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脊柱‑胸廓生物力学固定器,其中:包括环形件和连接杆,环形件的外轮廓与生物标本的胸廓内侧形状相匹配,环形件两侧的外部均设置有数个固定环,固定环通过紧固件与生物标本的胸廓肋骨固定连接,连接杆包括固定端和加载端,固定端贯穿环形件下部并与环形件固定连接,加载端贯穿环形件上端并与环形件间隙配合或滑动配合,环形件和连接杆的加载端均与生物力学实验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使用在脊柱‑胸廓生物力学检测上、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脊柱?胸廓生物力学固定器,其中:包括环形件和连接杆,环形件的外轮廓与生物标本的胸廓内侧形状相匹配,环形件两侧的外部均设置有数个固定环,固定环通过紧固件与生物标本的胸廓肋骨固定连接,连接杆包括固定端和加载端,固定端贯穿环形件下部并与环形件固定连接,加载端贯穿环形件上端并与环形件间隙配合或滑动配合,环形件和连接杆的加载端均与生物力学实验机连接。本技术具有能够使用在脊柱?胸廓生物力学检测上、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优点。【专利说明】脊柱-胸廓生物力学固定器
本技术属于生物力学实验器械的
,具体的说,是一种组织固定器,尤其涉及脊柱-胸廓生物力学固定器。
技术介绍
动物实验以及人体骨骼实验是高等院校医学专业或兽医学专业等教学及科研必备的课程。其中生物力学测试是常用的实验技术的一种。而生物力学实验机作为必备的实验设备,需要不同的夹具固定实验对象。目前国内外医学实验室开展脊柱-胸廓生物力学研究,缺少合适的固定器,一般的夹具和脊柱-胸廓的轮廓难以匹配,导致实验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使用在脊柱-胸廓生物力学检测上结构简单、经济实用的脊柱-胸廓生物力学固定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脊柱-胸廓生物力学固定器,包括环形件和连接杆,环形件的轮廓与生物标本的胸廓形状相匹配,环形件两侧的外部均设置有数个固定环,固定环通过紧固件与生物标本的胸廓肋骨固定连接,连接杆包括固定端和加载端,固定端贯穿环形件下部并与环形件固定连接,加载端贯穿环形件上端并与环形件间隙配合或滑动配合,环形件和连接杆的加载端均与生物力学实验机连接。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上述的加载端贯穿环形件处设置有柔性垫层,柔性垫层填充连接杆与环形件之间的间隙使二者摩擦接触。上述的固定端贯穿环形件处采用焊接将连接杆与环形件固定为一体。上述的环形件上部设置有用于增加加压面积的加压垫。上述的加压垫与环形件固定为一体,连接杆的加载端穿过加压垫。上述的环形件为不锈钢材料制备。上述的连接杆为不锈钢材料制备。上述的紧固件为钢针或螺钉。本技术提供了脊柱-胸廓生物力学固定器,具有环形件和连接杆,将环形件套在脊柱-胸廓周围,用钢针或螺钉穿过环形件上的固定环,将胸廓标本固定好,环形件和连接杆可以连接力学测试机,力学测试机对固定器加载左右侧屈等力量,从而达到检测脊柱_胸廓标本生物力学性质及椎间盘柔韧度等功能。为防止环形件局部受力不均导致损坏,本技术在环形件上部设置加压垫,用于分散压力,降低环形件局部收到的压强。加载端贯穿环形件处设置的柔性垫层能防止加载端与环形件在加载过程中过度摩擦,延长本装置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还具有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经济实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的附图标记为:环形件1、连接杆2、固定端21、加载端22、固定环3、加压垫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详细说明。本技术的脊柱-胸廓生物力学固定器,其中:包括环形件I和连接杆2,环形件I的外轮廓与生物标本的胸廓内侧形状相匹配,环形件I两侧的外部均设置有数个固定环3,固定环3通过紧固件钢针或螺钉等实现与生物标本胸廓肋骨的固定连接,连接杆2包括固定端21和加载端22,固定端21贯穿环形件I下部并与环形件I固定连接,加载端22贯穿环形件I上端并与环形件I间隙配合或滑动配合,环形件I和连接杆2的加载端22均与生物力学实验机连接。实施例中,加载端22贯穿环形件I处设置有柔性垫层,柔性垫层填充连接杆2与环形件I之间的间隙使二者摩擦接触。实施例中,固定端21贯穿环形件I处采用焊接将连接杆2与环形件I固定为一体。实施例中,环形件I上部设置有用于增加加压面积的加压垫4。实施例中,加压垫4与环形件I固定为一体,连接杆2的加载端22穿过加压垫4。实施例中,环形件I为不锈钢材料制备。实施例中,连接杆2为不锈钢材料制备。实施例中,紧固件为钢针或螺钉。本技术使用方法如下:将环形件I套在脊柱-胸廓周围,用钢针或螺钉穿过环形件I上的固定环3,将胸廓标本固定好,环形件I和连接杆2可以连接力学测试机,其中环形件I通过加压垫4与力学测试机连接,连接杆2通过加载端22与力学测试机连接,力学测试机对固定器加载左右侧屈等力量,使环形件I变形,带动胸廓标本变形,然后根据变形检测脊柱-胸廓标本生物力学性质及椎间盘柔韧度等功能。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脊柱-胸廓生物力学固定器,其特征是:包括环形件(I)和连接杆(2),所述的环形件(I)的轮廓与生物标本的胸廓形状相匹配,所述的环形件(I)两侧的外部均设置有数个固定环(3),所述的固定环(3)通过紧固件与生物标本的胸廓肋骨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杆(2)包括固定端(21)和加载端(22),所述的固定端(21)贯穿环形件(I)下部并与环形件(I)固定连接,所述的加载端(22)贯穿环形件(I)上端并与环形件(I)间隙配合或滑动配合,所述的环形件(I)和连接杆(2)的加载端(22)均与生物力学实验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柱-胸廓生物力学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加载端(22)贯穿环形件(I)处设置有柔性垫层,所述的柔性垫层填充连接杆(2)与环形件(I)之间的间隙使二者摩擦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柱-胸廓生物力学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固定端(21)贯穿环形件(I)处采用焊接将连接杆(2)与环形件(I)固定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脊柱-胸廓生物力学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形件(I)上部设置有用于增加加压面积的加压垫(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脊柱-胸廓生物力学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加压垫(4)与环形件(I)固定为一体,所述的连接杆(2)的加载端(22)穿过加压垫(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脊柱-胸廓生物力学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环形件(I)为不镑钢材料制备。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脊柱-胸廓生物力学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连接杆(2)为不锈钢材料制备。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脊柱-胸廓生物力学固定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紧固件为钢针或螺钉。【文档编号】G09B23/36GK205428341SQ201620135846【公开日】2016年8月3日【申请日】2016年2月22日【专利技术人】郑欣, 邱勇, 陈心, 陈一心, 王骏飞, 郭开今, 赵凤朝 【申请人】郑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脊柱‑胸廓生物力学固定器,其特征是:包括环形件(1)和连接杆(2),所述的环形件(1)的轮廓与生物标本的胸廓形状相匹配,所述的环形件(1)两侧的外部均设置有数个固定环(3),所述的固定环(3)通过紧固件与生物标本的胸廓肋骨固定连接,所述的连接杆(2)包括固定端(21)和加载端(22),所述的固定端(21)贯穿环形件(1)下部并与环形件(1)固定连接,所述的加载端(22)贯穿环形件(1)上端并与环形件(1)间隙配合或滑动配合,所述的环形件(1)和连接杆(2)的加载端(22)均与生物力学实验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欣,邱勇,陈一心,王骏飞,郭开今,赵凤朝,
申请(专利权)人:郑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