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力擒纵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9385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7 16: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位于振荡器(4)和由发条盒弹簧(3)驱动的齿轮系(2)之间的恒力擒纵机构(1),其包括与振荡器(4)和柔性的一体式擒纵轮(6)的齿圈(9)接合的保持部件(5),所述擒纵轮包括与齿轮系(2)的输入轮(7)啮合并通过柔性臂(11)与齿圈(9)连接的齿轮(12),所述柔性臂设置成根据制动摆臂(8)的位置储存来自齿轮系(2)的能量和释放该能量,所述制动摆臂包括与齿圈(9)接合的第一臂(13)和与输入轮(7)接合以止动或释放所述轮的第二臂(14)。所述摆臂(8)在齿圈(9)的齿每次通过时绕枢转引导件(16)摆动。所述擒纵机构(1)用于结合在机芯(100)或手表(200)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恒力擒纵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钟表机芯的恒力擒纵机构,该恒力擒纵机构设置成插入在位于第一上游侧的由蓄能装置驱动的齿轮系与位于第二下游侧的振荡器之间,所述擒纵机构从上游到下游包括:-输入轮,-制动杆(detentlever),-擒纵轮,-止动部件,其中,所述止动部件设置成在下游与所述振荡器协作且在上游与所述擒纵轮中所包括的第一齿圈协作,其中所述擒纵轮是柔性的一体式构件,该构件一方面包括承载所述第一齿圈的轮缘(felloe)且另一方面包括与所述输入轮永久地啮合的小齿轮,该输入轮设置成与所述齿轮系的输入部啮合,并且所述轮缘与所述小齿轮通过柔性臂彼此连接,该柔性臂设置成根据所述制动杆的位置储存来自所述齿轮系的能量以及释放/恢复所述能量。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机芯,该机芯包括这种插入在位于第一上游侧的由蓄能装置驱动的齿轮系与位于第二下游侧的振荡器之间的擒纵机构。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一个这样的机芯的钟表。本专利技术涉及钟表擒纵机构。
技术介绍
机械钟表机芯的良好计时性能取决于其中所包括的擒纵机构的运行的规则性。更具体地,它还取决于在一个或多个发条盒的整个退绕过程中传递到擒纵轮的转矩的一致性。利用所谓的恒力擒纵机构获得了最佳结果,所述恒力擒纵机构在摆轮的每次冲击时输送相同量的能量。然而,这种机构复杂且昂贵。Kangas名下的美国专利975959描述了一种具有制动杆的擒纵机构,该制动杆位于输入轮和擒纵轮之间,其中,该输入轮和与其同轴的轮具有储存来自齿轮系的能量的功能。分布在擒纵轮的小齿轮和制动杆上的多个柱件使得其制造复杂且昂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高效、经济且紧凑的恒力擒纵机构的简易机构,其具有数量大幅减少的部件。为此,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钟表机芯的恒力擒纵机构,所述擒纵机构设置成插入在位于第一上游侧的由蓄能装置驱动的齿轮系与位于第二下游侧的振荡器之间,所述擒纵机构从上游到下游包括:-输入轮;-制动杆;-擒纵轮;-止动部件;其中,所述止动部件设置成在下游与所述振荡器且在上游与所述擒纵轮中所包括的第一齿圈协作,其中所述擒纵轮是柔性的一体式构件,所述擒纵轮一方面包括承载所述第一齿圈的轮缘且另一方面包括与所述输入轮永久地啮合的小齿轮,所述输入轮设置成与所述齿轮系的输入部啮合,并且所述轮缘与所述小齿轮通过柔性臂彼此连接,所述柔性臂设置成根据所述制动杆的位置储存来自所述齿轮系的能量和释放所述能量,所述擒纵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包括设置成与所述擒纵轮的所述第一齿圈协作的第一臂,以及设置成与所述输入轮中包括的第二齿圈协作以止动或释放所述输入轮的第二臂;所述制动杆设置成在所述擒纵轮的所述第一齿圈的至少一个齿每次通过时围绕所述制动杆中包括的枢转轴承倾侧;所述枢转轴承被确定尺寸为允许所述输入轮的所述第二齿圈的确定数量的齿通过。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这种插入在位于第一上游侧的由蓄能装置驱动的齿轮系与位于第二下游侧的振荡器之间的擒纵机构的机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包括这种机芯的钟表,其特征在于该钟表是手表。附图说明在阅读下文参照附图的详细说明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显现,在附图中:-图1示出钟表机芯的一部分的示意性平面图,该钟表机芯在图中从上至下包括:(此处)由发条盒形成的蓄能装置,其与终止于第四秒轮的齿轮系顺序啮合,该第四秒轮在本专利技术的擒纵机构的一个有利变型中形成用于该机构的输入轮,且该第四秒轮与柔性擒纵轮中所包括的小齿轮啮合,该柔性擒纵轮包括在小齿轮与其承载常规擒纵齿圈的轮缘之间的柔性臂,所述常规擒纵齿圈与由擒纵叉杆形成的止动部件协作,所述擒纵叉杆以常规方式与游丝摆轮组件协作,而桥夹板承载既与擒纵轮齿圈又与输入轮齿圈协作的制动杆。-图2示出包括与输入轮齿圈协作的带齿部段的制动杆臂的一个变型的细节的示意性平面图。-图3示出包括机芯的手表的框图,该机芯又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擒纵机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制造高效、经济和紧凑的恒力擒纵机构的简易机构,其具有数量大幅减少的构件,该机构允许向振荡器止动部件传递恒定转矩,而不论蓄能装置的充能状态(加载状态,stateofcharge)如何。这里在附图中以一个特定的、非限制性的应用示出本专利技术,其中振荡器是游丝摆轮组件,并且其中止动部件是擒纵叉杆,尤其是瑞士杠杆。蓄能装置在此以非限制的方式由发条盒表示。在该特定应用中,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擒纵轮处的转矩根据发条盒的充能状态而变化的问题。为了减少构件的数量并确保完美的一致性,本专利技术依赖于使用柔性擒纵轮,如以下来自于同一申请人的专利文献中所述的:CH704147、CH703464、EP2455821、WO2012010408,这些专利文献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有利地,该柔性擒纵轮由可微加工的材料、或硅、或石英或其氧化物或化合物、或由MEMS技术衍生的合金、或通过“LIGA”法获得的合金、或至少部分非晶态的材料制成。在一特定实施例中,其由这些材料中的一些材料组合制成,该材料为杨氏模量大于80000MPa的刚性材料。这种材料的选择确保了物理现象的可再现性和因此所传递的转矩值的一致性。因而,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钟表机芯100的恒力擒纵机构1。该擒纵机构1设置成插入位于第一上游侧的由蓄能装置3(尤其是发条盒或发条盒组)驱动的齿轮系2与位于第二下游侧的振荡器4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擒纵机构1从上游至下游包括:-输入轮7,-制动杆8,-擒纵轮6,-止动部件5。止动部件5设置成在下游与振荡器4协作且在上游与擒纵轮6中包括的第一齿圈9协作。该擒纵轮6是柔性的一体式构件,其一方面包括承载第一齿圈9的轮缘10,另一方面包括小齿轮12。该小齿轮12与输入轮7永久地啮合。该输入轮7设置成与这种齿轮系2的输入部啮合。轮缘10和小齿轮12通过柔性臂11彼此连接,柔性臂11设置成根据制动杆8的位置储存来自齿轮系2的能量和释放所述能量。一体式擒纵轮6因此可将能量储存在其小齿轮12与其轮缘10之间。制动杆8止动输入轮7。制动装置由擒纵轮6的第一齿圈9的齿致动。根据本专利技术,制动杆8包括设置成与擒纵轮6的第一齿圈9协作的第一臂13,和设置成与输入轮7中包括的第二齿圈15协作以止动或释放后者的第二臂14。制动杆8设置成在擒纵轮6的第一齿圈9的至少一个齿每次通过时围绕其中所包括的枢转轴承(pivotbearing)16倾侧。此外,枢转轴承16被确定尺寸为允许输入轮7的第二齿圈15的确定数量的齿通过。在图1所示的变型中,利用由具有常规圆盘和冲击钉的游丝摆轮组件形成的振荡器4和由瑞士杠杆形成的止动部件5,操作如下:如果系统处于在冲击钉到达之前的休息状态,则擒纵轮6的柔性臂11已储存能量,并且输入轮7(尤其是第四秒轮)被制动杆8的第二臂14止动。在冲击钉通过期间,冲击传递到振荡器4的摆轮。所传递的力仅由擒纵轮6的柔性臂11提供。直到此刻,输入轮7尚未枢转。擒纵轮6和止动部件5必须被确定尺寸为具有大的松开量(drop)。在松开期间,随着摆轮的冲击钉已完成其冲击,擒纵轮6通过释放制动杆8来致动该制动装置。输入轮7然后对擒纵轮6的柔性臂11重新充能;擒纵轮6不再转动,因为它此时由止动部件5止动。在一个特定变型中,制动杆8安装在整体式铰接结构或柔性轴承16上。如有必要,该柔性轴承16可确定尺寸为仅允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恒力擒纵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钟表机芯(100)的恒力擒纵机构(1),所述擒纵机构设置成插入在位于第一上游侧的由蓄能装置(3)驱动的齿轮系(2)与位于第二下游侧的振荡器(4)之间,所述擒纵机构(1)从上游到下游包括:‑输入轮(7);‑制动杆(8),‑擒纵轮(6);‑止动部件(5);其中,所述止动部件(5)设置成在下游与所述振荡器(4)且在上游与所述擒纵轮(6)中所包括的第一齿圈(9)协作,其中所述擒纵轮(6)是柔性的一体式构件,所述擒纵轮(6)一方面包括承载所述第一齿圈(9)的轮缘(10)且另一方面包括与所述输入轮(7)永久地啮合的小齿轮(12),所述输入轮(7)设置成与所述齿轮系(2)的输入部啮合,并且所述轮缘(10)与所述小齿轮(12)通过柔性臂(11)彼此连接,所述柔性臂设置成根据所述制动杆(8)的位置储存来自所述齿轮系(2)的能量和释放所述能量,所述擒纵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8)包括设置成与所述擒纵轮(6)的所述第一齿圈(9)协作的第一臂(13),以及设置成与所述输入轮(7)中包括的第二齿圈(15)协作以止动或释放所述输入轮的第二臂(14);所述制动杆(8)设置成在所述擒纵轮(6)的所述第一齿圈(9)的至少一个齿每次通过时围绕所述制动杆(8)中包括的枢转轴承(16)倾侧;所述枢转轴承(16)被确定尺寸为允许所述输入轮(7)的所述第二齿圈(15)的确定数量的齿通过。...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7.23 EP 14178104.71.一种用于钟表机芯(100)的恒力擒纵机构(1),所述擒纵机构设置成插入在位于第一上游侧的由蓄能装置(3)驱动的齿轮系(2)与位于第二下游侧的振荡器(4)之间,所述擒纵机构(1)从上游到下游包括:-输入轮(7);-制动杆(8),-擒纵轮(6);-止动部件(5);其中,所述止动部件(5)设置成在下游与所述振荡器(4)且在上游与所述擒纵轮(6)中所包括的第一齿圈(9)协作,其中所述擒纵轮(6)是柔性的一体式构件,所述擒纵轮(6)一方面包括承载所述第一齿圈(9)的轮缘(10)且另一方面包括与所述输入轮(7)永久地啮合的小齿轮(12),所述输入轮(7)设置成与所述齿轮系(2)的输入部啮合,并且所述轮缘(10)与所述小齿轮(12)通过柔性臂(11)彼此连接,所述柔性臂设置成根据所述制动杆(8)的位置储存来自所述齿轮系(2)的能量和释放所述能量,所述擒纵机构的特征在于,所述制动杆(8)包括设置成与所述擒纵轮(6)的所述第一齿圈(9)协作的第一臂(13),以及设置成与所述输入轮(7)中包括的第二齿圈(15)协作以止动或释放所述输入轮的第二臂(14);所述制动杆(8)设置成在所述擒纵轮(6)的所述第一齿圈(9)的至少一个齿每次通过时围绕所述制动杆(8)中包括的枢转轴承(16)倾侧;所述枢转轴承(16)被确定尺寸为允许所述输入轮(7)的所述第二齿圈(15)的确定数量的齿通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擒纵机构(1),其特征在于,所述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斯特兰策尔
申请(专利权)人:尼瓦洛克斯法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