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怀梅专利>正文

一种胸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9876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胸腔引流管,属于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包括医用硅胶管柔性管体(1),其特征在于管体(1)前端的外壁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环行的“V”形槽(2),在管体(1)前端的外壁上标有相应的长度刻度标记(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一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二是在管体上设置长度标记可使医务人员直观、清楚、准确地掌握引流管插入胸腔的深度,这样既可便于插入时的准确到位,又便于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和调整。三是长度标记用“V”形凹槽来表示,当引流管插入体内到位后,可用开口处的缝线与最近处的“V”形槽扎紧,既可简便有效地起到固定引流管的作用,避免引流管的内外滑动。(*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引流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具
具体地说是一种带有“V”形凹槽标记的胸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治疗自发性气胸、脓胸、顽固性胸水及胸部手术后引流的有效方法,而胸腔引流管则是插入胸腔施行胸腔引流术的重要器具。目前广泛使用的胸腔引流管主要是柔性硅胶管,但这种普通胸腔引流管以下缺陷:一是引流管上无插入胸腔的深度标记,使得医务人员在使用时难以判断引流管插入胸腔的深度,这不仅给使用和治疗带来了不便,而且也不便于在治疗过程中对引流管插入深度进行适当调整。二是普通胸腔引流管上没有防止滑动的固定位,当其插入胸腔后,引流管被分泌物侵湿,引流管极易滑动,固定起来比较困难,轻则影响引流治疗效果,重则引发医疗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带“V”形凹槽标记的胸腔引流管,它不仅能有效防止滑动,而且长度直观,使用调整方便,有利于提高引流治疗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胸腔引流管是一柔性的管体,在管体前端的外壁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环行的“V”形凹槽,在管体前端的外壁上标有相应的长度刻度标记。本技术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一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二是在管体上设置长度标记可使医务人员直观、清楚、准确地掌握引流管插入胸腔的深度,这样既可便于插入时的准确到位,又便于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和调整。三是长度标记用“V”形凹槽来表示,当引流管插入体内到位后,可用开口处的缝线与最近处的“V”形槽扎紧,既可简便有效地起到固定引流管的作用,避免引流管的内外滑动。                     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制作本技术:该胸腔引流管包括医用硅胶管柔性管体1,在管体1前端的外壁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环行的“V”形槽2,并标有相应的长度刻度标记3。环行的“V”形槽2从距前端30mm起设置,每10mm为一隔,通常设置到200mm处止,也根据情况适当增减,一般管体的外径12mm,内径8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胸腔引流管,包括医用硅胶管柔性管体(1),其特征在于管体(1)前端的外壁上均匀的设置有多个环行的“V”形槽(2),在管体(1)前端的外壁上标有相应的长度刻度标记(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管,包括医用硅胶管柔性管体(1),其特征在于管体(1)前端的外壁上均匀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怀梅成立红钱志英
申请(专利权)人:杨怀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