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干热岩地热人工热储建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沿火成岩相形成的天然弱面和软弱夹层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产生主裂缝,进而在主裂缝内进行大排量的水力压裂产生二次破裂,干热岩体在循环压裂下发生体积破裂或者丛式破裂的形式来建造人工热储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地热作为绿色的、可再生的资源,被世界各国确定为维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绿色能源”,地热资源可分为两种类型:天然热水资源和干热岩地热资源(Hot Dry RockGeothermal Energy(HDR))。全世界地壳1km以内的干热岩地热资源量为40_400Mquads(Iquad=119J),是化石能源的100-1000倍,几乎可以说是无限的资源量,而且分布相当普遍。干热岩地热一般是指温度在200°C以上的岩体中蕴藏的地热能资源,可以经过人工开采从岩体中直接提取出过热水蒸气而直接用于发电和热水利用。在干热岩地热开发和利用中,在两井或者群井之间一定深度的岩层内形成的热交换面积较大且裂隙发育的裂缝带或者裂隙群就是人工热储。人工热储的建造是高温岩体地热开发最关键的步骤,人工热储建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干热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热岩地热人工热储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圈定的地热异常区选定干热岩地热开发区域,利用钻井施工所获得的岩层地质结构资料,通过地质识别和分析,确定火成岩相形成的天然弱面和软弱夹层结构的位置,并绘制地质剖面图,然后沿着火成岩相形成的天然软弱面结构进行超临界二氧化碳压裂产生主裂缝,待群井间的主裂缝贯通后,应用大排量水力致裂方式在群井间的主裂缝内进行二次压裂,高温岩层在温度差和水压的共同作用下,产生体积破裂或者丛式破裂,火成岩层内或火成岩层间裂缝互相搭接形成裂隙网络,形成一个渗透性较强、热交换面积较大的裂缝群或裂缝带,实现高温岩体地热人工热储的建造,其具体实施的步骤为:(1)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郤保平,崔继明,冯增朝,赵阳升,郑晓琛,李广林,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