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贵宝专利>正文

医用塑料输液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6296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塑料输液袋,它是经由聚丙烯塑料一次整体模塑成型,而使袋囊(1)、导液管(2)和悬挂耳(3)三者互成一体。在导液管上设有折切环槽(7)和灌装封口夹持凸台(8)。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防渗透性和防外泄性都较好,可避免部分有害物质迁移到输液溶液中等特点,有效地保证了输液袋装输液溶液的质量,且临床使用方便,是目前一种卫生可靠的医用塑料输液袋。(*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医用器材技术,具体涉及输液容器范围内的塑料输液袋。目前,已有的医用塑料输液袋,都是采用聚氯乙烯(PVC)塑料,经由吹筒、印刷、切断、穿管(穿装穿刺管或称导液管)、热合/封口、二次穿管(穿装注射管)、胶帽、盖帽粘接、二次热合/封口等多道工序,而最终制成成品的。综观其制作工艺,简而言之,这种已有医用塑料输液袋,是由袋囊和穿刺管,经由组装、热合、粘接而成的。无疑,已有的这种塑料输液袋,因其制作工艺流程长,袋囊内腔接触大气机会多、时间长,故而极易造成粒子污染、微生物污染,以及由聚氯乙烯在热合、封口高温下所产生的气化有害物质的污染。而其由材料组分、粘结剂、促粘剂、印墨等可能产生热源或毒性反应物质,也存在着迁移至输液溶液中的可能。特别是在热合/封口、胶帽、盖帽粘接等工序,由于操作不当,工艺不到位,而给被工作部位造成极微细的微孔,再加上聚氯乙烯薄膜自身的致密性问题,以致袋囊防外来微生物和水蒸气的渗透性都较差,且其防输液溶液外泄和散发的能力也都较弱,因而,致使袋囊灌装的输液溶液,在其有效期内极易发生成份改变、微生物繁殖、溶液污染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着医疗质量。由于人们对其存在着以上种种顾忌,而制约了这种已有的输液袋,在临床上的普遍推广应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作工艺流程短的,防渗透性能较强的,在制作过程中不用粘结剂的,采用聚丙烯塑料一次整体模塑成型的医用塑料输液袋,以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实现本技术之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仍具有袋囊、用以灌液和输液的导液管(或称穿刺管)和悬挂耳。而所说的袋囊、导液管和悬挂耳三者经由聚丙烯塑料一次整体模塑而成一体。而所说的导液管,由直管和根部管所组成,且直管之上端部管孔为盲孔,即密封头。在直管上设有一道折切环槽,在根部管的上沿部位之两侧面上,各设有一个互相对称的灌装封口夹持凸台。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点还在于在袋囊之顶上部位沿边的正反面,各设有鼓凸半圆环,而在袋囊之底下部位沿边的正反面,也各设有鼓凸半圆环。以上所说的鼓凸半圆环,使袋囊的顶上部位和底下部位两者沿边的断面,构成“ ”状,以增强本技术上下连结部位的局部强度。本技术还具有一个能与导液管相适配的护帽。且所说的护帽,可通过设在其内孔上的凸缘,与设在所说的根部管上沿部位两侧面上的灌装封口夹持凸台相互扣合,而令护帽和导液管相装接,且不易脱开。本技术籍此护帽,保护导液管部位的清洁卫生,同时防免因受外力造成导液管之折切环槽的断裂,而造成袋囊内输液溶液的外泄。本技术的袋囊,在充足灌装输液溶液状态(或充气状态)下的横断面呈“ ”状,而其纵断面则呈“ ”状。即本技术的袋囊形状,呈两个具有公共底边且其上边相等的梯形之反向叠合状。采用该形状,以求本技术在灌装输液溶液状态下,具有良好的置放和堆积稳定性,以便于成批消毒处理和医务人员临床输液操作。通过以上改进,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避免了部分有害物质向输液溶液中的迁移,防泄漏性和渗透性较强,在输液溶液有效期内,产生溶液污染、变质的可能性较小,且临床使用方便等特点,是显而易见的。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应用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图1的A-A或B-B剖视图(放大)。图4为护帽的主视剖面图(放大)。图5为图4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充足灌装输液溶液的状态主视图。图7为图6的左视图。图8为图6的A-A断面图。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见图1、2、3、4和5。本技术具有袋囊1、用以将溶液导入或导出的导液管2和悬挂耳3。袋囊1、导液管2和悬挂耳3,三者是由聚丙烯塑料粒料,经一次整体模塑而成一体(已有技术是将导液管或称穿刺管,另行注塑成形后组装至袋囊上的),模塑成形的袋囊1的壁厚为0.40~0.45mm。导液管2由直管4和根部管5所组成。直管4的内孔孔径为φ5~6mm。直管4的上端部管孔6为盲孔,在直管4上,设有1道折切环槽7,根部管5的内孔孔径为φ8~10mm。在根部管5的上端沿边部位之两侧面上(图1所示的上面和下面),各设有一个互相对称的灌装封口夹持凸台8。在袋囊1的顶上部位沿边和底下部位沿边的正反面(图1所示部位),各设有鼓凸半圆环9和10;而令其所说的沿边断面呈“ ”状(见图3所示)。与导液管2相适配的护帽11,经注塑成形(见图4、5),其内圆孔的沿边上,设有凸缘12。通过所说的凸缘12,可与设在根部管5上的灌装封口夹持凸台8相互扣合,而令护帽11和导液管2相装接,且不易脱开。当本技术在输液溶液灌装到位状态下,其形状请参见图6、7和8。其形状是通过模塑而成的。本技术的应用例本技术经由聚丙烯塑料一次整体模塑成形且去飞边后,即行将直管4的上端部加热而形成盲孔6(封头),以保护本技术内腔不受污染。当本技术成品出厂供应给药厂或医院制剂室灌装输液溶液时,当即切断其盲孔封头,再把本技术通过其夹持凸台8,而夹持在灌装机上,待灌装输液溶液结束后,再行将直管4封口,经高温消毒后备用。当在临床应用时,医务人员只要用手给直管4稍加外力扳折,即可把直管4沿其折切环槽7折断,再将一次性输液器的锥形塑料导液针(或称穿刺针)插入直管4内,即可施行输液治疗。由于本技术在充液后的特殊形状和折切环槽7的存在,给高温消毒和临床使用,提供了方便。权利要求1.一种医用塑料输液袋,具有袋囊(1)、导液管(2)和悬挂耳(3),且袋囊(1)与导液管(2)相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袋囊(1)、导液管(2)和悬挂耳(3),三者经由聚丙烯塑料一次整体模塑而成一体,而所说的导液管(2),由直管(4)和根部管(5)所组成,且直管(4)之端部管孔(6)为盲孔,在直管(4)上,设有一道折切环槽(7),在根部管(5)的上沿部位之两侧面上各设有一个互相对称的灌装封口夹持凸台(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塑料输液袋,其特征在于,在袋囊(1)之顶上部位沿边的正反面,各设有鼓凸半圆环(9),而在袋囊(1)之底下部位沿边的正反面,也各设有鼓凸半圆环(10)。3.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医用塑料输液袋,其特征在于,它还具有一个能与导液管(2)相适配的护帽(11),且所说的护帽(11),可通过设在其内孔上的凸缘(12),与设在所说的根部管(5)上沿部位之侧面的灌装封口夹持凸台(8)相互扣合,而令护帽(11)和导液管(2)相装接。4.根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的医用塑料输液袋,其特征在于,在袋囊(1)充足灌装输液溶液状态下,其横断面呈“”状,而其纵断面则呈“”状。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塑料输液袋,它是经由聚丙烯塑料一次整体模塑成型,而使袋囊(1)、导液管(2)和悬挂耳(3)三者互成一体。在导液管上设有折切环槽(7)和灌装封口夹持凸台(8)。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制作方便、防渗透性和防外泄性都较好,可避免部分有害物质迁移到输液溶液中等特点,有效地保证了输液袋装输液溶液的质量,且临床使用方便,是目前一种卫生可靠的医用塑料输液袋。文档编号A61J1/10GK2384626SQ9922971公开日2000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1999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1999年10月22日专利技术者沈贵宝,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医用塑料输液袋,具有袋囊(1)、导液管(2)和悬挂耳(3),且袋囊(1)与导液管(2)相贯通,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袋囊(1)、导液管(2)和悬挂耳(3),三者经由聚丙烯塑料一次整体模塑而成一体,而所说的导液管(2),由直管(4)和根部管(5)所组成,且直管(4)之端部管孔(6)为盲孔,在直管(4)上,设有一道折切环槽(7),在根部管(5)的上沿部位之两侧面上各设有一个互相对称的灌装封口夹持凸台(8)。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贵宝刘佳文沈华宝张岳海
申请(专利权)人:沈贵宝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