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讯领域中关于前向差分纠错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CC-QC-LDPC码的构建方法及译码装置。
技术介绍
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是一种线性分组码,由于这类编码具有接近信道容量的特性,其在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等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准循环低密度奇偶校验码(QC-LDPC)是LDPC码中一个结构性较强的子类,其特点是译码器结构简单而同时译码效果并不低于任意结构的LDPC码,因而在LDPC译码装置的设计中被广泛使用。LDPC码通常有两种表示方式。第一种表示是一个只含有元素“0”和“1”的稀疏矩阵H,称为校验矩阵;第二种表示是一个由节点与连线构成的二分图,称为Tanner图。图1和图2分别示出了同一个QC-LDPC码的以上两种表示方式。H中的每一行与每一列分别对应于Tanner图中的每一个校验节点和每一个变量节点。H中的“1”表示码字中变量的约束关系,在Tanner图中表现为对应的变量节点与校验节点被一条线相连接。在实际应用中 ...
【技术保护点】
一种CC‑QC‑LDPC码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将每一个子码的校验矩阵水平的划分为左边矩阵、中间矩阵以及右边矩阵,所述校验矩阵的每一个子矩阵都被完整划分到所述左边矩阵、中间矩阵或者右边矩阵中的一个;连接所有的子码并进行循环混叠形成总码字,在混叠部分相邻的子码共同占有一定数量的码位,前一个子码的右边矩阵与后一个子码的左边矩阵在总码字中占有相同的列,最后一个子码的右边矩阵与第一个子码的左边矩阵在总码字中占有相同的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CC-QC-LDPC码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将每一个子码的校验矩阵水平的划分为左边矩阵、中间矩阵以及右边矩
阵,所述校验矩阵的每一个子矩阵都被完整划分到所述左边矩阵、中间矩阵或
者右边矩阵中的一个;
连接所有的子码并进行循环混叠形成总码字,在混叠部分相邻的子码共同
占有一定数量的码位,前一个子码的右边矩阵与后一个子码的左边矩阵在总码
字中占有相同的列,最后一个子码的右边矩阵与第一个子码的左边矩阵在总码
字中占有相同的列。
2.一种CC-QC-LDPC码的译码装置(10),用于CC-QC-LDPC码的译码,
包括:用于对子码进行译码工作的子译码器(11)以及用于控制所述子译码器
进行译码工作的全局控制器(18),所述子译码器包含层译码器和存储器,所述
子码的校验矩阵由J×L个大小为z×z子矩阵构成,所述子矩阵为对单位矩阵
进行列循环移位形成的循环矩阵,其特征在于:
所述层译码器包括变量节点处理器(17)和校验节点处理器(16),用于更新
所对应子码的所有层的外部信息;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关于每个变量节点的信道信息以及在译码过程中各
个变量节点与各个校验节点之间传递的外部信息;
所述全局控制器(18)包括路由控制器和地址控制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
层译码器之间以及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地址控制器之间通过数据选择器MUX连
接;
所述存储器包含4个存储器组,
所述第一存储器组(14)用于存储相邻子码连接处由两个子码共占的变量
节点传递给较后一个子码的校验节点的外部信息,并由两个不同的子码译码
器进行读和写;
所述第二存储器组(15)用于存储相邻子码连接处由较后一个子码的校验
节点传递给两个子码共占的变量节点的外部信息,并由两个不同的子码译码器
\t进行读和写;
所述第三存储器组(13)用于存储所属子码内部校验节点与变量节点之间
传递的外部信息,并仅由该字码对应的子码译码器进行读和写;
所述第四存储器组(12)用于存储所属子码内部变量节点的信道信息,由所
属的子码译码器读取并在对一个码字完成译码后,由所述译码系统的输入端装
载新的信道信息;
所述子译码器的一次译码过程包括预设次数的译码迭代,每次译码迭代包
括与子码校验矩阵中子矩阵行数J相同数量的译码状态,每个译码状态更新一
个层,每一层的z个校验节点被分为G个阶段处理,每个译码状态包括G个译
码阶段,每个译码阶段内有z/G个校验节点并行处理并且有z/G个校验节点和
相关联的变量节点被更新,所述的层是指所述子矩阵中的处于同一行的z个校
验节点;
所述各个存储器组被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青,范剑峰,岑超荣,谭伟文,刘重明,
申请(专利权)人:香港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