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建华专利>正文

提高泄水量和便于疏通的雨水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89202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6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提高泄水量和便于疏通的雨水口,属于排水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地面雨水收集的构造物。由垫层、流槽、基座、砌体、箅子组成。所述的流槽位于雨水口的下部,由基座固定在垫层上,基座上部为砌体,砌体上安装箅子。雨水口内采用塑料整体注塑成型的流槽,井壁与连管采用曲面圆滑地与连管衔接。流槽的粗糙系数小,表面光滑有利于排水,井壁与连管曲面连接大大减小了水头损失,雨水口底为弧形的曲面不易沉积泥砂。井壁与连管曲面衔接,方便疏通工具插入连管进行疏通。流槽整体注塑成型,砌筑在基座内,施工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泄水量和便于疏通的雨水口,属于排水工程领域,特别涉及地面雨水收集的构造物。

技术介绍

城市雨水系统大多是采用暗管排放,雨水经地面径流流至雨水口,通过雨水口收集,再通过雨水连管排入雨水管道。排水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都是采用国家标准图,现行的标准图为《06MS201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图集中06MS201-8为雨水口部分。雨水口的构造型式有平箅式、偏沟式、立箅式、联合式,按照雨水口的数量分有单箅雨水口、双箅雨水口和多箅雨水口,按施工方法分有砖砌雨水口和预制混凝土装配式雨水口。无论是那种型式的雨水口,雨水口的井壁与连管衔接都是成直角直接连接,水流跌入雨水口后再经连管排出,雨水在雨水口内水流方向突然改变,产生紊流,形成较大的水头损失,影响雨水口的泄水能力,泥砂容易在雨水口的底部和连管内沉积。为了避免连管内沉积泥砂,有的在雨水口底设一个沉砂池,雨水口底比连管低,用来沉淀泥砂,实际上雨水跌落到雨水口内,在水流的冲击下泥砂翻滚着被带入连管内,只有雨水流量小的时候才会沉淀在雨水口底,连管内也会沉积较多泥砂,久而久之,连管的过水断面减小,影响雨水口的泄水能力。
现有技术的雨水口,因为雨水口的井壁与连管衔接成直角,雨水口又较小,无论是采用传统的竹片疏通,还是采用高压疏通车疏通,都很难在雨水口内壁与连管衔接处打过弯进入连管,只能从连管接入检查井的位置反向疏通,再向雨水口内注水冲洗,疏通难度大,费工费时。
此外,现有技术的雨水口大部分采用砖砌,由于施工人员的技术参差不齐,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现行标准图砖砌雨水口内壁采用1:2水泥砂浆勾缝,在实际工程中经常有由于砌筑砂浆不饱满,勾缝不密实,尤其是圆形的连管与井壁之间砌筑不好很容易漏水,造成雨水口周边路面沉降。有的设计人员要求在雨水口内侧采用1:2水泥砂浆抹面,提高防水能力,但雨水口内空间狭小,抹面质量难以控制,表面粗糙反而不利于流水的排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泄水量和便于疏通的雨水口,雨水口内采用塑料整体注塑成型的流槽,井壁与连管采用曲面圆滑地与连管衔接。其有益效果是:流槽的粗糙系数小,表面光滑有利于排水,井壁与连管曲面连接大大减小了水头损失,雨水口底为弧形的曲面不易沉积泥砂,水流进入连管内的流速大,泥砂不易在连管内沉积。井壁与连管曲面衔接,方便疏通工具插入连管进行疏通。流槽整体注塑成型,砌筑在基座内,施工方便,克服了现有技术砌筑雨水口质量难以控制,漏水造成路面损坏的缺陷。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实现的:提高泄水量和便于疏通的雨水口,主要由垫层1、流槽2、基座3、砌体4、箅子5组成。所述的流槽2位于雨水口的下部,由基座3固定在垫层1上,基座3上部为砌体4,砌体4上安装箅子5。流槽2分起点型流槽21和串接型流槽22,起点型流槽21由竖槽23、曲面渐变段24、出口25组成,串接型流槽22比起点型流槽21多出至少有一个入口26。竖槽23的截面为矩形,出口25和入口26的截面为圆形,竖槽23与出口25和入口26由曲面渐变段24逐渐过渡连接。流槽2高出基座3顶面的高度h为30~50毫米,砌体4内侧的抹面6与流槽2的竖槽23顶衔接,厚度与竖槽23的壁厚一致,抹面6的表面与竖槽23的内表面平齐。流槽2采用塑料注塑成型,设有底座27和加强肋28。
在实际工程中雨水口可以多个串接排入雨水检查井,因此,本技术也分起点型雨水口可串接型雨水口,一道收集连管由一个起点型雨水口和多个串接型雨水口采用连管串联组成,接入雨水检查井。本技术设置在雨水口内的流槽2也分起点型流槽21和串接型流槽22。起点型流槽21只有一个出口25,没有进口26,串接型流槽22除了出口25外,至少还有一个入口26。流槽2采用塑料注塑成型,可根据工程的需要制作成起点型和串接型的,串接型流槽22入口26与出口25的夹角在90°~180°,90°为直角串接,180°为直线串接,介于二者之间的一般可以制作成120°、135°、150°,入口26的数量以不超过三个为宜。实际施工时,先浇筑好垫层1,根据雨水口的形式选择流槽2,连接好连管7,在流槽2的外侧浇筑基座3,上部采用砖砌施工砌体4,安装箅子5。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应用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起点型雨水口立剖面图;
图3为本技术串接型雨水口立剖面图;
图4为本技术起点型雨水口横剖面图;
图5为本技术起点型流槽立剖面图;
图6为本技术串接型流槽立剖面图;
图7为本技术起点型流槽立体图;
图8为本技术串接型流槽立体图。
图中:1-垫层,2-流槽,3-基座,4-砌体、5-箅子,6-抹面,7-连管,8-路面,21-起点型流槽,22-串接型流槽,23-竖槽,24-曲面渐变段,25-出口,26-入口,27-底座,28-加强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本技术应用示意图,是典型的道路雨水口和连管断面图,路面8的雨水通过道路横坡排向路边,通过道路纵坡排向雨水口,再通过箅子5流入雨水口,通过连管7排至雨水检查井。在实际工程中雨水口可以多个串接排入雨水检查井,因此,本技术也分起点型雨水口可串接型雨水口,一道收集连管由一个起点型雨水口和多个串接型雨水口采用连管串联组成,接入雨水检查井。图2为起点型雨水口立剖面图,图3为串接型雨水口立剖面图,图4为起点型雨水口横剖面图。提高泄水量和便于疏通的雨水口主要由垫层1、流槽2、基座3、砌体4、箅子5组成。流槽2位于雨水口的下部,由基座3固定在垫层1上,基座3上部为砌体4,砌体4上安装箅子5。流槽2高出基座3顶面的高度h为30~50毫米,砌体4内侧的抹面6与流槽2的竖槽23顶衔接,厚度与竖槽23的壁厚一致,抹面6的表面与竖槽23的内表面平齐。
流槽2分起点型流槽21和串接型流槽22,图5为起点型流槽立剖面图,起点型流槽21由竖槽23、曲面渐变段24、出口25组成。图6为串接型流槽立剖面图,串接型流槽22比起点型流槽21多出至少一个入口26。竖槽23的截面为矩形,出口25和入口26的截面为圆形,竖槽23与出口25和入口26由曲面渐变段24逐渐过渡连接。流槽2采用塑料注塑成型,设有底座27和加强肋28。串接型流槽22入口26与出口25的夹角在90°~180°,90°为直角串接,180°为直线串接,介于二者之间的一般可以制作成120°、135°、150°,入口26的数量以不超过三个为宜。图7为起点型流槽立体图;图8为串接型流槽立体图。
一般起点型雨水口深1米,采用连管按照1%的坡度串接下游的雨水口,串接型雨水口深度大于1米。制作流槽2时,出口25底至竖槽23顶的深度按60~80厘米制作,施工雨水口时的深度采用砌体4调整。
本技术实施时,根据设计图纸雨水口的位置开挖基坑,先采用混凝土浇筑好垫层1,根据雨水口的形式选择流槽2,安放在垫层1上,连接好连管7,在流槽2的外侧采用混凝土浇筑基座3,基座3的顶面比流槽2顶略低,使流槽2高出基座3顶面的高度h为30~50毫米,在基座3上采用砖砌筑砌体4,达到高度时在砌体4内侧采用水泥砂浆抹面,抹面6与流槽2的竖槽23顶衔接,厚度与竖槽23的壁厚一致,抹面6的表面与竖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泄水量和便于疏通的雨水口,主要由垫层(1)、流槽(2)、基座(3)、砌体(4)、箅子(5)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流槽(2)位于雨水口的下部,由基座(3)固定在垫层(1)上,基座(3)上部为砌体(4),砌体(4)上安装箅子(5);流槽(2)分起点型流槽(21)和串接型流槽(22),起点型流槽(21)由竖槽(23)、曲面渐变段(24)、出口(25)组成,串接型流槽(22)比起点型流槽(21)多出至少有一个入口(26);竖槽(23)的截面为矩形,出口(25)和入口(26)的截面为圆形,竖槽(23)与出口(25)和入口(26)由曲面渐变段(24)逐渐过渡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泄水量和便于疏通的雨水口,主要由垫层(1)、流槽(2)、基座(3)、砌体(4)、箅子(5)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流槽(2)位于雨水口的下部,由基座(3)固定在垫层(1)上,基座(3)上部为砌体(4),砌体(4)上安装箅子(5);流槽(2)分起点型流槽(21)和串接型流槽(22),起点型流槽(21)由竖槽(23)、曲面渐变段(24)、出口(25)组成,串接型流槽(22)比起点型流槽(21)多出至少有一个入口(26);竖槽(23)的截面为矩形,出口(25)和入口(26)的截面为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睢慧民王苗张东芝王东辉李靖杨淑惠刘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建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