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立君专利>正文

连续抽吸套管式心包穿刺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5008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抽吸套管式心包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1、硅胶套管2、引流导管3、引流袋4构成,在硅胶套管2的座端口部设有密封胶塞5,在硅胶套管2的侧壁上设引流导管连接头6,引流导管3的一端接在引流导管连接头6上,引流导管3的另一端分为两支,并分别与连续抽吸装置7上相应的抽液单向阀7d、7′d连接,连续抽吸装置7的排液单向阀7e、7′e通过排液管8连通引流袋4,穿刺针1穿过密封胶塞5插进硅胶套管2内。该连续抽吸套管式心包穿刺引流装置,结构整体性好,操作方便,可一次穿刺,损伤小,使用安全,可广泛用于心包积液病人的心包穿刺引流。(*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心包穿刺引流医疗器械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连续抽吸套管式心包穿刺引流装置,适用于心包积液病人的心包穿刺引流。
技术介绍
临床对心包积液病人一般采用心包穿刺引流术,将积液引出,以减轻内压。目前在引流中所用的器具包括穿刺针、引流导管、止血钳、抽液针筒等器具构成,在心包穿刺引流时,经过常规处理皮肤后,先用穿刺针刺入心包腔,再用引流导管与穿刺针座端连接,用止血钳先夹住引流导管,以防止空气进入心包,再在引流导管外端接上抽液针筒,然后松开引流导管上的止血钳,拉动抽液针筒的活塞柄,即可进行抽液。若需抽取多量积液,需反复用止血钳关闭及松开引流导管。这种引流器具的缺点是所用器具零散,使用不方便,操作费时费力;对于心包积液较多的病人需进行多次穿刺,抽液速度间歇性大,且不易控制,引流不彻底还会增加心包粘连的机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整体性强、操作方便、使用安全、抽液连续且速度容易控制、对于心包积液量多者无需反复穿刺的连续抽吸套管式心包穿刺引流装置。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连续抽吸套管式心包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硅胶套管、引流导管、引流袋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硅胶套管的座端口部设有密封胶塞,在硅胶套管的侧壁上设引流导管连接头,引流导管的一端接在引流导管连接头上,引流导管的另一端分为两支,并分别与连续抽吸装置上相应的抽液单向阀连接,连续抽吸装置的排液单向阀通过排液管连通引流袋,穿刺针穿过密封胶塞插进硅胶套管内,并使针尖露出硅胶套管的口部。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密封胶塞由盖体、圆形胶片和弹簧环构成,圆形胶片设在盖体的壁内,在圆形胶片的周边设有弹簧环,以加大密封胶塞的封口性能,使穿刺针拔出后,足以保证密封,不进气,不露液;所述的连续抽吸装置,由密封活塞筒、活塞、活塞杆及相应的抽液单向阀和排液单向阀构成,抽液单向阀与引流导管连接,排液单向阀与排液管连接,当拉动活塞时,活塞前端的抽液单向阀开启,心包积液可抽进活塞前端的密封活塞筒内,活塞后端的排液单向阀开启,使活塞后端的密封活塞筒内的液体排出;当推动活塞时,活塞后端的抽液单向阀开启,心包积液抽入活塞后端的活塞筒内,活塞前端的排液单向阀开启,在活塞前端的活塞筒内的液体排出,依次往复,实现连续抽吸。使用时,在B超引导下,将穿刺针刺入心包积液腔,用与穿刺针针座相连的针筒抽出心包腔内液体后,表明已穿刺到位,即可拔出穿刺针,硅胶套管留置,硅胶套管的座端口部在密封胶塞的作用下,自动封口,这样可直接退出穿刺针,进行连续抽取。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使用的心包穿刺器具相比,结构整体性好,操作方便,可一次穿刺,连续抽吸引流,损伤小,引流速度随意控制,使用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连续抽吸装置沿轴线剖视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硅胶套管沿轴线剖视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1、2、3制作本技术。该连续抽吸套管式心包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1、硅胶套管2、引流导管3、引流袋4构成,在硅胶套管2的座端口部设有密封胶塞5,在硅胶套管2的侧壁上设引流导管连接头6,引流导管3的一端接在引流导管连接头6上,引流导管3的另一端分为两支,并分别与连续抽吸装置7上相应的抽液单向阀7d、7′d连接,连续抽吸装置7的排液单向阀7e、7′e通过排液管8连通引流袋4,穿刺针1穿过密封胶塞5插进硅胶套管2内,并使针尖露出硅胶套管2的口部。所述的密封胶塞5由盖体5a、圆形胶片5b和弹簧环9构成,圆形胶片5b设在盖体5a的壁内,在圆形胶片5b的周边设有弹簧环9;所述的连续抽吸装置7,由密封活塞筒7a、活塞7b、活塞杆7c及相应的抽液单向阀7d、7′d和排液单向阀7e、7′e构成,抽液单向阀7d、7′d与引流导管3连接,排液单向阀7e、7′e与排液管8连接,当拉动活塞7b时,活塞7b前端的抽液单向阀7d开启,心包积液可抽进活塞7b前端的密封活塞筒7a内,活塞7b后端的排液单向阀7′e开启,使活塞7b后端的密封活塞筒7a内的液体排出;当推动活塞7b时,活塞7b后端的抽液单向阀7′d开启,心包积液抽入活塞7b后端的密封活塞筒7a内,活塞7b前端的排液单向阀7e开启,在活塞7b前端的密封活塞筒7a内的液体排出。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抽吸套管式心包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1)、硅胶套管(2)、引流导管(3)、引流袋(4)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硅胶套管(2)的座端口部设有密封胶塞(5),在硅胶套管(2)的侧壁上设引流导管连接头(6),引流导管(3)的一端接在引流导管连接头(6)上,引流导管(3)的另一端分为两支,并分别与连续抽吸装置(7)上相应的抽液单向阀(7d、7′d)连接,连续抽吸装置(7)的排液单向阀(7e、7′e)通过排液管(8)连通引流袋(4),穿刺针(1)穿过密封胶塞(5)插进硅胶套管(2)内,并使针尖露出硅胶套管(2)的口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抽吸套管式心包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胶塞(5)由盖体(5a)、圆形胶片(5b)和弹簧环(9)构成,圆形胶片(5b)设在盖体(5a)的壁内,在圆形胶片(5b)的周边设有弹簧环(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抽吸套管式心包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抽吸装置(7),由密封活塞筒(7a)、活塞(7b)、活塞杆(7c)及相应的抽液单向阀(7d、7′d)和排液单向阀(7e、7′e)构成,抽液单向阀(7d、7′d)与引流导管(3)连接,排液单向阀(7e、7′e)与排液管(8)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抽吸套管式心包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1、硅胶套管2、引流导管3、引流袋4构成,在硅胶套管2的座端口部设有密封胶塞5,在硅胶套管2的侧壁上设引流导管连接头6,引流导管3的一端接在引流导管连接头6上,引流导管3的另一端分为两支,并分别与连续抽吸装置7上相应的抽液单向阀7d、7′d连接,连续抽吸装置7的排液单向阀7e、7′e通过排液管8连通引流袋4,穿刺针1穿过密封胶塞5插进硅胶套管2内。该连续抽吸套管式心包穿刺引流装置,结构整体性好,操作方便,可一次穿刺,损伤小,使用安全,可广泛用于心包积液病人的心包穿刺引流。文档编号A61M1/00GK2693246SQ20042003932公开日2005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张立君, 刘璐, 郭霞, 冯骅 申请人:张立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抽吸套管式心包穿刺引流装置,包括穿刺针(1)、硅胶套管(2)、引流导管(3)、引流袋(4)构成,其特征在于在硅胶套管(2)的座端口部设有密封胶塞(5),在硅胶套管(2)的侧壁上设引流导管连接头(6),引流导管(3)的一端接在引流导管连接头(6)上,引流导管(3)的另一端分为两支,并分别与连续抽吸装置(7)上相应的抽液单向阀(7d、7′d)连接,连续抽吸装置(7)的排液单向阀(7e、7′e)通过排液管(8)连通引流袋(4),穿刺针(1)穿过密封胶塞(5)插进硅胶套管(2)内,并使针尖露出硅胶套管(2)的口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立君刘璐郭霞冯骅
申请(专利权)人:张立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