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管荷琴专利>正文

多功能氧气湿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1121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氧气湿化器,具有储水瓶、流量计和阀体,阀体设置在储水瓶上方、并与储水瓶的瓶口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储水瓶下方设置有加热器,储水瓶下部设置在加热器中、并与加热器固定连接;氧气以高速气流进入阀体,根据Venturi原理,利用氧射流产生的负压,吸入储水瓶中加热的液体,并将其雾化,混入氧气,对氧气加温加湿,供病人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的带加热装置的氧气湿化器易漏水的不足,较好地解决了医疗用氧气的加温加湿问题,避免病人吸入低温干燥的氧气刺激气道,造成下呼吸道失水,排痰不畅等。(*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氧气湿化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氧气湿化器。
技术介绍
人体呼吸道粘膜正常功能的维持,有赖于一个良好的温湿环境,健康人有完整的呼吸道粘膜,其本身即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加温加湿系统,即使冬天室外,仍可保持气管内的温度32~36℃,并达到水蒸汽饱和,这一过程中呼吸道粘膜水分蒸发量约8~10ml/Kg/日。目前医院对于吸氧的病人,一般是直接将湿化瓶接上氧气瓶,就给患者进行吸氧,由于高压氧气本身为干燥气体,其在由液体转化为气体时需要吸收大量的热量,因此,干燥和凉的氧气进入到患者的气道时,可使气道内的饱和蒸汽压下降,患者的痰液粘稠度增加,导致排痰困难,气道不畅,容易引起肺功能减退及感染不易控制。同时,干燥而且湿冷的氧气,也可以刺激气道,致使支气管平滑肌痉挛。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使氧气通过湿化瓶,以提高氧气的湿度,减少意外出现,中国专利CN2302801Y公开的《氧气湿化器》就是较常用的湿化瓶,但是这种方法仍然解决不了低温湿冷的氧气对气道的刺激。为此人们想到在湿化器瓶中加入热水以提高氧气的温度,由于瓶体并不保温,瓶中的热水很快就会变冷,因此,仍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人们又设计了带加热装置的湿化器,如中国专利CN 2722944Y公开了一种《医用氧气加温湿化瓶》,其瓶体的下部侧边插装有电加热器,瓶体内的温度传感器与电加热器固定在同一固定连接座上,固定连接座上设有电插座。这种结构的氧气加温湿化瓶,其瓶体下部插装电加热器的部位容易漏水,因此,该氧气加温湿化瓶未能得以在临床普及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的带加热装置的氧气湿化器容易漏水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加热器设置在湿化器瓶体下方、能对氧气进行加湿加温的多功能氧气湿化器,解决现有的带加热装置的氧气湿化器容易漏水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氧气湿化器,具有储水瓶、流量计和阀体,流量计装在阀体上方,阀体内设置有上水道、进气道、气量调节腔及雾化腔,气量调节腔和雾化腔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流量计的进口与进气道连通,上水道与气量调节腔相通,气量调节腔内设置有气调节轴,雾化腔内设置有雾调节轴,阀体设置在储水瓶上方、并与储水瓶的瓶口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储水瓶与加热器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储水瓶上具有气雾出口,储水瓶内设置有吸水管,吸水管上端装在上水道中,阀体上设置有出气道,出气道上端通雾化腔,下端通储水瓶,气量调节腔与雾化腔相接处的阀体壁上开设有贯通气量调节腔和雾化腔的锥形通孔,锥形通孔的雾化腔端的孔径大于气量调节腔端的孔径,贴近雾化腔处的气量调节腔内装有阀门片,阀门片头部为圆锥形,阀门片端面与阀体壁间留有间隙,阀门片外壁与气量调节腔内壁配合,上水道与阀门片前部的气量调节腔相通,阀门片中心有轴向阀孔,轴向阀孔前部为细孔、后部为台阶锥孔,细孔与锥形通孔相通,气调节轴前端带有阀针,气量调节腔中部或后部内壁与气调节轴外壁间通过密封圈密封,流量计的出口通过气道与阀门片和密封圈间的气量调节腔连通。本技术的多功能氧气湿化器在应用时,将多功能氧气湿化器的进气道接通氧气瓶或中心供氧系统,氧气(驱动力)以高速气流由进气道经流量计进入气量调节腔,通过具有细口喷嘴的阀门片,根据Venturi效应,利用氧射流产生的负压,从侧孔-->吸入储水瓶中被加热器加热而有一定温度的液体,将其卷进高速气流,射入雾化腔撞击在雾调节轴上,粉碎成大小不一的雾滴,形成水雾进入储水瓶内,较大颗粒的雾滴落回储水瓶的水中,细小的雾滴随氧气通过储水瓶体上的气雾出口连接的输送管路供病人使用。气量调节腔中气调节轴前端的阀针调节氧流量,雾调节轴调节雾化率。为了能方便地雾化给药,所述的储水瓶内设置有盛药管,盛药管上端装在阀体下部,盛药管上部设置有槽,吸水管可活动地插入槽中。为提高阀体的使用寿命,避免盛药管经常插拔磨损阀体,同时又能方便地拆装盛药管,所述的出气道中装有接管,盛药管上端与接管下部连接。为方便地观察盛药管中的药物量,所述的盛药管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为方便观察水位状况,所述的储水瓶由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储水瓶的壁上刻有上、下水位限和刻度。为控制雾化时的水中的细菌,减少病人感染的因素,所述的吸水管上带有滤菌器。为保持气体的温度与人体所需的温度相一致且温度恒定,所述的加热器具有二极管、温控器、发热体、温度保险器、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二极管的正极接电源正极,二极管的负极串接温控器,温控器、发热体和温度保险器依次串联,电阻和发光二极管串联后并接在发热体和温度保险器两端,发光二极管的正极接电阻、负极接温度保险器。由温控器设定加热温度范围,使气体的温度与人体所需的温度相一致,低于设定温度下限,温控器接通电源,发热体通电加热,达到设定温度上限,温控器断开电源,发热体不通电;如果达到设定温度上限,温控器未断开电源,发热体继续处于通电加热状态,达到温度保险器-->设定的温度,温度保险器控制断开电源,发热体不通电。为使加热器结构简单紧凑,加温迅速,使用安全可靠,所述的发热体为金属陶瓷发热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多功能氧气湿化器具有如下优点:1.结构简单紧凑,外形美观,湿化充分、可调,雾化过程迅速、可调、雾化率高,加热器加温迅速,温度恒定,保持气体的温度和湿度与人体所需的温度和湿度相一致,充分的湿化使呼吸道粘膜得到很好的保护,保证在人体接受治疗的同时,尽可能减少肺及支气管粘膜损伤。2.给药方便,将吸水管插入给药管内便可进行雾化给药,给药容易、方便,雾滴小、给药效果好,节省药物。3.易于清洗、消毒,由于储水瓶、阀体、加热器均可拆卸,清洗消毒方便。4.尽可能降低病人的感染机率,预防性强,吸水管上带有滤菌器,使雾化时的水中的细菌受到严格的控制,较好地起到了防止感染的作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阀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4是本技术中气调节轴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中阀门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中雾调节轴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中接管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中盛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中加热器的电气原理图。图中1.储水瓶,11.气雾出口,2.流量计,3.阀体,31.上水道,32.进气道,33.气量调节腔,34.雾化腔,35.气道,36.出气道,37.锥形通孔,4.气调节轴,41.阀针,5.雾调节轴,6.加热器,61.二极管,62.温控器,63发热体,64.温度保险器,65.电阻,66.发光二极管,7.吸水管,71.滤菌器,8.阀门片,81.轴向阀孔,9.盛药管,91.槽,10.接管。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9所示的本技术的多功能氧气湿化器,具有储水瓶1、流量计2和阀体3,储水瓶1由透明的高强度塑料制成,储水瓶1的壁上刻有上、下水位限和刻度,流量计2装在阀体3上方,阀体3内设置有上水道31、进气道32、气量调节腔33及雾化腔34,气量调节腔33和雾化腔34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流量计2的进口与进气道32连通,上水道31与气量调节腔33相通,气量调节腔33内设置有气调节轴4,雾化腔34内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氧气湿化器,具有储水瓶(1)、流量计(2)和阀体(3),流量计(2)装在阀体(3)上方,阀体(3)内设置有上水道(31)、进气道(32)、气量调节腔(33)及雾化腔(34),气量调节腔(33)与雾化腔(34)相通,流量计(2)的进口与进气道(32)连通,流量计(2)的出口通过气道(35)与气量调节腔(33)连通,上水道(31)与气量调节腔(33)相通,气量调节腔(33)内设置有气调节轴(4),雾化腔(34)内设置有雾调节轴(5),其特征是:所述的气量调节腔(33)和雾化腔(34)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的阀体(3)设置在储水瓶(1)上方、并与储水瓶(1)的瓶口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储水瓶(1)下方设置有加热器(6),储水瓶(1)下部设置在加热器(6)中、并与加热器(6)固定连接,储水瓶(1)上具有气雾出口(11),储水瓶(1)内设置有吸水管(7),吸水管(7)上端装在上水道(31)中,阀体(3)上设置有出气道(36),出气道(36)上端通雾化腔(34),下端通储水瓶(1),气量调节腔(33)与雾化腔(34)相接处的阀体(3)壁上开设有贯通气量调节腔(33)和雾化腔(34)的锥形通孔(37),锥形通孔(37)的雾化腔端的孔径大于气量调节腔端的孔径,贴近雾化腔(34)处的气量调节腔(33)内装有阀门片(8),阀门片(8)头部为圆锥形,阀门片(8)端面与阀体(3)壁间留有间隙,阀门片(8)后部外壁与气量调节腔(33)内壁配合,上水道(31)与阀门片(8)前部的气量调节腔(33)相通,阀门片(8)中心有轴向阀孔(81),轴向阀孔(81)前部为细孔、后部为台阶锥孔,细孔与锥形通孔(37)相通,气调节轴(4)前端带有阀针(41),气量调节腔(33)中部或后部内壁与气调节轴(4)外壁间通过密封圈密封,气道(35)与阀门片(8)和密封圈间的气量调节腔(33)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氧气湿化器,具有储水瓶(1)、流量计(2)和阀体(3),流量计(2)装在阀体(3)上方,阀体(3)内设置有上水道(31)、进气道(32)、气量调节腔(33)及雾化腔(34),气量调节腔(33)与雾化腔(34)相通,流量计(2)的进口与进气道(32)连通,流量计(2)的出口通过气道(35)与气量调节腔(33)连通,上水道(31)与气量调节腔(33)相通,气量调节腔(33)内设置有气调节轴(4),雾化腔(34)内设置有雾调节轴(5),其特征是:所述的气量调节腔(33)和雾化腔(34)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的阀体(3)设置在储水瓶(1)上方、并与储水瓶(1)的瓶口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储水瓶(1)下方设置有加热器(6),储水瓶(1)下部设置在加热器(6)中、并与加热器(6)固定连接,储水瓶(1)上具有气雾出口(11),储水瓶(1)内设置有吸水管(7),吸水管(7)上端装在上水道(31)中,阀体(3)上设置有出气道(36),出气道(36)上端通雾化腔(34),下端通储水瓶(1),气量调节腔(33)与雾化腔(34)相接处的阀体(3)壁上开设有贯通气量调节腔(33)和雾化腔(34)的锥形通孔(37),锥形通孔(37)的雾化腔端的孔径大于气量调节腔端的孔径,贴近雾化腔(34)处的气量调节腔(33)内装有阀门片(8),阀门片(8)头部为圆锥形,阀门片(8)端面与阀体(3)壁间留有间隙,阀门片(8)后部外壁与气量调节腔(33)内壁配合,上水道(31)与阀门片(8)前部的气量调节腔(33)相通,阀门片(8)中心有轴向阀孔(81),轴向阀孔(81)前部为细孔、后部为台阶锥孔,细孔与锥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荷琴
申请(专利权)人:管荷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