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清专利>正文

一种装饰面及其木饰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8452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6 1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饰面及其木饰面,其中该装饰面包括边框、芯板及线条,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包括连接部、弹性壁部及卡持部,当线条与边框对向装配时,所述线条通过与其连接的弹性卡件压持边框与芯板,所述连接部与线条的内壁卡接,所述卡持部至少与边框的下沿卡持。通过一端卡接线条的弹性卡件来钩持边框的下沿,使得线条能够快速地压持边框的内边缘和芯板的外边缘,用以实现活动卡持组装,提高了装饰面的组装效率和组装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饰面及其木饰面,其中该装饰面包括边框、芯板及线条,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包括连接部、弹性壁部及卡持部,当线条与边框对向装配时,所述线条通过与其连接的弹性卡件压持边框与芯板,所述连接部与线条的内壁卡接,所述卡持部至少与边框的下沿卡持。通过一端卡接线条的弹性卡件来钩持边框的下沿,使得线条能够快速地压持边框的内边缘和芯板的外边缘,用以实现活动卡持组装,提高了装饰面的组装效率和组装的稳定性。【专利说明】一种装饰面及其木饰面
本技术涉及室内装潢
,尤其涉及一种装饰面及其木饰面。
技术介绍
传统的装饰面通过边框、线条或者芯板活动扣合或者铆接组装而成。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装饰面在组装过程中,随着线条长度的增加,线条两端极易发生曲翘,从而导致装饰面的组装效果不佳;虽然现有技术中有类似的弹性扣件来连接线条及边框,但是通常所用弹性扣件的结构比较复杂,安装耗时较长,线条和边框的连接稳定性不高。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装饰面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公开一种装饰面,用以实现活动卡持组装,提高装饰面组装效率和组装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饰面,包括边框、芯板及线条,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包括连接部、弹性壁部及卡持部,当线条与边框对向装配时,所述线条通过与其连接的弹性卡件压持边框与芯板,所述连接部与线条的内壁卡接,所述卡持部至少与边框的下沿卡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至少包括四个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分别设置于边框的四边。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边框由横框与竖框活动拼接而成,所述横框和/或竖框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一个弹性卡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边框面向芯板的内侧面设有贯通槽,当线条与边框对向装配时,所述卡持部与贯通槽的上沿卡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卡持部包括抵接部、滑动部及引导部,所述抵接部与弹性壁部的夹角为45-90度,所述滑动部的弧度为0.5-1,所述引导部与弹性壁部的夹角为30-60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引导部与弹性壁部的夹角为30-45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线条包括面向边框的第一内壁面和第二内壁面,所述第一内壁面和第二内壁面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连接部与第一凹槽或者第二凹槽卡接固定。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弹性卡件整体为塑料件或者金属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芯板包括石膏板或者实木板。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公开一种木饰面,用以实现活动卡持组装,提高木饰面组装效率和组装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木饰面,其由若干上述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装饰面连续拼接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一端卡接线条的弹性卡件来钩持边框的下沿,使得线条能够快速地压持边框的内边缘和芯板的外边缘,用以实现活动卡持组装,提高了装饰面或者木饰面的组装效率和组装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装饰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中一种装饰面沿图1中A-A线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实施例二中一种装饰面沿图1中A-A线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实施例三中一种装饰面沿图1中A-A线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实施例四中一种装饰面沿图1中A-A线的局部剖视图;图6为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中弹性卡件卡持边框下沿前后的状态图;图7为实施例三和实施例四中弹性卡件卡持边框下沿前后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一如图1、图2和图6所示一种装饰面,其包括边框1、芯板2以及线条3。边框I的厚度为1-1.5cm,边框I可为圆形、椭圆或者矩形,在本实施例中边框I优选为矩形,由横框102和竖框1I活动拼接而成,优选为榫卯结构拼接而成。芯板2可为石膏板、实木板或者墙板。在装饰面的安装过程中,首先将边框I通过螺栓或者插销固定在墙面上或者天花板上,再将线条3与边框I对向装配,通过线条3对边框I的内边缘和芯板2的外边缘进行固定。装饰面中还包括一端与线条3卡接的弹性卡件4,弹性卡件4整体为塑料件或者金属件,弹性卡件4可发生弹性变形,形变后可发生弹性复位。可在装饰面的边框I上安装四个弹性卡件4,即每个横框102和每个竖框1I上各安装一个,使线条3有效的固定横框102、竖框101和芯板2。也可在装饰面的边框I上安装八个弹性卡件4,即每个横框102的两端端部和每个竖框101的两端端部分别设有安装一个弹性卡件,从而更好地防止线条3出现曲翘现象,使整个装饰面的固定连接效果更好。弹性卡件4包括连接部41、弹性壁部42和卡持部43。其中,卡持部43包括抵接部431、滑动部432和引导部433。抵接部431表面为水平面,且抵接部431和弹性壁部42的夹角大小为45-90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为90度,即抵接部431与弹性壁部42呈直角。滑动部432为一段光滑的圆弧,圆弧的弧度为0.5-lrad,并优选为0.Srad。引导部433为光滑曲面,且引导部433和弹性壁部42的夹角大小为30-60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为30-45度。线条3包括面向边框I的第一内壁面31和第二内壁面32,第一内壁面31上设有第一凹槽311。连接部41可为外螺纹结构或者倒刺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优选为倒刺结构。连接部41延伸入线条3的第一内壁面31上的第一凹槽311中。通过连接部41与第一凹槽311的固定卡接,使弹性卡件4的与线条3成为一体,此时仅需将弹性卡件4的另一端与边框I固定连接,即可实现线条3对边框I的内边缘和芯板2的外边缘的压持作用。线条3与边框I和芯板2的对向装配过程中,弹性卡件4的引导部433首先接触边框I面向线条3的内侧面11,由于引导部433和弹性壁部42有一定的夹角,引导部433对整个下压的过程起到导引作用。在线条3下压的过程中,引导部433滑过内侧面11,当到达内侧面11与下沿12的交叉点时,滑动部432与交叉点相接触,由于滑动部432为弧度为0.5-1的圆弧,由于圆弧表面比较光滑,卡持部43就毫无阻力的滑入了外框I的下沿12。当卡持部43滑入下沿12时,弹性卡件4发生了弹性复位,使得弹性卡件4能够正常的钩持下沿12。在线条3与边框I和芯板2的对向装配过程中,弹性卡件4发生了如图6所示的从虚线位置转动到实线位置的过程。最终由抵接部431与和边框I的下沿12相抵,当抵接部431和弹性壁部42的夹角大小为90度时,由于下沿12与弹性壁部42的夹角大小也为90度,抵接部431可与下沿12紧密卡持。当抵接部431和弹性壁部42的夹角为45-90度(不包括90度)时,内侧面11和下沿12的交叉点可以完全地被抵接部431和弹性壁部42所包覆,提高了弹性卡件4对边框I卡持的稳定性。实施例二如图3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主要区别特征在于,当边框I的厚度较厚时,例如为2-3cm时,通过实施例一的方式,装饰面的连接稳定性可能受到影响。可在边框I面向线条3的内侧面11设有贯通槽111,贯通槽111可在内侧面11的中间位置或者中间偏下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饰面,包括边框、芯板及线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弹性卡件,所述弹性卡件包括连接部、弹性壁部及卡持部,当线条与边框对向装配时,所述线条通过与其连接的弹性卡件压持边框与芯板,所述连接部与线条的内壁卡接,所述卡持部至少与边框的下沿卡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清
申请(专利权)人:周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