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盘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6495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4 19: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硬盘托架,其安装于硬盘隔板之间,所述各硬盘隔板开设有卡槽,所述硬盘托架包括:前挡板以及二个侧板,所述二个侧板固定在所述前挡板的两端,所述前挡板包括弹性卡制件以及本体,所述弹性卡制件收容于所述本体内且通过两端的分别卡制或脱离所述硬盘隔板的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硬盘托架通过在前挡板设置所述弹性卡制件,仅仅通过按压或提拉所述弹性卡制件即可将硬盘托架卡制或脱离所述硬盘隔板,零件数较少,减少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硬盘托架

技术介绍

为了改进一般硬盘是固定安装于计算机主机内,不能随意抽取以利于携带或替换,则有抽取式硬盘问世。抽取式硬盘通常需要硬盘托架(HDDcarrier)来实现,而现有的硬盘托架上都具有托架把手,一般来说托架把手的作用是供用户抓握托架,另外其也用于将硬盘托架组装在硬盘隔板(HDDpartition)中
然而,现有的硬盘托架通常由于把手导致设计的比较复杂,需要较多的零件配合其操作,成本高。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硬盘托架,其零件数较少,减少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盘托架,其零件数较少,节约成本。
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硬盘托架,其安装于硬盘隔板之间,所述各硬盘隔板开设有卡槽,所述硬盘托架包括:前挡板以及二个侧板,所述二个侧板固定在所述前挡板的两端,所述前挡板包括弹性卡制件以及本体,所述弹性卡制件收容于所述本体内且通过两端的分别卡制或脱离所述硬盘隔板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弹性卡制件呈长条状且于所述两端分别向外侧凸伸第一卡凸以及第二卡凸,所述弹性卡制件通过所述第一卡凸以及所述第二卡凸卡制或脱离所述硬盘隔板的卡槽,所述弹性卡制件于中间位置设置提拉部,所述弹性卡制件进一步于上表面靠近所述第一卡凸以及所述第二卡凸处分别设置第一按压部以及第二按压部。
优选地,所述弹性卡制件进一步分别于所述第一按压部以及所述第二按压部的内侧开设第一限位槽以及第二限位槽。
优选地,所述本体对应所述弹性卡制件开设收容槽,所述弹性卡制件收容于所述本体的收容槽内。
优选地,所述本体于所述收容槽的底部对应所述弹性卡制件的第一限位槽以及第二限位槽分别设置第一限位凸以及第二限位凸,当所述弹性卡制件收容于所述本体的收容槽内时,所述弹性卡制件的第一限位槽以及第二限位槽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凸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凸上。
优选地,所述本体于所述收容槽底部对应所述弹性卡制件的第一按压部以及第二按压部设置第一弹性抵顶件以及第二弹性抵顶件,所述弹性卡制件收容于所述本体的收容槽内时,所述第一弹性抵顶件以及所述第二弹性抵顶件弹性抵顶所述弹性卡制件的第一按压部以及第二按压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凸的宽度与所述第二卡凸的宽度总和小于等于所述各硬盘隔板的卡槽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凸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二卡凸的宽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弹性抵顶件以及所述第二弹性抵顶件的下端分别压抵组装于所述前挡板下方的硬盘。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硬盘托架通过在前挡板设置所述弹性卡制件,仅仅通过按压或提拉所述弹性卡制件即可将硬盘托架卡制或脱离所述硬盘隔板,零件数较少,减少产品成本,此外由于本技术的硬盘托架增设了所述第一弹性抵顶件以及第二弹性抵顶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所述硬盘托架组装的稳定性,且可一定程度上吸收硬盘与其组装的硬盘连接器之间的间隙,并且可吸收一些震动,减少震动对硬盘的损害,另,本技术的弹性卡制件的第一卡凸以及第二卡凸的宽度设置不同,可在组装的过程中起到防呆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硬盘托架安装于硬盘隔板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硬盘托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硬盘托架的组装于硬盘隔板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硬盘托架拆离硬盘隔板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硬盘托架,其安装于硬盘隔板3之间,所述各硬盘隔板3开设有卡槽30供所述硬盘托架卡制结合,本技术硬盘托架包括前挡板1以及二个侧板2,所述二个侧板2固定在所述前挡板1的两端,形成收容硬盘4的空间(未标)。
所述前挡板1包括弹性卡制件10以及本体11,所述弹性卡制件10收容于所述本体11内且通过两端分别卡制或脱离所述硬盘隔板3的卡槽30,使得所述硬盘托架组装或脱离所述硬盘隔板3。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卡制件10呈长条状且于所述两端分别向外侧凸伸第一卡凸100以及第二卡凸101。所述弹性卡制件10通过所述第一卡凸100以及所述第二卡凸101卡制或脱离所述硬盘隔板3的卡槽30,所述弹性卡制件10于中间位置设置提拉部102供使用者向上提拉所述弹性卡制件10,所述弹性卡制件10进一步于上表面靠近所述第一卡凸100以及所述第二卡凸101处分别设置第一按压部103以及第二按压部104。所述弹性卡制件10分别于所述第一按压部103以及所述第二按压部104的内侧开设第一限位槽105以及第二限位槽106。
所述本体11,其对应所述弹性卡制件10开设收容槽110,所述本体11于所述收容槽110的底部对应所述弹性卡制件10的第一限位槽105以及第二限位槽106分别设置第一限位凸113以及第二限位凸114,当所述弹性卡制件10收容于所述本体11的收容槽110内时,所述弹性卡制件10的第一限位槽105以及第二限位槽106分别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凸113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凸114上,所述第所述弹性卡制件10的提拉部102被向上拉动时,所述弹性卡制件10的两端沿着所述收容槽110向内侧移动直至受到所述第一限位凸113以及所述第二限位凸114的挡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硬盘隔板3的上端截面呈圆弧形,所述第一卡凸100以及所述第二卡凸101分别设置第一倒角(未标)以及第二倒角(未标),使得当向下所述按压所述第一按压部103以及所述第二按压部104时,所述第一卡凸100以及所述第二卡凸101可借由第一倒角以及第二倒角沿着所述硬盘隔板截面呈圆弧形的上端向下移动并内缩,使得硬盘托架的组装更加顺畅,省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本体11于所述收容槽110底部对应所述弹性卡制件10的第一按压部103以及第二按压部104设置第一弹性抵顶件111以及第二弹性抵顶件112,所述弹性卡制件10收容于所述本体10的收容槽110内时,所述第一弹性抵顶件111以及所述第二弹性抵顶件112弹性抵顶所述弹性卡制件10的第一按压部103以及第二按压部104,借此可将所述弹性卡制件10牢固地固定于所述本体11内,且提供所述第一按压部103以及第二按压部104相邻的第一卡凸100以及第二卡凸101一个向上的力,使得所述第一卡凸100以及第二卡凸101卡制在所述硬盘隔板3的卡槽30内时,所述第一卡凸100以及所述第二卡凸101一直抵顶住所述硬盘隔板3的卡槽30的上边缘,从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所述硬盘托架组装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凸100的宽度a与所述第二卡凸101的宽度b总和小于等于所述各硬盘隔板3的卡槽30的长度c,藉此,在组装所述弹性卡制件10时,可确保所述硬盘隔板3同一个卡槽30可卡制两个弹性卡制件10,也就是可同时卡制其中一弹性卡制件10的第一卡凸100以及另一弹性卡制件10的第二卡凸101,从而使得机箱内组装更多的硬盘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凸100的宽度a小于所述第二卡凸101的宽度b,借此有助于使用者快速准确地将弹性卡制件10的第一卡凸100以及第二卡凸101卡制于对应的硬盘隔板3的卡槽30中,具有防呆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抵顶件111以及所述第二弹性抵顶件112的下端分别压抵组装于所述前挡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盘托架,其安装于硬盘隔板之间,所述各硬盘隔板开设有卡槽,所述硬盘托架包括:前挡板以及二个侧板,所述二个侧板固定在所述前挡板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包括弹性卡制件以及本体,所述弹性卡制件收容于所述本体内且通过两端的分别卡制或脱离所述硬盘隔板的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盘托架,其安装于硬盘隔板之间,所述各硬盘隔板开设有卡槽,所述硬盘托架包括:前挡板以及二个侧板,所述二个侧板固定在所述前挡板的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挡板包括弹性卡制件以及本体,所述弹性卡制件收容于所述本体内且通过两端的分别卡制或脱离所述硬盘隔板的卡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盘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制件呈长条状且于所述两端分别向外侧凸伸第一卡凸以及第二卡凸,所述弹性卡制件通过所述第一卡凸以及所述第二卡凸卡制或脱离所述硬盘隔板的卡槽,所述弹性卡制件于中间位置设置提拉部,所述弹性卡制件进一步于上表面靠近所述第一卡凸以及所述第二卡凸处分别设置第一按压部以及第二按压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盘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制件进一步分别于所述第一按压部以及所述第二按压部的内侧开设第一限位槽以及第二限位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硬盘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对应所述弹性卡制件开设收容槽,所述弹性卡制件收容于所述本体的收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硬盘托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用伟周柏丞吕俊融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