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挤压可冲洗多功能胸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2034 阅读:2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挤压可冲洗多功能胸腔引流管,包括主引流管(1)、副引流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挤压可冲洗多功能胸腔引流管之主引流管(1)中下部带有副引流管(2),末端带有挤压球囊(6),而副引流管(2)中部带有启闭开关(3),且其末端带有注射器连接器(4)和密封塞(5)。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主引流管的挤压球囊增加了挤压体积,提高了挤压效率;副引流管可自由开启,操作方便,可用于冲洗消毒、清除堵塞物和取样化验;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减少医护人员劳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易挤压可冲洗多功能胸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封引流系统是临床上排除胸腔内液体或气体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保持引流通畅和维持胸腔内清洁是保证充分引流和有效治疗的关键,此外,准确判断引流物性质更能够为后续治疗提供客观证据。由于引流管直径和侧孔大小有限,易被血凝块、脓液及其他浓稠引流液堵塞,故临床上,医护人员常需用双手挤压引流管,以期保持其通畅,但由于引流管直径较小,挤压体积有限,挤压形变严重不足,冲击和抽吸的力量很难达到要求,所以难以保证充分引流,这对疾病的治疗是极其不利的,有时甚至会造成心包填塞等致命性的不良后果。此外,现有的引流系统,引流管直接与水封瓶连接,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难以进行引流物取样化验,更不能进行胸腔内冲洗消毒,对有些疾病的治疗和引流物性质的判断极为不利,有时甚至造成损害巨大的不良后果和不可挽回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不足,提供一种易挤压可冲洗多功能胸腔引流管。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易挤压可冲洗多功能胸腔引流管,包括主引流管(1)、副引流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挤压可冲洗多功能胸腔引流管之主引流管(1)中下部带有副引流管(2),末端带有挤压球囊(6),而副引流管(2)中部带有启闭开关(3),且其末端带有注射器连接器(4)和密封塞(5)。有益效果:主引流管末端的挤压球囊增加了挤压体积,提高了挤压效率;副引流管的启闭开关可自由开启,操作方便,末端的注射器连接器可外接注射器,用于冲洗消毒、清除堵塞物和取样化验,密封塞可保证系统密闭,防止外源性污染,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减少医护人员劳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般情况下,由主引流管(1)完成引流,而副引流管(2)的启闭开关(3)处于关闭状态。当主引流管(1)前端(胸内段)发生堵塞时(多为血凝块、脓液及其他浓稠引流液堵塞主引流管头端或侧孔),首先挤压主引流管末端的挤压球囊(6),由于挤压体积较大,挤压形变较剧,一般堵塞都可解除,如果挤压末端球囊不能解除前端堵塞,则在副引流管(2)和末端球囊(6)之间夹闭主引流管(1),打开副引流管末端密封塞(5),在注射器连接器(4)上连接含无菌生理盐水的注射器,打开副引流管(2)启闭开关(3),向内注射无菌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将主引流管(1)前端堵塞物冲开,解除堵塞;如果胸腔内发生感染,则可以通过副引流管(2)向胸腔内注射消毒液,进行胸腔内冲洗消毒;此外,如果欲鉴定引流物性质,则可以通过副引流管(2)取样,进行化验,可为后续治疗提供客观证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易挤压可冲洗多功能胸腔引流管,包括主引流管(1)、副引流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挤压可冲洗多功能胸腔引流管之主引流管(1)中下部带有副引流管(2),末端带有挤压球囊(6),而副引流管(2)中部带有启闭开关(3),且其末端带有注射器连接器(4)和密封塞(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挤压可冲洗多功能胸腔引流管,包括主引流管(1)、副引流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挤压可冲洗多功能胸腔引流管之主引流管(1)中下部带有副引流管(2),末端带有挤压球囊(6),而副引流管(2)中部带有启闭开关(3),且其末端带有注射器连接器(4)和密封塞(5)。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庆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