质,在过滤端盖4的底部沉降未离心过滤掉的颗粒杂质,实现溢流出水水质的净化。该结构经一段时间的运行,外端盖3底部沉积的颗粒杂质可以直接拆卸外端盖3清除,同时,过滤端盖4也可以拆卸,以便于清除过滤端盖4底部的沉积,两种清杂过程均不需要拆除进出水的连接管路,拆装方便,快捷。实施例2如图3所示,采用本技术的上述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的循环过滤系统,包括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过滤装置的出液溢流管与储液筒7的进液接口连接,储液筒7还设有循环接口和出液口,循环接口与过滤装置的进液管之间通过循环泵9连接,出液口与净水装置8连接。循环泵9通过延时开关10控制,延时开关10与净水装置9的出水口端信号连接,当净水装置9的出水口端停止取水后,延时开关10继续接通T时间后,使循环泵9继续工作T时间后再停止。本技术的过滤系统,通过循环泵可以多次循环过滤进入净水装置前的进水水质,并将循环过滤的水暂存在储液筒中,以便于随时向净水装置供过无杂质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包括阀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包括环空间隔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环空上端封闭,下端敞开,所述内筒向下延伸的长度短于外筒的长度,所述内筒下端设有过滤端盖,外筒下端连接有可拆卸的外端盖,所述阀套外周的切向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内筒内腔连通,所述进液管向下的内筒壁周向设有与环空连通的螺旋槽,所述内筒内环空设有溢流出液管,所述溢流出液管的上端伸出阀套上端并且与阀套的上端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溢流出液管的下端进液端与内筒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包括阀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套包括环空间隔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和外筒之间的环空上端封闭,下端敞开,所述内筒向下延伸的长度短于外筒的长度,所述内筒下端设有过滤端盖,外筒下端连接有可拆卸的外端盖,所述阀套外周的切向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与内筒内腔连通,所述进液管向下的内筒壁周向设有与环空连通的螺旋槽,所述内筒内环空设有溢流出液管,所述溢流出液管的上端伸出阀套上端并且与阀套的上端部之间设有连接部,所述溢流出液管的下端进液端与内筒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端盖与内筒端部螺纹连接,并且过滤端盖的端部设有若干过滤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拆洗式离心涡流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端盖的端面呈向内凹的弧面形,所述过滤端盖与内筒下端连接的周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刁统洋于波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悦正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