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杭志强专利>正文

胸腔三通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9343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胸腔三通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仪器技术领域。其采用胶管置入套管内,塑料管装置插入胶管下端接口。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对患者无痛苦,不接大引流瓶的患者可实现不住院治疗;使用方便、操作简便,出血量少;能杜绝引流胸腔积液时的伤口渗透液,减少患者伤口及胸腔感染机会;可治疗肺尖,叶背及后段的气胸,引流助膈角的积液,增加胸膜粘连成功的机会,置管后患者继续活动,可促进患肺的复张,且拔管后,复发的机率减小。(*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胸腔三通引流管一种胸腔三通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仪器
本技术作出以前,临床中所用的胸腔引流管尚不统一。较常见的如外科采用粗橡皮管。这种橡皮管使用时,病人痛苦大,伤口大,易松脱,不能用于胸膜炎的患者。内科采用硅胶管或者不锈钢套管直接插入病人胸腔,这种使用方式容易渗血,渗液,皮下易形成气肿,损伤肋间动脉所致血胸,管口易堵塞,需要反复换管;且患者活动均要受限。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病人无痛苦,活动不受限的胸腔三通引流管。本技术主要由硅胶管1、透明塑料管装置23,钢套管24三部分组成。硅胶管1置入钢套管24内,透明塑料管23装置插入硅胶管1下端接口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硅胶管、塑料管装置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钢套管结构图:下面本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使用时是将硅胶管1置入钢套管24内,硅胶管1为主要部件。硅胶管1上端管口为六波形,其内装有内水囊3,管壁外装有外水囊4,硬质塑料卡片5套在硅胶管1外径上,其内环直径小于硅胶管1直径1mm,硬质塑料卡片5上制有凹槽。内注水皮囊6与内水囊3相通,管道埋于硅胶管管壁内,外注水管7与外水囊4相通,管通埋于硅胶管1管壁内,硬塑料管20连接外水囊渗注水管7,塑料管20内安装软橡皮塞19,软橡皮塞19形状为园柱状。硅胶管1上制有标记21与标记22。硅胶管1下端为外接口8,硬质透明塑料管装置23插入外接口8,该连接处可松开,以便注入药物。透明塑料管装置23包括塑料管12,双层塑料薄膜11。塑料管12上端制有外接口9,内接口10,双层塑料薄膜11连接在内接口10上,塑料管12下-->端制有管下外接口13。钢套管24由套管左半部14、套管右半部15、钢杆底座16、钢管杆17所组成。钢管杆17安装在底座16内,钢管杆17下端为钢管尖头18,顶部制为园钝,套管左半部14及套管右半部15合拢在底座16及钢管杆17上。本技术使用方法:定位第二肋间锁骨中线,或第四、五、六肋间腋前线,常规消毒、铺巾,以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局麻,沿下一肋上缘平行切开皮肤5毫米左右,然后以止血钳钝性分离皮下组织、肋间肌,以止血箝刺破胸膜后拔出,再将钢套管及钢杆循原径插入胸腔,拔出钢杆,将硅胶管置入套管内,在外水囊进入套管约10厘米以上后(或标记点22进入钢套管后),将钢套管拔出,再从外水囊注水处注入生理盐水10毫升左右,将硅胶管以一定力量向外拉至外水囊紧压壁层胸膜之伤口,继续拉紧硅胶管,以硬塑料片卡卡住硅胶管并压紧胸壁伤口,松开硅胶管,以布胶布在紧帖塑料卡片处包绕硅胶管一周,再向两边帖住塑料片及皮肤,塑料片上覆盖开口纱布,用胶布帖紧。以后胸腔积液患者接上大封口瓶,气胸患者接小瓶,甚至不接瓶,但要以消毒纱布包覆硬塑料管下开口。内水囊中的泛影葡胺及标记点21可指示管口所在方向,并通过外部旋转达到调节的效果。当内水囊向管内膨胀时,嘱患者挤压注水皮囊,不要松开,然后医护人员沿硅胶管将管内气体由外向内挤压即可。本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患者基本无痛苦,不接大引流瓶的患者可实现不住院治疗。2、使用方便,操作简便,出血量少,一般不超过5毫升。3、伤口处压迫紧密,有压迫止血、防治皮下气肿、皮下渗液及手术损伤肋间血管所致之内外出血/渗血,杜绝引流胸腔积液时的伤口渗液。4、患者每隔一小时压迫内水囊三、四次,可防治管口纤维蛋白沉积堵塞,以免频繁换管,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患者伤口及胸腔感染机会。5、外水囊前硅胶管长度可生产至10厘米以上,管口可伸至胸腔背部及肺尖、治疗肺尖、肺叶背段及后段的气胸,尽量引流肋膈角的积液,加强胸膜粘连、胸腔冲洗的效果。6、置管后患者继续活动,可促进患肺的复张,且拔管后复发的机率减少。-->7、管腔可扩大至7-10CM,用于胸外科术后患者,可少缝一针。(此针易松脱,有时不易折除,遗留少许线头于体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胸腔三通引流管包括胶管(1),其特征是采用胶管(1)置入套管(24)内,塑料管装置(23)插入胶管(1)下端接口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胸腔三通引流管包括胶管(1),其特征是采用胶管(1)置入套管(24)内,塑料管装置(23)插入胶管(1)下端接口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三通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管(1)上端管口为六波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三通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管(1)内装有内水囊(3),管壁外上装有外水囊(4),塑料卡片(5)套在胶管(1)上,内注水皮囊(6)与内水囊(3)相通,管道埋于胶管(1)壁内,外注水管(7)与外水囊(4)相通,管道埋于胶管(1)管壁内,塑料管(20)连接外水囊渗注水管(7),塑料管(20)内安装软橡皮塞(1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三通引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管装置(23)包括塑料管(12)、双层塑料薄膜(11),塑料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杭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志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