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脂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7077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21 22:24
一种吸脂刀,包括吸脂刀头和手柄,吸脂刀头安装在手柄上,所述吸脂刀头包括内金属管和外金属管,所述内金属管与外金属管之间有空腔,所述内金属管靠近手柄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另一端装有作用为电极的金属片,所述外金属管靠近手柄的一端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内金属管和外金属管均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连接在等离子发生器的发生电极上,本发明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医疗技术中机械抽插的方式捣碎脂肪效率低下,术后会因为吸脂不匀导致皮肤凹凸不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整容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脂刀
技术介绍
整形的脂肪抽吸术是利用负压吸引和/或超声波、高频电场等物理化学手段,通过较小的皮肤切口或穿刺,将预处理的人体局部沉积的皮下脂肪祛除,并结合脂肪颗粒注射移植等技术,以改善形体的一种外科手术。目前最常用、最有效的吸脂仪器是负压吸引式吸脂仪,通常操作步骤是:医师在患者脂肪堆积的待抽区域注射肿胀液后,将吸脂管伸入皮下脂肪层,医师手握吸脂管在患者的皮下脂肪层做往复运动,在吸脂机的负压吸引下,脂肪由患者皮下流出。这种先注入生理盐水,再用机械抽插的方式捣碎脂肪,再通过负压吸引机抽吸出混合物的吸脂方式不仅效率低,而且术后会因为吸脂不匀导致皮肤凹凸不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吸脂刀,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机械式捣碎脂肪造成的吸脂不匀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吸脂刀,所述吸脂刀头包括内金属管和外金属管,所述内金属管与外金属管之间有空腔,所述内金属管靠近手柄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另一端装有作用为电极的金属片,所述外金属管靠近手柄的一端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内金属管和外金属管均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连接在等离子发生器的发生电极上。优选的,所述内金属管连接的导线为发射极导线,所述外金属管连接的导线为
回路极导线。优选的,所述进水管连接有生理盐水袋,所述吸水管连接有吸脂设备。优选的,所述金属片为套在内金属管外壁的金属环片,所述金属环片为发射极放电端,所述金属环片和外金属管之间设有绝缘层,金属环片的外环面在绝缘层外。优选的,所述金属环片、外金属管壁的表面涂覆有防氧化涂层。优选的,所述内金属管的末端设有出水球头,所述出水球头上设有出水孔,所述出水孔与内金属管的腔体联通,出水孔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外金属管上设有吸水孔,吸水孔位于靠近金属环片的外金属管末端。优选的,所述吸水孔沿外金属管周向均匀分布并且沿外金属管轴向阵列排布。优选的,所述内金属管外壁设有绝缘管Ⅰ。优选的,所述外金属管外壁设有绝缘管Ⅱ。按照本专利技术,吸脂刀头从皮肤切口进入人体脂肪层,生理盐水从进水管流入吸脂刀头的内金属管内,通过出水球头的出水孔流出,吸脂刀头中的吸水孔、金属环片和出水球头需充分浸在生理盐水中,其中,金属环片通过内金属管与等离子发生器发射极相连,外金属管与等离子发生器回路极相连,发射极和回路极在等离子发生器的作用下,使生理盐水中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在生理盐水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含有各种活性粒子,分解与之相接触的脂肪,打散其分子键,分解的脂肪和生理盐水一起形成混合液,通过吸水孔将上述混合液经外金属管与内金属管之间的腔体吸入吸脂设备中,达到吸脂的效果。按照本专利技术,金属环片的外环面形成发射极放电端,与现有技术相比,发射极与回路极的面积比减小,增加了生理盐水的电离率,使本专利技术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和更高的效率。吸脂刀头的尖端安装有出水球头,沿内金属管端面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出水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出水孔的分布方式改变了水流路径,使生理盐水收到更充分的电离,增大了等离子体与脂肪的接触面积,并使吸水孔能够充分浸入电离液,抽脂的效果得到增强。内金属管的外金属管面包裹有绝缘管Ⅰ,外金属管外壁包裹有绝缘管Ⅱ,本专利技术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按照本专利技术,注入生理盐水、电离打散脂肪组织和吸出脂肪混合液同时进行,改变了现有吸脂技术中,先注水再机械打散再抽脂的手术模式,解决了术后会因为吸脂不匀导致皮肤凹凸不平的问题,具有吸脂效率高,效果好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吸脂刀头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吸脂刀,包括吸脂刀头和手柄4,吸脂刀头安装在手柄4上,吸脂刀头包括内金属管9和外金属管8,内金属管连接有进水管2和发射极导线5,外金属管8连接有吸水管3和回路极导线6,发射极导线5和回路极导线6组成导线1。如图2所示,金属环片11套在内金属管9上设有发射极,发射极为金属环片11,金属环片11套在内金属管9上,金属环片11和外金属管8之间设有绝缘层10,,金属环片11的外环面在绝缘层10外。内金属管的末端安装有出水球头12,出水球头12为半圆球状,出水球头12设
有出水孔13,出水孔13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出水球头12上,内金属管9的腔体与出水孔13相通。外金属管8靠近绝缘层10的管壁上还设有吸水孔14,吸水孔14沿外金属管周向均匀分布并且沿径向阵列排布。金属环片11、外金属管8的管壁还涂覆有在其表面的防氧化涂层。外金属管8的外壁包裹有绝缘管Ⅱ7,内金属管9的外壁包裹有绝缘管Ⅰ15。按照本专利技术,吸脂刀头从皮肤切口进入人体脂肪层,生理盐水从进水管2流入吸脂刀头的内金属管9中,通过出水球头12的出水孔13流出,吸脂刀头中的吸水孔14、金属环片11和出水球头12需充分浸在生理盐水中,金属环片11和外金属管8分别为发射极和回路极,在等离子发生器的作用下,生理盐水中产生低温等离子体,在生理盐水中产生的等离子体含有各种活性粒子,分解与之相接触的脂肪,打散其分子键,分解的脂肪和生理盐水一起形成混合液。出水管3连接在吸脂设备上,通过吸水孔14将上述混合液经吸脂刀头的外腔吸入吸脂设备中,达到吸脂的效果。金属环片11的外环面为发射极放电端,与现有技术相比,发射极与回路极的面积比减小,增加了生理盐水的电离率,使本专利技术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和更高的效率。吸脂刀头的尖端安装有出水球头12,沿内金属管端面的周向均匀分布有出水孔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出水孔的分布方式改变了水流路径,使生理盐水收到更充分的电离,增大了等离子体与脂肪的接触面积,并使吸水孔能够充分浸入电离液,抽脂的效果得到增强。按照本专利技术,注入生理盐水、电离打散脂肪组织和吸出脂肪混合液同时进行,改变了现有吸脂技术中,先注水再机械打散再抽脂的手术模式,解决术后会因为吸脂不匀导致皮肤凹凸不平的问题,具有吸脂效率高,效果好的特点。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吸脂刀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吸脂刀,包括吸脂刀头和手柄,吸脂刀头安装在手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脂刀头包括内金属管和外金属管,所述内金属管与外金属管之间有空腔,所述内金属管靠近手柄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另一端装有作用为电极的金属片,所述外金属管靠近手柄的一端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内金属管和外金属管均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连接在等离子发生器的发生电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脂刀,包括吸脂刀头和手柄,吸脂刀头安装在手柄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脂刀头包括内金属管和外金属管,所述内金属管与外金属管之间有空腔,所述内金属管靠近手柄的一端连接有进水管,另一端装有作用为电极的金属片,所述外金属管靠近手柄的一端连接有吸水管,所述内金属管和外金属管均连接有导线,所述导线连接在等离子发生器的发生电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脂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金属管连接的导线为发射极导线,所述外金属管连接的导线为回路极导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脂刀,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连接有生理盐水袋,所述吸水管连接有吸脂设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脂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为套在内金属管外壁的金属环片,所述金属环片为发射极放电端,所述金属环片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朝东李政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美创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