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萍专利>正文

皮下气肿吸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380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皮下气肿吸收器,由罩、固定底板、针管、针芯盖及穿刺针芯组成,固定底板上固定设置有若干针管,针管侧壁上开设有侧孔,针芯设置于针芯盖上,罩顶部开设有用以与外部负压吸引器相连的通孔。固定底板与针芯盖形状、大小相同,针管、针芯分别位于两者相应位置处。经临床试验证明,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进行皮下气肿的治疗,实施过程病人痛苦小,皮下气肿吸收快,时间短,效果显著,皮肤表面不遗留疤痕,是一值得推广运用的好疗法。而且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皮下气肿吸收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皮下气肿吸收器。
技术介绍
皮下气肿是气胸患者的常见并发症,通常的治疗有两种方法,即:①轻度局限性皮下气肿则不作处理而让其自行吸收;②严重广泛皮下气肿则切开皮肤至皮下后挤压皮肤将气体排出。很显然,这种治疗有许多缺点;皮肤切口能造成病人疼痛,皮下气肿自行吸收慢且表面皮肤遗留疤痕,影响美观,广泛严重的皮下气肿可威胁病人生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已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皮下气肿吸收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现:由罩、固定底板、针管、针芯盖及针芯组成,固定底板上固定设置有若干针管,针管侧壁上开设有侧孔出气,针芯设置并固定于针芯盖上,罩顶部开设有用以与外部负压吸引器相连的通孔。固定多针管的底板与针芯盖形状、大小相同,针管、针芯分别位于两者相应位置处。本技术的罩可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且为空心圆锥体。经临床试验证明,利用本技术进行皮下气肿的治疗,实施过程病-->人痛苦小,皮下气肿吸收快、时间短,效果显著,皮肤表面不遗留疤痕,是一值得推广运用的好疗法。而且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由透明有机玻璃制成的空心圆锥体罩1、固定多个针管的底板2、针管3、针芯盖4及穿刺针芯5组成,固定底板2上固定设置有若干针管3,针管3侧壁上开设有侧孔7,穿刺针芯5固定设置于针芯盖4上,其末端与针管3底端相匹配套接。罩1顶部开设有通孔6。固定底板2与针芯盖4形状、大小相同,针管3、穿刺针芯5分别位于两者相应位置处。使用本技术时,先将穿刺针芯盖与固定底板相套接,使针芯套入针管内,形成一完整的多管套管针;再将其穿刺入皮下后,取出针芯盖,再盖上外罩,然后用胶布将外周与皮肤密封后,在其顶端通孔处外接胶套管,再用负压吸引器经胶套管与罩顶部通孔相连接,进行持续低负压吸引,达到将皮下及纵隔气体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皮下气肿吸收器,其特征在于:由罩(1)、固定底板(2)、针管(3)、针芯盖(4)及穿刺针芯(5)组成,固定底板(2)上固定设置有若干针管(3),针管(3)侧壁上开设有侧孔(7),穿刺针芯(5)设置于针芯盖(4)上,罩(1)顶部开设有用以与外部负压吸引器相连的通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下气肿吸收器,其特征在于:由罩(1)、固定底板(2)、针管(3)、针芯盖(4)及穿刺针芯(5)组成,固定底板(2)上固定设置有若干针管(3),针管(3)侧壁上开设有侧孔(7),穿刺针芯(5)设置于针芯盖(4)上,罩(1)顶部开设有用以与外部负压吸引器相连的通孔(6)。2、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萍
申请(专利权)人:樊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