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焦红侠专利>正文

一种PICC置管外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578406 阅读:16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3 17: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PICC置管外固定装置,包括绷带、第一弹性带、第一扣孔、压片、第一纽扣、第二弹性带、第二扣孔、第二纽扣、锁紧带,该PICC置管外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强大,通过纽扣锁紧弹性带,并使得弹性带拉紧压片,使得压片将PICC置管固定,从而可防止PICC置管脱落,由于置管是固定在绷带的锁紧带中,因此患者的肢体活动时,置管跟随运动,并且绷带中设有固定轴,因此可通过固定轴对患者的肢体起到固定作用,防止肢体关节弯曲,从而可防止置管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固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PICC置管外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PICC置管术是一种静脉穿刺治疗技术PICC手术后需要对PICC置管进行固定,传统的固定方法是采用胶带固定,而采用胶带固定容易造成胶带脱落,从而容易造成置管拔出,并且患者的关节活动时,容易拉扯到置管,从而造成置管对患者二次伤害,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PICC置管外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PICC置管外固定装置,来解决传统的PICC置管固定装置容易造成置管脱落和置管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PICC置管外固定装置,包括绷带、第一弹性带、第一扣孔、压片、第一纽扣、第二弹性带、第二扣孔、第二纽扣、锁紧带,所述的绷带为方形棉布,所述的第一弹性带位于绷带右端上侧,所述的第一弹性带与绷带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扣孔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的第一扣孔均匀分布于第一弹性带前端,所述的第一扣孔为方形通孔,所述的压片贯穿于第一弹性带,所述的压片与第一弹性带滑配相连,所述的第
一纽扣位于绷带背面左端上侧,所述的第一纽扣与绷带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弹性带位于绷带右端下侧,所述的第二弹性带与绷带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扣孔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的第二扣孔均匀分布与第二弹性带前端,所述的第二扣孔为方形通孔,所述的第二纽扣位于绷带背面左端下侧,所述的第二纽扣与绷带缝合相连,所述的锁紧带位于绷带背面,所述的锁紧带与绷带缝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的绷带左右两端内部均设有固定轴,所述的固定轴为圆形长轴。进一步,所述的固定轴外壁还设有缓冲垫,所述的缓冲垫与固定轴紧配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压片底端还设有子母扣,所述的子母扣与压片缝合相连。进一步,所述的子母扣底端还设有可换护贴,所述的可换护贴与子母扣缝合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该PICC置管外固定装置,首先将绷带平摊在台面上,并将PICC置管穿过锁紧带,使得PICC置管固定在绷带上,再将PICC置管插入到患者的静脉中,并用绷带将患者是好肢体包裹住,再拉紧第一弹簧固定带和第二弹性带,并通过第一纽扣和第二纽扣分别扣在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的第一扣孔和第二扣孔中,从而可将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固定在绷带上,在拉紧第一弹性带的同时,可滑动压片,使得压片处于PICC置管处,从而使得压片将PICC置管固定在患者的肢体上,该固定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强大,通过纽扣
锁紧弹性带,并使得弹性带拉紧压片,使得压片将PICC置管固定,从而可防止PICC置管脱落,由于置管是固定在绷带的锁紧带中,因此患者的肢体活动时,置管跟随运动,并且绷带中设有固定轴,因此可通过固定轴对患者的肢体起到固定作用,防止肢体关节弯曲,从而可防止置管对人体造成二次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PICC置管外固定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PICC置管外固定装置的后视图图3是绷带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压片的主视图绷带 1 第一弹性带 2第一扣孔 3 压片 4第一纽扣 5 第二弹性带 6第二扣孔 7 第二纽扣 8锁紧带 9 固定轴 101缓冲垫 102 子母扣 401可换护贴 402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PICC置管外固定装置,包括绷带1、第一弹性带2、第一扣孔3、压片4、第一纽扣5、第二弹性带6、第二扣孔7、第二纽扣8、锁紧带9、固定轴101、缓冲垫102、子母扣401、可换护贴402,所述的绷带1为方形棉布,所述的第一弹性带2位于绷带1右端上侧,所述的第一弹性带2与绷带1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扣孔3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的第一扣孔3均匀分布于第一弹性带2前端,所述的第一扣孔3为方形通孔,所述的压片4贯穿于第一弹性带2,所述的压片4与第一弹性带2滑配相连,所述的第一纽扣5位于绷带1背面左端上侧,所述的第一纽扣5与绷带1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弹性带6位于绷带1右端下侧,所述的第二弹性带6与绷带1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扣孔7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的第二扣孔7均匀分布与第二弹性带6前端,所述的第二扣孔7为方形通孔,所述的第二纽扣8位于绷带1背面左端下侧,所述的第二纽扣8与绷带1缝合相连,所述的锁紧带9位于绷带1背面,所述的锁紧带9与绷带1缝合相连,所述的绷带1左右两端内部均设有固定轴101,所述的固定轴101为圆形长轴,所述的固定轴101外壁还设有缓冲
垫102,所述的缓冲垫102与固定轴101紧配相连,所述的压片4底端还设有子母扣401,所述的子母扣401与压片4缝合相连,所述的子母扣401底端还设有可换护贴402,所述的可换护贴402与子母扣401缝合相连,该PICC置管外固定装置,首先将绷带1平摊在台面上,并将PICC置管穿过锁紧带9,使得PICC置管固定在绷带1上,再将PICC置管插入到患者的静脉中,并用绷带1将患者是好肢体包裹住,再拉紧第一弹簧固定带2和第二弹性带6,并通过第一纽扣5和第二纽扣8分别扣在第一弹性带2和第二弹性带6的第一扣孔4和第二扣孔7中,从而可将第一弹性带2和第二弹性带6固定在绷带1上,在拉紧第一弹性带2的同时,可滑动压片4,使得压片4处于PICC置管处,从而使得压片4将PICC置管固定在患者的肢体上,其中固定轴101是对肢体起到固定作用,缓冲垫102是增加固定轴101是软度,从而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子母扣401是将可换护贴402固定,因此在子母扣401的作用下可使得可换护贴402可随时跟换,从而在该装置不断更换使用时,可放在相互交叉感染。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PICC置管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绷带、第一弹性带、第一扣孔、压片、第一纽扣、第二弹性带、第二扣孔、第二纽扣、锁紧带,所述的绷带为方形棉布,所述的第一弹性带位于绷带右端上侧,所述的第一弹性带与绷带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扣孔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的第一扣孔均匀分布于第一弹性带前端,所述的第一扣孔为方形通孔,所述的压片贯穿于第一弹性带,所述的压片与第一弹性带滑配相连,所述的第一纽扣位于绷带背面左端上侧,所述的第一纽扣与绷带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弹性带位于绷带右端下侧,所述的第二弹性带与绷带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扣孔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的第二扣孔均匀分布与第二弹性带前端,所述的第二扣孔为方形通孔,所述的第二纽扣位于绷带背面左端下侧,所述的第二纽扣与绷带缝合相连,所述的锁紧带位于绷带背面,所述的锁紧带与绷带缝合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ICC置管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绷带、第一弹性带、第一扣孔、压片、第一纽扣、第二弹性带、第二扣孔、第二纽扣、锁紧带,所述的绷带为方形棉布,所述的第一弹性带位于绷带右端上侧,所述的第一弹性带与绷带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一扣孔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的第一扣孔均匀分布于第一弹性带前端,所述的第一扣孔为方形通孔,所述的压片贯穿于第一弹性带,所述的压片与第一弹性带滑配相连,所述的第一纽扣位于绷带背面左端上侧,所述的第一纽扣与绷带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弹性带位于绷带右端下侧,所述的第二弹性带与绷带缝合相连,所述的第二扣孔数量为若干个,所述的第二扣孔均匀分布与第二弹性带前端,所述的第二扣孔为方形通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红侠王娟张燚庄延
申请(专利权)人:焦红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