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造影插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6539 阅读:3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涎腺造影插管适用于涎腺造影,它包括钛镍丝芯1、套在该丝芯外面的软塑料注入导管2、与该注入导管一端相连的注入器接头3和与钛镍丝芯1一端相连的芯柄4,其中钛镍丝芯1具有符合涎腺生理弧形的弯曲前段,最佳弧度约为120度。在临床中应用本涎腺造影插管,不仅能提高造影的成功率,有助于涎腺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且病人感到舒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口腔涎腺造影插管。国内外的口腔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的口腔科,在对患者进行口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常常需要对患者进行颌下腺造影或腮腺药物灌注。在国内,通常是将7-9号注射针的针头尖端磨平,然后将注射针弯曲,或者将小塑料管的尖端拉平变细后用作插管。在国外,则采用一种在小塑料管内具有直不锈钢丝引导的塑料插管。用上述国内外现有插管,在临床上进行涎腺造影,特别是颌下腺造影,都存在穿刺和插管困难的难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困难而提供一种符合涎腺生理弧度,易于插入的涎腺造影插管。本技术的涎腺造影插管,包括金属丝芯、套在金属丝芯外面的软塑料注入导管、与注入导管一端相连的注入器接头和与金属丝芯一端相连的芯柄,所述金属丝芯为纯钛丝芯或含钛金属丝芯,并具有符合涎腺生理弧形的弯曲前段。本技术的涎腺造影插管,其中所述的含钛金属丝芯是钛镍丝芯、钛铬丝芯或钛锡丝芯。本技术的涎腺造影插管,其中所述涎腺生理弧形具有约为120度的弧度。本技术涎腺造影插管的优点在于①其金属丝芯用纯钛丝芯或含钛金属丝芯,因此其柔软性、弹性和生物相容性都较不锈钢丝好;②其金属丝芯由现有的直线丝芯改进为符合涎腺生理弧形的弯曲度,更符合生理要求,因此,在临床使用中,能引导小塑料导管易于插入涎腺,不仅提高了造影的成功率,有助于涎腺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且病人感到舒适。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涎腺造影插管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涎腺造影插管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涎腺造影插管包括钛镍丝芯1,套在钛镍丝芯1外面的软塑料注入导管2,与注入导管2一端相连的注入器接头3和与钛镍丝1一端相连的芯柄4,其中钛镍丝芯1的前段弯曲成具有符合涎腺生理弧形约120度的弧度。在临床应用本涎腺造影插管时,先将其钛镍丝芯穿刺腮腺或颌下腺主导管,并引导软塑料注入导管插入腮腺或颌下腺主导管内,然后抽出钛镍丝,留下软塑料注入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导管内,进行涎腺造影。权利要求1.一种涎腺造影插管,包括金属丝芯(1)、套在金属丝芯(1)外面的软塑料注入导管(2)、与注入导管(2)一端相连的注入器接头(3)和与金属丝芯(1)一端相连的芯柄(4),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芯(1)为纯钛丝芯或含钛金属丝芯,并具有符合涎腺生理弧形的弯曲前段。2.根据权利要求1的涎腺造影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钛金属丝芯是钛镍丝芯、钛铬丝芯或钛锡丝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涎腺造影插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涎腺生理弧形具有约为120度的弧度。专利摘要本技术的涎腺造影插管适用于涎腺造影,它包括钛镍丝芯1、套在该丝芯外面的软塑料注入导管2、与该注入导管一端相连的注入器接头3和与钛镍丝芯1一端相连的芯柄4,其中钛镍丝芯1具有符合涎腺生理弧形的弯曲前段,最佳弧度约为120度。在临床中应用本涎腺造影插管,不仅能提高造影的成功率,有助于涎腺病的诊断和治疗,而且病人感到舒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文档编号A61M25/00GK2363732SQ9920025公开日2000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1999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9年1月11日专利技术者王松灵, 朱宣智, 张荫光, 李钧, 王邦康, 崔桂琴, 袁庆泰 申请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涎腺造影插管,包括金属丝芯(1)、套在金属丝芯(1)外面的软塑料注入导管(2)、与注入导管(2)一端相连的注入器接头(3)和与金属丝芯(1)一端相连的芯柄(4),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丝芯(1)为纯钛丝芯或含钛金属丝芯,并具有符合涎腺生理弧形的弯曲前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灵朱宣智张荫光李钧王邦康崔桂琴袁庆泰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