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海光专利>正文

双囊固定式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5955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解决了引流导管固定问题。它包括引流导管、内囊、外囊、内管、外管等主要部件,内管、外管分别与内囊和外囊相通,内囊与外囊有适当间隔,充气或注水后内囊呈圆环形挡在患者胸、腹壁内侧,外囊呈锥环形挤挡在患者胸、腹壁外侧,通过调整充气或注水量,可使两囊间隔适应患者胸、腹壁厚度而固定引流管。(*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引流管,属医疗器械。现有的引流管,无固定装置,治疗时,用线将引流管缝绑在患者皮肤上,治愈后需拆线取下,其过程繁琐且增加患者的痛苦、影响医治效果,对临床治疗十分不利。本技术的目的旨在设计一种具有双囊固定装置的引流管,它可以简便可靠地固定在患者胸、腹壁上。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引流管由引流导管和环固在引流导管外并与之同心的内外两个囊以及和两个囊分别相通的内、外管等主要部件构成,两个囊间有适当间隔,按需充气或注水后内囊呈圆环形,外囊呈锥环形。本技术的优点是1、结构简单。2、固定效果好。3、操作简便,无缝线和拆线之苦,患者易于接受,有益于提高医治效果。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最佳实施例。图1是双囊固定式引流管的示意图。引流管包括引流导管2、内囊1、外囊3、内管5、外管4等主要部件,内囊1与外囊3间隔地环固在引流导管外,将引流导管2置于患处,通过内管5对内囊1充气或注水后,内囊1呈环形挡盖在胸、腹壁内侧,通过外管4对外囊3充气或注水,外囊3呈锥环形,挤挡在患者胸、腹壁外侧,由于外囊呈锥环形,根据患者胸、腹壁厚度的不同调整外囊3的充气或注水量,可使外囊3紧靠在患者胸、腹壁外侧,从而使引流导管2可靠地固定。权利要求1.一种引流管,它由引流导管和固定部分组成,其主要特征在于引流导管固定部分由环固在引流导管外与之同心的且有适当间距的内囊和外囊以及分别与它们相通的内管和外管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流管,其特征在于上述内囊充气或注水后呈圆环形,外囊充气或注水后呈锥环形。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引流管属于医疗器械。解决了引流导管固定问题。它包括引流导管、内囊、外囊、内管、外管等主要部件,内管、外管分别与内囊和外囊相通,内囊与外囊有适当间隔,充气或注水后内囊呈圆环形挡在患者胸、腹壁内侧,外囊呈锥环形挤挡在患者胸、腹壁外侧,通过调整充气或注水量,可使两囊间隔适应患者胸、腹壁厚度而固定引流管。文档编号A61M1/00GK2306001SQ9722522公开日1999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6月4日 优先权日1997年6月4日专利技术者万海光, 孙柏荣 申请人:万海光, 孙柏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引流管,它由引流导管和固定部分组成,其主要特征在于引流导管固定部分由环固在引流导管外与之同心的且有适当间距的内囊和外囊以及分别与它们相通的内管和外管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海光孙柏荣
申请(专利权)人:万海光孙柏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