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巢框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501180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9 15: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蜂巢框架,解决现有技术中蜂巢框架结构不合理,不易割取蜂巢,及割取时易损坏巢脾的技术问题,所述蜂巢框架,包括:外框和内框;所述外框为矩形框,所述外框设置有方便将其与蜂箱分离的提手;所述内框为矩形框,所述内框的外形尺寸与所述外框的框内空间相适配;所述内框的框架内固设有多根丝线;所述丝线均分别与所述内框的同一个侧边的长度方向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蜂巢框架设置成包含外框及内框的结构,并为内框设置丝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蜂巢框架不易割取饱含蜂蜜的蜂巢这一技术问题。丝线的设置易于为蜂巢框架内设置巢础,并有利于蜜蜂快速筑巢,提高蜜蜂繁殖及产蜜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蜜蜂人工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蜂巢框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蜂蜜通常是通过人工养殖蜜蜂后获得,传统获取蜂蜜的方法是将蜂蜜用离心的方法从蜂巢框架内取出并经装瓶后以原蜜的方式出售。养蜂工人通过将蜂蜜用的离心摇蜜机,从蜂巢框架内取出并经过高温浓缩领瓶装后以原蜜的方式出售。但经高温浓缩后的蜂蜜,其内部的多项对人体身体有益的营养物质会受到破坏,因此消费者更倾向于追求蜂蜜的原生态,故由饱含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产品在市场上可以打消消费者对市售蜂蜜存在的诸多顾虑,列如蜂蜜含糖过低,造假,添加其他物品,水分过多等。通过蜜蜂直接获取的原态蜜不会造假,蜜蜂采回来的蜂蜜,待成熟后会将其封存起来,形成天然的封盖蜜,这一封盖蜜成品用人工方法无法仿造获得。因此,天然的封盖蜜在纯天然、原生态、无污染、无添加剂方面备受消费者的信任。此外,由于现有消费模式的转变,消费者更倾向于追求蜂蜜的原生态,故由饱含蜂蜜的蜂巢形成的原巣块蜜在市场上更受欢迎。由于其作为原生态产品展现在消费者面前,可以打消掉消费者对市售蜂蜜存在诸多添加成分,蜂蜜实际含量过低的顾虑,因此备受消费者的喜欢。现有技术中的蜂巢框架由于结构不合理常常出现取巢困难,蜜蜂筑巢时间过长,及取巢后蜜巢易破碎的技术问题;在取巢蜜时,巢脾的下部分繁殖子脾极易被破坏,造成蜂群的繁殖严重影响。因此,如何改进蜂巢框架的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成为一种必需。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蜂巢框架,解决现有技术中蜂巢框架上述技术问题中至少一个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蜂巢框架,包括:外框和内框;所述外框为矩形框,所述外框设置有方便将其与蜂箱分离的提手;所述内框为矩形框,所述内框的外形尺寸与所述外框的框内空间相适配;所述内框的框架内固设有多根丝线;所述丝线均分别与所述内框的同一个侧边的长度方向平行。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丝线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丝线分别在同一侧边沿长度方向三等分处与侧边紧固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还包括巢础;所述巢础紧固设置在两根所述丝线之间。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丝线为金属丝。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框设置有用于将所述内框固定和/或取出的卡扣装置。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外框为铝板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内框为木板框、金属框或由复合材料制成的内框。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其中,所述内框和外框通过转轴紧固连接。本技术通过将蜂巢框架设置成包含外框及内框的结构,并为内框设置丝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蜂巢框架不易割取饱含蜂蜜的蜂巢这一技术问题。丝线的设置易于为蜂巢框架内设置巢础,并有利于蜜蜂快速筑巢,提高蜜蜂繁殖及产蜜的效率。进一步的,本技术通过采用将丝线的数量为两根;两根所述丝线分别在同一侧边沿长度方向三等分处与侧边紧固连接。达到了方便割取饱含蜂蜜的蜂巢的最佳技术效果。根据蜜蜂的生活习性,蜜蜂倾向于在上端筑巢,在框架中部产卵,并保存蜂蛹。将丝线分别在同一侧边沿长度方向三等分处与侧边紧固连接,有助于在割取上、下部分的蜂蜜时,对繁殖用蜂巢不造成影响,取蜜完毕后蜜蜂在原有巢础的基础上筑巢,速度更快,更节省时间,缩短了取蜜周期,提高了产蜜的效率。进一步的,本技术通过在两根丝线之间设置人工制成的巢础,有助于节省蜜蜂筑巢的时间,为提高产蜜效率提高更进一步的技术支持。由于采蜜并不涉及切割两根丝线之间的巢础,故该部分巢础采用人工合成的材质制作,不会被割取至巢蜜中,更不会影响被割取蜂蜜的口感。进一步的,卡扣装置的设置有助于方便紧固及拆卸分离外框与内框。根据蜜蜂的筑巢习性,当蜜蜂把蜂巢框架的上部分筑满巢穴后,可通过将内框取出并上下翻转180度后插回外框,进而促使蜜蜂在原内框的下部继续筑巢,充分利用内框的使用空间,达到内框上部及下部均布满蜂巢的技术效果。进一步的,本技术通过将所述内框和外框通过转轴紧固连接,为方便翻转内框提供更进一步的技术支持。【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蜂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蜂巢框架的的外框改进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蜂巢框架的内框改进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蜂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蜂巢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实施例1:不失一般性,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蜂巢框架,包括:外框100和内框200;所述外框100为矩形框,所述外框100设置有方便将其与蜂箱分离的提手101;所述内框200为矩形框,所述内框200的外形尺寸与所述外框100的框内空间相适配;所述内框200的框架内固设有多根丝线201;所述丝线201均分别与所述内框的同一个侧边的长度方向平行。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提手101的结构不限于图示中的结构,依现有技术凡能达到将外框100提起这一技术效果的任意结构的提手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例如,其中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实现的提手结构如图2所示。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丝线201的设置间距及与内框200的框架内侧的紧固位置不受限制,为满足方便蜜蜂筑巢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蜂巢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框和内框;所述外框为矩形框,所述外框设置有方便将其与蜂箱分离的提手;所述内框为矩形框,所述内框的外形尺寸与所述外框的框内空间相适配;所述内框的框架内固设有多根丝线;所述丝线均分别与所述内框的同一个侧边的长度方向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绍逵
申请(专利权)人:牟定县彝蜂源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