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终端设备通话的方法及终端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1346603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4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通话的方法及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检测终端设备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入耳式耳机连接指令,以及终端设备是否进入与对端设备的通话状态;当接收到连接指令,且进入与对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时,采集终端设备的用户发出的第一语音信号,并接收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语音信号;将第一语音信号和第二语音信号混合处理后发送至所述入耳式耳机进行播放。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在用户佩戴入耳式耳机并利用终端设备进行通话时,能够使得用户清晰地听到自己说话的声音,提升了用户的听觉感受及入耳式耳机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终端设备通话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通话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的终端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标配的耳机都从功能式的耳廓式耳机变成了入耳式耳机,后者由于和人耳的接触衔接密封面更好,在音质(低频)、屏蔽外界噪声等方面可以做的相对更出色,但是也带来很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个负面因素就是,由于入耳式耳机与耳朵衔接处的密封性做的很好,所以用户在打电话时,自己听不到自己的声音,只能听到对方的声音。无论是根据心理声学还是实际佩戴通话,人在和对方通话时是需要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的(不需要很大,但是要听得到),否则,非常的不舒服。针对目前这个情况,市场上现有的措施是:一方面,在使用习惯上避免,即配戴入耳式耳机打电话时,只戴一边的耳机,另一边不戴,使其悬空。但是,这样会很难看,有时也很不方便,比如正在戴耳机听歌,来电话了,还要把一边的耳机摘掉,打完电话后,再戴上继续听歌,如此一来,使得用户使用起来非常麻烦。另一方面,在类似iphone的设计上改善,设计半入耳式耳机,一定程度兼顾耳廓式耳机和入耳式耳机的优点,但是,虽然解决了通话状态下的侧音(即用户自己说话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终端设备通话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终端设备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终端设备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入耳式耳机连接指令,以及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进入与对端设备的通话状态;当接收到所述连接指令,且进入与所述对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时,采集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发出的第一语音信号,并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语音信号;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和所述第二语音信号混合处理后发送至所述入耳式耳机进行播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终端设备通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终端设备检测到耳机插孔插入一耳机或与一无线耳机连接,弹出一模式选择界面后,通过检测所述模式选择界面上的入耳式耳机模式是否被用户选择,来检测终端设备是否接收到用户输入的入耳式耳机连接指令;检测所述终端设备是否进入与对端设备的通话状态;当接收到所述连接指令,且进入与所述对端设备的通话状态时,采集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发出的第一语音信号,并接收所述对端设备发送的第二语音信号;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和所述第二语音信号混合处理后发送至所述入耳式耳机进行播放;检测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对端设备的通话是否结束,并在结束时停止采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发出的第一语音信号为:通过所述入耳式耳机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从所述入耳式耳机的麦克风中获取所述终端设备的用户发出的第一语音信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语音信号包括左声道语音信号和右声道语音信号,所述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和所述第二语音信号混合处理后发送至所述入耳式耳机进行播放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和所述左声道语音信号混合处理后,发送至所述入耳式耳机的一个喇叭;以及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和所述右声道语音信号混合处理后,发送至所述入耳式耳机的另一个喇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语音信号和所述左声道语音信号混合处理后,发送至所述入耳式耳机的一个喇叭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调节所述第一语音信号的电压调节所述第一语音信号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猛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