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学明专利>正文

腔体测温人工气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887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腔体测温人工气道,主要用于麻醉复苏领域、急救医学以及动物实验的应用,其组成包括:一根两端分别为体内端和体外端的人工气道导管,其改进之处在于:具有一个位于导管体内端的温度探测电极,以及嵌于导管管壁内的传导导丝,传导导丝的一端为探测端,与温度探测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为外接端,位于导管的体外端。传导导丝的外接端连接温度显示器或体外多功能监测器,即可实现温度监测功能,在气管导管插管或放置喉罩的同时,即可获得需要检测的体温信息,而无需额外操作;气管导管插管后,温度探测电极位于比食道探极更靠近心脏的位置,体温监测准确并具有连贯性;并且避免因置放食道温度探极所致的并发症或局部损伤。(*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气道,尤其是一种可以监测人体或动物中心体温的腔体测温人工气道,主要用于麻醉复苏领域、急救医学以及动物实验(包括兽医医学)的应用。
技术介绍
手术中,病人的体温监测已成为常规的临床监测指标,尤其在全身麻醉下更是如此。准确的体温监测,直接关系到术中病人管理,以及术后病人恢复。临床应用的体温监测包括体表体温监测、体腔体温监测、以及中心体温监测。由于食道内的体腔体温监测相对体表体温而言,则更准确,更可靠,更接近中心体温。因此,通常的操作方法为,在全麻下、气管插管后,经口腔将一根约45cm长的温度探头放入气管后方的食道内,大约在心脏后面的位置,而将其体外部份的导线连接到监测仪上,用以体监测。这种温度监测方法有其不足之处,第一,需要除气管插管以外的另一个操作。如遇到操作困难,不光花费时间,还有增加并发症的可能;第二,该食道探头将占据一定的口腔及食道空间,可能对口腔内手术,食道手术,以及放置胃管等造成不便,任何影响或改变食道探头的位置,都可能影响体温监测的准确性及连续性;第三,额外的连线也需要麻醉师的时间去整理;第四,如果使用喉罩(LMA)全麻时,则基本不能采用这种方式监测体温。设计人想到,如果能够通过人工气道来监测体温,则可弥补上述食道体温监测探极所造成的不足之处。人工气道一般是指临床所使用的不同型号的气管导管、以及喉罩。现有气管道管的构成包括:一根两端分-->别为体内端(即远端)和体外端(即近端)的人工气道导管、充气气囊以及气囊充气装置,充气气囊位于人工气道导管的体内端附近,气囊充气装置通过一根充气管与充气气囊连接。充气气囊充气后,可起到人工气道导管外的上下隔离作用。人工气道导管的体外端(即近端)可与麻醉机或呼吸机相连接。现有的人工气道不具有测温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以上现有人工气道存在无法对腔体测温的主要不足之处,提出一种腔体测温人工气道,用以满足中心体温监测的需要。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本技术的腔体测温人工气道,其组成包括:一根两端分别为体内端和体外端的人工气道导管、充气气囊以及气囊充气装置,充气气囊位于人工气道导管的体内端附近,气囊充气装置通过一根充气管与充气气囊连接,其改进之处在于:还具有一个位于导管体内端的温度探测电极,以及嵌于导管管壁内的传导导丝,所述传导导丝的一端为探测端,与温度探测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为外接端,位于导管的体外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的传导导丝的外接端连接温度显示器或体外多功能监测器,即可实现温度监测功能。在气管导管插管或放置喉罩的同时,既可获得需要检测的体温信息。气管导管插管后,其体内端(末端)位于胸腔内,介于心脏的后方,食道之前方,温度探测电极位于比食道探极更靠近心脏的位置,探测到的体温则接近于中心体温,使之获得准确的体温监测并具有连贯性。这种新型气管导管将为目前临床体温监测方法,增加一个新的选择途径,而且操作简单、方便实用;操作的简化,管理的简化,将可缩短麻醉准备、麻醉操作的时间,从而减少病人在手术室所需的时间;由于本技术可以精确的探测体温,一般情况下无需放置食道探极,因此可避免因置放食道温度探极所致的并发症或局部损伤;同时可使口腔及食道空间相对扩大,便-->于口腔内操作,也便于置放胃管;也使术中调整病人体位,或调转手术台等提供方便;部分地减少繁索的连线;减少医用废弃物的容量;而且工艺相对方便,成本相对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温度监测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温度监测部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腔体测温人工气道如图1所示,其组成包括:一根两端分别为体内端11和体外端12的人工气道导管1、充气气囊2以及气囊充气装置3,充气气囊2位于人工气道导管1的体内端11附近,气囊充气装置3通过一根充气管4与充气气囊2连接,其改进之处在于:还具有一个位于导管体内端11的温度探测电极5,以及嵌于导管1管壁内的传导导丝6,传导导丝6的一端为探测端61,与温度探测电极5电连接,另一端为外接端62(参见图2),位于导管的体外端12附近。本实施例中,温度探测电极5嵌于人工气道导管1的体内端11管壁内,也可以嵌于充气气囊2的囊壁上。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本腔体测温人工气道还具有一个固定在人工气道导管体外端12的温度显示器7(温度显示器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因此没有给出附图加以说明),该温度显示器包括固定在导管体外端的底座,印刷电子线路板、LCD显示屏、以及电池,还可附加电源开关,传导导丝6的外接端62与温度显示器7的信号接口71电连接。为了能够便于灵活的连接各种器件,如图3所示,传导导丝6的外接端62与导丝连接装置8电连接,导丝连接装置8具有可用于连接温度显-->示器或体外多功能监测器体温监测导线的输出触头81。当需要使用温度显示器监测体温时,导丝连接装置8的输出触头81与固定在导管体外端12的温度显示器7的信号接口71电连接;当需要利用体外多功能监测器进行体温监测时,可以将导丝连接装置8的输出触头81与体外多功能监测器9的体温监测导线91电连接。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腔体测温人工气道如图4所示,该腔体测温人工气道为喉罩,温度探测电极5嵌于喉罩的充气气囊2囊壁21上。其他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图4中标号对应的名称参见图1。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式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腔体测温人工气道,其组成包括:一根两端分别为体内端和体外端的人工气道导管、充气气囊以及气囊充气装置,充气气囊位于人工气道导管的体内端附近,气囊充气装置通过一根充气管与充气气囊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个位于导管体内端的温度探测电极,以及嵌于导管管壁内的传导导丝,所述传导导丝的一端为探测端,与温度探测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为外接端,位于导管的体外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腔体测温人工气道,其组成包括:一根两端分别为体内端和体外端的人工气道导管、充气气囊以及气囊充气装置,充气气囊位于人工气道导管的体内端附近,气囊充气装置通过一根充气管与充气气囊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个位于导管体内端的温度探测电极,以及嵌于导管管壁内的传导导丝,所述传导导丝的一端为探测端,与温度探测电极电连接,另一端为外接端,位于导管的体外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测温人工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探测电极嵌于人工气道导管的体内端管壁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体测温人工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温度探测电极嵌于充气气囊的囊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腔体测温人工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孔源
申请(专利权)人:何学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