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脱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1547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脱胃管,包括带有引流或注射口的管体,管体前端固定设置有囊,管体为包括纵向通道Ⅰ和纵向通道Ⅱ的双腔管体,纵向通道Ⅰ和纵向通道Ⅱ之间密封,纵向通道Ⅰ与囊相通,纵向通道Ⅱ与引流口相通;囊设置有进气单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防止胃管在自身体外部分重力作用或病人的无意识动作等其他外力下不会轻易从胃中脱出,可有效用于防止胃管脱落,克服了目前胃管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避免造成二次或多次插管,减轻病人痛苦和医护人员劳动量,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治疗周期,从而减少治疗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临床用医疗器械,特别涉及一种防脱胃管
技术介绍
留置胃管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主要有以下作用:经胃管鼻饲为昏迷病人或不能经口进食病人提供营养、热量;或者为病人进行胃内给药用于治疗某些疾病;通过抽吸胃液,了解胃液的量或对胃液进行化验,进行疾病的诊断;有效的进行肠胃减压,减轻腹胀,促进切口愈合,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促进消化功能恢复;等等。特别是术前留置胃管还能为有效减少麻醉中及手术后的并发症,对术后恢复极为重要。虽然胃管在临床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胃管通过鼻插入到胃内,由于体外部分较长,通过重力作用或病人的无意识动作等其他外力,很容易使胃管从胃中脱出;另外比如病人在呕吐或打喷嚏时,也可造成胃管同时脱出;造成二次或多次插管,使病人增加痛苦,医护人员增加劳动量,降低治疗效率,延长治疗周期,从而增加治疗成本。因此,需要一种胃管,临床使用使,不会轻易脱出,避免造成二次或多次插管,减轻病人痛苦和医护人员劳动量,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治疗周期,从而减少治疗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胃管,在自身体外部分重力作用或病人的无意识动作等其他外力下不会轻易从胃中脱出,避免造成二次或多次插管,-->减轻病人痛苦和医护人员劳动量,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治疗周期,从而减少治疗成本。本技术的防脱胃管,包括带有引流或注射口的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前端固定设置有囊,管体为包括纵向通道I和纵向通道II的双腔管体,纵向通道I和纵向通道II之间密封,纵向通道I与囊相通,纵向通道II与引流口相通;囊设置有进气单向阀。进一步,还包括胃管体外固定装置,所述体外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固定卡,所述固定架为耳根形状的环形架,可使固定架挂在耳朵上并与耳根吻合;固定卡设置在固定架上并可与管体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囊与管体制成一体,套在管体外圆;进一步,所述单向阀包括纵向通道I管路内壁上的环形单向阀座和圆形柔性薄片,所述柔性薄片直径大于环形单向阀座内径,柔性薄片部分圆周与单向阀座粘合;进一步,所述囊设置在距管体前端部5-15cm处;进一步,所述纵向通道I进口端设置有注气嘴,纵向通道II出口端设置有引流或注射嘴;所述进气单向阀设置在注气嘴内壁;所述引流或注射口包括管体前端部的开口和一个以上管壁侧孔;进一步,所述囊由弹性材料制成;进一步,所述固定架为耳廓形状的半环形架,半环形架上部下弯,使半环形架可挂在耳朵上并与耳根吻合;半环形架下弯端部设置有圆盘,所述固定卡固定设置在圆盘外表面;进一步,所述固定卡为内径略小于管体外径的圆环体,所述管体穿过圆环体内孔;进一步,所述固定卡包括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的圆环体,圆环体壁设置径向孔,径向孔内插入设置径向通孔的圆柱体,所述圆柱体的径向通孔直径不小于管体外径;圆柱体前端与圆环体内壁之间设置弹簧;所述管体穿过圆环体内-->孔和圆柱体的径向通孔。本技术的防脱胃管,所述管体前端固定设置有囊,管体插入胃后,囊随胃管前端进入胃后囊内充气或液体,囊涨大后胃大于贲门尺寸,在向外的力作用下时,囊卡在胃与贲门接口处,在自身体外部分重力作用或病人的无意识动作等其他外力下不会轻易从胃中脱出,可有效用于防止胃管脱落,克服了目前胃管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避免造成二次或多次插管,减轻病人痛苦和医护人员劳动量,提高治疗效率,缩短治疗周期,从而减少治疗成本;设置体外固定装置,将管体固定于耳侧,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通过胶布将胃管粘贴于面部的体外固定方式容易松脱的缺点,可抵抗外力拉扯,防止胃管脱出,固定后不会影响皮肤代谢,不影响患者正常起居生活,比如:吃饭和洗脸;体外固定装置采用挂在患者耳朵上的结构,使用简单方便,制造成本低;囊由弹性材料制成,便于充气和自主排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沿A-A向剖视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剖视图,图2为图1沿A-A向剖视放大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的防脱胃管,包括带有引流或注射口2的管体1,管体1前端10cm处固定设置有弹性材料制成的囊4,囊4与管体1制成一体,套在管体1外圆;管体1为包括纵向通道I3和纵向通道II5的双腔管体,纵向通道I3和纵向通道II5之间密封,纵向通道I3与囊4相通,纵向通道II5与-->引流口2相通;囊4设置有进气单向阀7;纵向通道I3进口端设置有注气嘴6,纵向通道II5出口端设置有引流或注射嘴8;进气单向阀7设置在注气嘴6内壁;引流或注射口2包括管体1前端部的开口和一个以上管壁侧孔;单向阀7包括注气嘴6内壁上的环形单向阀座71和圆形柔性薄片72,柔性薄片72直径大于环形单向阀座71内径,柔性薄片72部分圆周与单向阀座71粘合。还包括胃管体外固定装置,体外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9和固定卡10,固定架9为耳根形状的环形架,环形架为耳廓形状的半环形架,固定架9半环形架上部下弯,使半环形架可挂在耳朵上并与耳根吻合;半环形架下弯端部设置有圆盘91,固定卡10固定设置在圆盘91外表面;固定卡10为内径略小于管体1外径的圆环体,管体1穿过圆环体内孔,通过摩擦力固定。实施例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剖视图,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为体外固定装置不同,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体外固定装置的固定卡10包括固定设置在固定架上的圆环体10a,圆环体10a壁设置径向孔10b,径向孔10b内插入设置径向通孔10d的圆柱体10c,所述圆柱体10c的径向通孔10d直径不小于管体1外径;圆柱体10c前端与圆环体10a内壁之间设置弹簧10e;所述管体1穿过圆环体10a内孔和圆柱体10c的径向通孔10d,通过弹簧10e的压力与圆柱体10c的径向通孔10d壁产生摩擦力固定。当然,以上实施例只是为了更清楚的描述本技术,并不能对本技术保护范围进行限定。比如:囊4并不局限于与管体制成一体,也可以是粘合在管体上;囊4不局限于设置在距管体1前端部10cm的位置,也可以是5-15cm范围内任何数值;单向阀7的结构都可以改变,并且都能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临床使用时,将胃管插入胃中,由于囊设置在前端,因此也进入胃中,插入完毕后将囊充气或液体,是胀大后囊的直径大于胃贲门的尺寸,由于单向阀的作用,气体或液体不会泻出,因此胃管不会通过贲门脱出。保证-->胃管作用的可靠发挥;同时,将体外固定装置挂在患者耳朵上,进行体外固定,抵抗外力作用,进一步保证胃管不会脱出的同时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当需要拔出时,通过外力打开单向阀,囊中的气体或液体排除,拔出胃管。使用方便简单,提高治疗效率。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脱胃管,包括带有引流或注射口(2)的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前端固定设置有囊(4),管体(1)为包括纵向通道Ⅰ(3)和纵向通道Ⅱ(5)的双腔管体,纵向通道Ⅰ(3)和纵向通道Ⅱ(5)之间密封,纵向通道Ⅰ(3)与囊(4)相通,纵向通道Ⅱ(5)与引流口(2)相通;囊(4)设置有进气单向阀(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脱胃管,包括带有引流或注射口(2)的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前端固定设置有囊(4),管体(1)为包括纵向通道I(3)和纵向通道II(5)的双腔管体,纵向通道I(3)和纵向通道II(5)之间密封,纵向通道I(3)与囊(4)相通,纵向通道II(5)与引流口(2)相通;囊(4)设置有进气单向阀(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胃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胃管体外固定装置,所述体外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架(9)和固定卡(10),所述固定架(9)为耳根形状的环形架,可使固定架(9)挂在耳朵上并与耳根吻合;固定卡(10)设置在固定架(9)上并可与管体(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脱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囊(4)与管体(1)制成一体,套在管体(1)外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脱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7)包括纵向通道I(3)管路内壁上的环形单向阀座(71)和圆形柔性薄片(72),所述柔性薄片(72)直径大于环形单向阀座(71)内径,柔性薄片(72)部分圆周与单向阀座(71)粘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脱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囊(4)设置在距管体(1)前端部5-15cm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脱胃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通道I(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艳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