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观赏性鱼种的科学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509619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11 10: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观赏性鱼种的科学养殖方法,挑选色泽光亮无伤残的鱼做种鱼;S2,水的PH值在7‑7.5;种鱼放养密度为3000尾‑4000尾/平方米,投饵料时,每天早晚各投一次,当有90%以上种鱼变为幼鱼时,即可移入幼鱼池喂养;幼鱼的喂养:幼鱼放养密度为80‑100条/平方米,投放的饵料为营养的食物,每天早晚各投一次,定时,定量,定点,定质;饵料放入用木板制成饵料台内,饵料台上设有凹槽,凹槽的水深为0.5cm;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这种观赏性鱼种的科学养殖方法,成活率高,色泽艳丽,能够提高可观赏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观赏性鱼种的科学养殖方法,属于养殖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金鱼在养殖方面没有形成具体的模式,因此养出来的金鱼颜色不够艳丽,使观赏性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观赏性鱼种的科学养殖方法,能够解决以上所述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观赏性鱼种的科学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种鱼,挑选色泽光亮无伤残的鱼做种鱼;S2,水的PH值在7-7.5;S3,种鱼的喂养:种鱼放养密度为3000尾-4000尾/平方米,投饵料时,每天早晚各投一次,当有90%以上种鱼变为幼鱼时,即可移入幼鱼池喂养;幼鱼的喂养:幼鱼放养密度为80-100条/平方米,投放的饵料为营养的食物,每天早晚各投一次,定时,定量,定点,定质;饵料放入用木板制成饵料台内,饵料台上设有凹槽,凹槽的水深为0.5cm;当幼鱼体重达150g时,放养密度为40-60条/平方米,饵料中包括粗蛋白、精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或无机盐;S4,防治病害,在饲养过程中,采用高锰酸钾溶液对器具消毒;在步骤S3中,雌雄按照1∶1配对放养,并且防止近亲交配;在步骤S3中,给种鱼设置孵化池,所述的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观赏性鱼种的科学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种鱼,挑选色泽光亮无伤残的鱼做种鱼;S2,水的PH值在7‑7.5;S3,种鱼的喂养:种鱼放养密度为3000尾‑4000尾/平方米,投饵料时,每天早晚各投一次,当有90%以上种鱼变为幼鱼时,即可移入幼鱼池喂养;幼鱼的喂养:幼鱼放养密度为80‑100条/平方米,投放的饵料为营养的食物,每天早晚各投一次,定时,定量,定点,定质;饵料放入用木板制成饵料台内,饵料台上设有凹槽,凹槽的水深为0.5cm;当幼鱼体重达150g时,放养密度为40‑60条/平方米,饵料中包括粗蛋白、精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或无机盐;S4,防治病害,在饲养过程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观赏性鱼种的科学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种鱼,挑选色泽光亮无伤残的鱼做种鱼;S2,水的PH值在7-7.5;S3,种鱼的喂养:种鱼放养密度为3000尾-4000尾/平方米,投饵料时,每天早晚各投一次,当有90%以上种鱼变为幼鱼时,即可移入幼鱼池喂养;幼鱼的喂养:幼鱼放养密度为80-100条/平方米,投放的饵料为营养的食物,每天早晚各投一次,定时,定量,定点,定质;饵料放入用木板制成饵料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琼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文华养殖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