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解豪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质秸秆木塑环保分类垃圾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9971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9 1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秸秆木塑环保分类垃圾桶,包括桶盖和桶体,桶盖的一侧和桶体之间设有垃圾入口,还包括搅拌装置、检测装置、分类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袋装传感器、搅拌电机、刀片、搅拌头、主轴转动轮、主转动轴和支板;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滑道和推动装置;所述分类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在转动板上的回收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投入垃圾桶内的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自动归类,不仅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负担,而且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秸秆木塑环保分类垃圾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造成环境污染的方面有很多,如果人类呼吸的空气、喝的水、吃的食物等这一切都遭到污染,那么就直接的影响到地球的生态环境;污染源也是不可胜数,其中垃圾就是污染源的一种,我们只有对这些污染源进行有效的控制,才能保护好地球的生态环境不受影响。
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组合式垃圾桶,由两个垃圾箱体组成,分为可回收箱和不可回收箱,人们在丢弃垃圾时根据垃圾种类不同,自行选择投至不同的箱体。但是由于人们扔垃圾时的匆忙和对垃圾类别认知的错误,往往会投放错误,导致垃圾回收无法顺利进行。虽然可再利用的垃圾也在回收,但是依靠人们的反复操作,效率低,而且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质秸秆木塑环保分类垃圾桶,解决了现有垃圾桶环保性低、资源回收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生物质秸秆木塑环保分类垃圾桶,包括桶盖和桶体,桶盖的一侧和桶体之间设有垃圾入口,还包括搅拌装置、检测装置、分类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袋装传感器、搅拌电机、刀片、搅拌头、主轴转动轮、主转动轴和支板,所述袋装传感器安装在桶盖的内侧,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桶体的内壁上,表面设有若干刀片的支板倾斜固定在桶体内壁上,所述搅拌头固定在刀片上方的主转动轴上,所述搅拌电机通过主轴转动轮和主转动轴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滑道,所述滑道的起始端固定在支板末端,滑道上安装有推动装置,滑道末端不封闭,滑道末端下方倾斜设有固定在桶体内壁上的待检板,滑道底部设有至少两个检测传感器,所述滑道起始端设置有启动红外感应器,滑道末端设有复位红外感应器,所述启动红外感应器与复位红外感应器分别经控制器与推动装置相连;所述分类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在转动板上的回收桶,所述转动板中心与步进电机一相连。
所述检测传感器为生物传感器和金属传感器。
所述推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二、推杆一、推杆二、滑杆、推板和横杆,两个滑杆平行设置在滑道两侧,一端固定在支板上,滑杆穿过推板上的通孔,且与通孔中的滚珠配合,实现微小摩擦的滑动;推杆一的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推杆二铰接,推杆二的另一端连接步进电机二,步进电机二安装在横杆上,横杆两端分别固定在滑道两侧。
所述推杆二和步进电机二的转轴螺纹连接。
所述回收桶为生物垃圾回收桶和金属垃圾回收桶。
所述袋装传感器、启动红外感应器、复位红外感应器、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步进电机一、步进电机二、搅拌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本技术的积极有益效果是:
本技术提供的生物质秸秆木塑环保分类垃圾桶,结构简单,可将投入垃圾桶内的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自动归类,不仅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负担,而且节能环保;对可回收的垃圾可进行回收利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桶盖和桶体采用生物质秸秆木塑材料制成,对秸秆进行回收再次利用,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含义为:1.桶盖,2.桶体,3.垃圾入口,4.搅拌装置,41.袋装传感器,42.搅拌电机,43.刀片,44.搅拌头,45.主轴转动轮,46.主转动轴,47.支板,5.检测装置,51.滑道,52.检测传感器,53.启动红外感应器,54.复位红外感应器,6.分类装置,61.转动板,62.回收桶,63.步进电机一,7.推动装置,71步进电机二,72.推杆一,73.推杆二,74.滑杆,75.推板,76.横杆,8.待检板,9.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一种生物质秸秆木塑环保分类垃圾桶,包括桶盖1和桶体2,桶盖1的一侧和桶体2之间设有垃圾入口3,还包括搅拌装置4、检测装置5、分类装置6,所述搅拌装置4包括袋装传感器41、搅拌电机42、刀片43、搅拌头44、主轴转动轮45、主转动轴46和支板47,所述袋装传感器41安装在桶盖1的内侧,所述搅拌电机42设置在桶体2的内壁上,表面设有若干刀片43的支板47倾斜固定在桶体2内壁上,所述搅拌头44固定在刀片43上方的主转动轴46上,所述搅拌电机42通过主轴转动轮45和主转动轴46连接;所述检测装置5包括滑道51,所述滑道51的起始端固定在支板47末端,滑道51上安装有推动装置7,滑道51末端不封闭,滑道51末端下方倾斜设有固定在桶体2内壁上的待检板8,滑道51底部设有两个检测传感器52,所述检测传感器52为生物传感器和金属传感器。所述滑道51起始端设置有启动红外感应器53,滑道51末端设有复位红外感应器54,所述启动红外感应器53与复位红外感应器54分别经控制器9与推动装置7相连;所述分类装置6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在转动板61上的回收桶62,所述回收桶62为生物垃圾回收桶和金属垃圾回收桶,所述转动板61中心与步进电机一63相连。
所述推动装置7包括步进电机二71、推杆一72、推杆二73、滑杆74、推板75和横杆76,两个滑杆76平行设置在滑道51两侧,一端固定在支板47上,滑杆74穿过推板75上的通孔,且与通孔中的滚珠配合,实现微小摩擦的滑动;推杆一72的一端与推板7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推杆二73铰接,推杆二73的另一端连接步进电机二71,步进电机二71安装在横杆76上,横杆76两端分别固定在滑道51两侧,所述推杆二73和步进电机二71的转轴螺纹连接。
所述袋装传感器41、启动红外感应器53、复位红外感应器54、检测传感器52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9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9的信号输出端与步进电机一63、步进电机二71、搅拌电机4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以生物垃圾为例,当有垃圾从垃圾入口3投入时,袋装传感器41检测到有袋装物体,则搅拌电机42会转起来并带动搅拌头44转起来,这样垃圾袋也会随搅拌头44旋转,支板47上的刀片43会将垃圾袋划破,垃圾会滑到滑道51上;当生物垃圾进入滑道51内,启动红外感应器53感应到垃圾进入滑道51,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器9,控制器9驱动步进电机二71转动,推杆一72和推杆二73带动推板75沿滑道51方向推动垃圾;生物传感器检测到生物垃圾后,将信号发给控制器9,控制器9驱动步进电机一63转动一定的角度,将生物回收桶旋转到待检板8正下方;推板75继续向前推动,直至垃圾从滑道51落到待检板8上,复位红外传感器54检测到垃圾落下,步进电机二63反向旋转,推板75后退,并回到起始位置,生物垃圾落入生物回收桶,从而实现对生物垃圾的收集。
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同等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质秸秆木塑环保分类垃圾桶,包括桶盖和桶体,桶盖的一侧和桶体之间设有垃圾入口,其特征是:还包括搅拌装置、检测装置、分类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袋装传感器、搅拌电机、刀片、搅拌头、主轴转动轮、主转动轴和支板,所述袋装传感器安装在桶盖的内侧,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桶体的内壁上,表面设有若干刀片的支板倾斜固定在桶体内壁上,所述搅拌头固定在刀片上方的主转动轴上,所述搅拌电机通过主轴转动轮和主转动轴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滑道,所述滑道的起始端固定在支板末端,滑道上安装有推动装置,滑道末端不封闭,滑道末端下方倾斜设有固定在桶体内壁上的待检板,滑道底部设有至少两个检测传感器,所述滑道起始端设置有启动红外感应器,滑道末端设有复位红外感应器,所述启动红外感应器与复位红外感应器分别经控制器与推动装置相连;所述分类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在转动板上的回收桶,所述转动板中心与步进电机一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秸秆木塑环保分类垃圾桶,包括桶盖和桶体,桶盖的一侧和桶体之间设有垃圾入口,其特征是:还包括搅拌装置、检测装置、分类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袋装传感器、搅拌电机、刀片、搅拌头、主轴转动轮、主转动轴和支板,所述袋装传感器安装在桶盖的内侧,所述搅拌电机设置在桶体的内壁上,表面设有若干刀片的支板倾斜固定在桶体内壁上,所述搅拌头固定在刀片上方的主转动轴上,所述搅拌电机通过主轴转动轮和主转动轴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滑道,所述滑道的起始端固定在支板末端,滑道上安装有推动装置,滑道末端不封闭,滑道末端下方倾斜设有固定在桶体内壁上的待检板,滑道底部设有至少两个检测传感器,所述滑道起始端设置有启动红外感应器,滑道末端设有复位红外感应器,所述启动红外感应器与复位红外感应器分别经控制器与推动装置相连;所述分类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固定在转动板上的回收桶,所述转动板中心与步进电机一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质秸秆木塑环保分类垃圾桶,其特征是:所述检测传感器为生物传感器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瞿洪广莫敏君楚兰兰任英明陶春辉司晓东赵龙飞解豪缪俊贺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解豪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