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振才专利>正文

喉钳型喉室、声带治疗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867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喉钳型喉室、声带治疗注射器,属于一种医疗器械,它有铰接在一起的手柄架杆、另一手柄架杆,推杆后部与另一手柄架杆的上端安装在一起,针筒前部安装在手柄架杆上端的针筒座内,针筒前端安装的软管芯位于固定在另一手柄架杆上的会厌拉钩筒内,连接在软管芯末端的注射针头固定在会厌拉钩筒的末端,这种治疗注射器,可在间接喉镜或70°鼻内镜下,直视将药物直接注入喉室、声带的病变处,操作方便,注射部位准确,病人痛苦少,治疗费用低。(*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喉钳型喉室、声带治疗注射器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喉室、声带的治疗器械。                        
技术介绍
慢性喉炎、声带炎、声带小结、水肿、息肉接触性肉芽肿是临床上常见的喉粘膜病变,治疗时除一般治疗措施外常需喉室、声带局部注射药物。目前的注射方法,一是喉处盲注,二是在纤维喉镜或支持喉镜下进行注射。前者靠经验操作,注射的部位不够准确,后者操作繁琐,治疗费用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喉钳型喉室、声带治疗注射器,以提高喉室、声带药物注射的方便性和准确性。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喉钳型喉室、声带治疗注射器,它有铰接在一起的手柄架杆、另一手柄架杆,推杆后部与另一手柄架杆的上端安装在一起,针筒前部安装在手柄架杆上端的针筒座内,针筒前端安装的软管芯位于固定在另一手柄架杆上的会厌拉钩筒内,连接在软管芯末端的注射针头固定在会厌拉钩筒的末端。采用上述结构的喉钳型喉室、声带治疗注射器,可在间接喉镜或70°鼻内镜下,直视将药物直接注入喉室、声带的病变处,操作方便,注射部位准确,病人痛苦少,治疗费用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如附图所示,本技术之喉钳型喉室、声带治疗注射器,它有铰接在一起的手柄架杆(1)、另一手柄架杆(2),推杆(3)后部与另一手柄架杆的上端安装在一起,针筒(4)前部安装在手柄架杆(1)上端的针筒座(10)内,针筒前端安装的软管芯(8)位于固定在另一手柄架杆上的会厌拉钩筒(7)内,连接在软管芯末端的注射针头(9)固定在会厌拉钩筒的末端。使用时,在间接喉镜或70°鼻内镜下,看清喉室、声带要注射的部位。手持该治疗注射器的手柄架杆、另一手柄架杆,将注射针头插入该部位。随后用力攥动两手柄架杆,使另一手柄架杆的上端推动推杆在针筒内前移,将针筒内的药物经软管芯、注射针头注入病变处。推杆、针筒、软管芯、注射针头等部件构成的注射器与现有的推注式注射器结构、工作原理相同。手柄架杆、另一手柄架杆可通过铰轴(11)铰接在一起。针筒座的前端为锥形筒(6)。会厌拉钩筒(7)可通过螺纹与该锥形筒安装在一起,注射针头与会厌拉钩筒通过螺纹固定在一起,这样,完成一次注射后,可将注射针头、软管芯、针筒、推杆等构成的注射器部件取下,换上另一套注射器部件而再次使用。为提高针筒安装的稳定性,可在手柄架杆上端设套在针筒外面的筒体(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喉钳型喉室、声带治疗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它有铰接在一起的手柄架杆(1)、另一手柄架杆(2),推杆(3)后部与另一手柄架杆的上端安装在一起,针筒(4)前部安装在手柄架杆(1)上端的针筒座(10)内,针筒前端安装的软管芯(8)位于固定在另一手柄架杆上的会厌拉钩筒(7)内,连接在软管芯末端的注射针头(9)固定在会厌拉钩筒的末端。

【技术特征摘要】
1、喉钳型喉室、声带治疗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它有铰接在一起的手柄架杆(1)、另一手柄架杆(2),推杆(3)后部与另一手柄架杆的上端安装在一起,针筒(4)前部安装在手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才赵秋兰张新房
申请(专利权)人:李振才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