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装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339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5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盒,传统包装盒操作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包装盒的盒体上部设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部位盖在第二盖体的边缘部位的上方,所述第二盖体的边缘部位设有突出部且第二盖体可按压下凹,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部位设有供突出部进入的通孔且第一盖体通过弹性回复件与盒体连接,所述弹性回复件用于在突出部进入通孔后对第一盖体施加朝向盒体的外侧的拉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只需通过单手按压就能完成开盒,该包装盒克服了传统的包装盒必须要双手操作的弊端,具有较高的人性化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包装盒,传统包装盒操作不便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该包装盒的盒体上部设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部位盖在第二盖体的边缘部位的上方,所述第二盖体的边缘部位设有突出部且第二盖体可按压下凹,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部位设有供突出部进入的通孔且第一盖体通过弹性回复件与盒体连接,所述弹性回复件用于在突出部进入通孔后对第一盖体施加朝向盒体的外侧的拉力。本技术操作简单,只需通过单手按压就能完成开盒,该包装盒克服了传统的包装盒必须要双手操作的弊端,具有较高的人性化度。【专利说明】一种包装盒
本技术涉及包装盒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包装盒。
技术介绍
包装盒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在化妆品包装领域必定会用到包装盒。现有的大多数包装盒,其打开的方式一般包括翻盖式和抽拉式。这两种打开方式需要用到双手,在腾不出双手时一一比如手拿镜子,镜子无处放置,又需要从包装盒取出化妆品时,就会出现窘境。另外,翻盖式和抽拉式的包装盒操作并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盒,该包装盒打开十分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种包装盒,包括盒体,所述盒体上部设有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部位盖在第二盖体的边缘部位的上方,所述第二盖体的边缘部位设有突出部且第二盖体可按压下凹,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部位设有供突出部进入的通孔且第一盖体通过弹性回复件与盒体连接,所述弹性回复件用于在突出部进入通孔后对第一盖体施加朝向盒体的外侧的拉力。通过上述方案,盖住第二盖体后,在盖住第一盖体,使第二盖体上的突出部扣入第一盖体上的通孔中,扣好后,弹性复位件对第一盖体施加朝向盒体外侧的拉力,通孔的内壁就会压紧突出部的外壁,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便能防止突出部与通孔脱离,这样就可将包装盒封闭;而需要打开包装盒时,只需用力按压突出部,使突出部与通孔脱离,两者脱离后,在弹性复位件的作用下,第一盖体被拉走,如此便能将包装盒打开。该包装盒打开十分简单、方便。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突出部呈按钮状。通过上述方案,按钮状的突出部能够给人以暗示,人看到突出部后自然会联想到按压动作,十分人性化。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盖体的边缘部位还设有供手指通过的开口,所述开口的一端与通孔连通且开口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盖体靠近箱体盒体中部的侧面。通过上述方案,按压突出部,在突出部与通孔脱离后,弹性复位件将向盒体外侧拉动第一盖体,若没有设置开口,则需要在按压突出部后马上提起手指,否则通孔的内壁将会与手指发生磕碰。而开口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该问题,有了开口后,在第一盖体向盒体外侧移动时,手指能通过开口,避免发生磕碰。这样,按压突出部后无需提起手指就能完成开盒动作,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极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回复件的一端与盒体的外侧壁连接且弹性复位件的另一端与第一盖体连接。通过上述方案,当突出部与通孔脱离后,弹性复位件将第一盖体拉动一段距离后将朝下拉动第一盖体,在盒体边缘的支撑作用下,第一盖体将会发生转动,第一盖体靠近盒体中部的边缘会向上翘起。这样,第一盖体在移动时便有一个向上掀开的动作,如此可快速打开包装盒。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突出部呈倒置的圆台状。通过上述方案,突出部扣入通孔后,在弹性复位件的拉力下,突出部的侧壁将具有导向作用,使通孔有靠近第二盖体的方向的滑动力,避免通孔自行与突出部脱离,提高包装盒的可靠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弹性回复件为弹力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操作简单,只需通过单手按压就能完成开盒,该包装盒克服了传统的包装盒必须要双手操作的弊端,具有较高的人性化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视图;图3为图2中的A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盒体;2、第二盖体;3、第一盖体;4、突出部;5、通孔;6、开口;7、弹性复位件。【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和图4,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I,盒体I上部设有第一盖体3和第二盖体2,第一盖体3的边缘部位盖在第二盖体2的边缘部位的上方,第二盖体2的边缘部位设有突出部4,第二盖体2本身为弹性体,按压突出部4可使第二盖体2下凹,第一盖体3的边缘部位设有供突出部4进入的通孔5且第一盖体3通过弹性回复件与盒体I连接,弹性回复件用于在突出部4进入通孔5后对第一盖体3施加朝向盒体I的外侧的拉力。盖住第二盖体2后,在盖住第一盖体3,使第二盖体2上的突出部4扣入第一盖体3上的通孔5中,扣好后,弹性复位件7对第一盖体3施加朝向盒体I外侧的拉力,通孔5的内壁就会压紧突出部4的外壁,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便能防止突出部4与通孔5脱离,这样就可将包装盒封闭;而需要打开包装盒时,只需用力按压突出部4,使突出部4与通孔5脱离,两者脱离后,在弹性复位件7的作用下,第一盖体3被拉走,如此便能将包装盒打开。该包装盒打开十分简单、方便。突出部4呈按钮状,按钮状的突出部4能够给人以暗示,人看到突出部4后自然会联想到按压动作,十分人性化。另外,第一盖体3的边缘部位还设有供手指通过的开口6,如图4,开口 6的一端与通孔5连通且开口 6的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盖体3靠近箱体盒体I中部的侧面。按压突出部4,在突出部4与通孔5脱离后,弹性复位件7将向盒体I外侧拉动第一盖体3,若没有设置开口 6,则需要在按压突出部4后马上提起手指,否则通孔5的内壁将会与手指发生磕碰。而开口 6的存在就是为了解决该问题,有了开口 6后,在第一盖体3向盒体I外侧移动时,手指能通过开口6,避免发生磕碰。这样,按压突出部4后无需提起手指就能完成开盒动作,整个动作一气呵成,极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作为改进,弹性回复件的一端与盒体I的外侧壁连接且弹性复位件7的另一端与第一盖体3连接。当突出部4与通孔5脱离后,弹性复位件7将第一盖体3拉动一段距离后将朝下拉动第一盖体3,在盒体I边缘的支撑作用下,第一盖体3将会发生转动,第一盖体3靠近盒体I中部的边缘会向上翘起。这样,第一盖体3在移动时便有一个向上掀开的动作,如此可快速打开包装盒。值得一提的是:突出部4呈倒置的圆台状。突出部4扣入通孔5后,在弹性复位件7的拉力下,突出部4的侧壁将具有导向作用,使通孔5有靠近第二盖体2的方向的滑动力,避免通孔5自行与突出部4脱离,提高包装盒的可靠性。本技术用到的弹性回复件为弹力布。弹力布与盒体I以及第一盖体3铆接。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I),其特征是:所述盒体(I)上部设有第一盖体(3)和第二盖体(2),所述第一盖体(3)的边缘部位盖在第二盖体(2)的边缘部位的上方,所述第二盖体(2)的边缘部位设有突出部(4)且第二盖体(2)可按压下凹,所述第一盖体(3)的边缘部位设有供突出部(4)进入的通孔(5)且第一盖体(3)通过弹性回复件(7)与盒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装盒,包括盒体(1),其特征是:所述盒体(1)上部设有第一盖体(3)和第二盖体(2),所述第一盖体(3)的边缘部位盖在第二盖体(2)的边缘部位的上方,所述第二盖体(2)的边缘部位设有突出部(4)且第二盖体(2)可按压下凹,所述第一盖体(3)的边缘部位设有供突出部(4)进入的通孔(5)且第一盖体(3)通过弹性回复件(7)与盒体(1)连接,所述弹性回复件(7)用于在突出部(4)进入通孔(5)后对第一盖体(3)施加朝向盒体(1)的外侧的拉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军张祖修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创美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