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伟文专利>正文

多功能气囊扩张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7007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由气囊、内外套管及接头组成的双腔多功能气囊扩张导管,特别是一种具有多槽(2-4槽)的气囊,用于扩张某些狭窄性心血管疾病时,由于气囊上具有两条至四条的槽形通道,气囊充盈过程不会完全阻断血液循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气囊充盈排空时间短,治疗效果高及成本低的优点。(*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双腔多功能气囊扩张导管,特别是一种具有多槽(2-4槽)的气囊。现有用于扩张心瓣膜狭窄、大血管狭窄及其他系统某些狭窄性疾病和房间隔造口术等的气囊扩张导管有两类一类是传统的双腔聚乙烯气囊扩张导管,一类是三腔的lnoue气囊扩张导管|美国专利号4,327,736|。用聚乙烯气囊进行心瓣膜扩张时,气囊不易固定在狭窄部位,且由于充盈时间较长可致低血压、晕厥和抽搐,特别是使用单气囊法时,因完全阻断循环,影响更大,同时较易穿破左心室而致生命危险,且操作较难而造成手术时间及放射线损害时间较长,又因为气囊无弹性和尺寸固定,有时须更换大小不同的气囊才能达到扩张目的,从而更延长手术时间和放射线损害时间以及加重病人经济负担。用lnoue气囊可克服上述很多缺点,但仍存在气囊扩张过程完全阻断血循环的重要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避免上述两类气囊扩张导管的不足之处而较理想的多功能气囊扩张导管。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把气囊做成具有多槽(2-4槽)的气囊。使用时,气囊充盈顺序是自远端→近端→中央三步。利用气囊充盈时产生的膨胀力可扩张狭窄的心脏和大血管病变。由于气囊表面有多条槽状通道,不会完全阻断血液循环,保持气囊扩张过程有血液流通。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两槽气囊的横向剖视图;图2是三槽气囊的横向剖视图;图3是四槽气囊的横向剖视图4是本技术整体示意图。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照图1,外乳胶层[1]、内乳胶层[3]及尼龙网[2]做成气囊。导管的内套管[4]及外套管[5],插入气囊扩张导管中的金属管[6]。气囊表面的槽形通道[7及8]。参照图2,两层乳胶及一层尼龙网做成气囊,气囊表面有三条槽形通道[9、10及11]。参照图3,气囊由两层乳胶及一层尼龙网做成,其表面有4条槽形通道[12、13、14及15]。参照图4,本技术由气囊[16]、内套管[4]、外套管[5]及接头[17]组成。附件金属管[6]。操作时,把二槽(或三槽与四槽)气囊扩张导管插入心血管系统的狭窄部位,气囊充盈时充盈液从内外套管间进入气囊,气囊充盈顺序自远端→近端→中央三步,使气囊能很好固定在狭窄处。气囊充盈所产生的膨胀力使狭窄的病变扩张。气囊扩张过程因其槽形通道而不会完全阻断血液循环,血液可从气囊的槽形通道流动,加之内外套管间不须排气管,内外套管之间间隙更大,使气囊充盈时间更短,故气囊扩张过程对血循环影响极小。本技术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气囊扩张过程不会完全阻断血液循环,安全而疗效高。2、气囊充盈一一排空时间较短,增加安全度。3、操作简便,手术时间较短,病人及手术者受放射线损害较小。成本低。权利要求1.一种由气囊、内套管、外套管及接头组成的双腔多功能气囊扩张导管,其特征是气囊上具有多槽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气囊扩张导管,其特征是气囊上具有2-4条槽形通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由气囊、内外套管及接头组成的双腔多功能气囊扩张导管,特别是一种具有多槽(2-4槽)的气囊,用于扩张某些狭窄性心血管疾病时,由于气囊上具有两条至四条的槽形通道,气囊充盈过程不会完全阻断血液循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气囊充盈排空时间短,治疗效果高及成本低的优点。文档编号A61M29/02GK2137163SQ92229398公开日1993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31日专利技术者陈伟文, 陈传荣 申请人:陈伟文, 陈传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气囊(16)、内套管(4)、外套管(5)及接头(17)组成的双腔多功能气囊扩张导管,其特征是气囊上具有多槽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文陈传荣
申请(专利权)人:陈伟文陈传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