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北斗车联网的货车超载实时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344526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8-01 01: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基于北斗车联网的货车超载实时监控系统,包括货车超载检测终端、4个悬架负荷检测CAN节点、车主终端和远程监控平台,4个悬架负荷检测CAN节点设置钢板弹簧悬架上,悬架负荷检测CAN节点由子控制器及与其相连接的电阻应变传感器、6轴陀螺仪、电源模块和第三CAN收发模块组成,电阻应变传感器用于测量钢板弹簧的形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先进的电子化和信息化手段,在不干扰货运车辆正常行驶情况下进行载重量检查和违法取证工作,为治理货运车辆超限超载现象提供一种全新的、高效快捷的检测和执法手段,为进一步有效治理超载提供技术支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北斗车联网的货车超载实时监控系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载荷精准测量的基于北斗车联网的货车超载实时监控系统。。

技术介绍

世界上许多国家,公路车辆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普遍存在超载现象,且超载车辆比例相当高。超载严重危害行车安全,扰乱了正常运输秩序,超限加速了道路和桥梁的损坏,增加了道路与桥梁养护费用,造成了环境污染。
近十多年来,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超载治理,但超载现象仍然普遍存在。现有的超载检测主要有三种方式:(1)固定检测点检测。货运车辆按照一定的限制速度压过固定检测点地面埋设的传感器时检测车辆的载重量,进而进行超限超载检查。这种检测方式只能在固定地点检测,检测时车辆要低速通行,影响交通,效率较低;(2)移动检测。将方式(1)中的固定在地面的检测装置改造为可移动装置,执法时将该装置使用执法车辆运输到现场,然后按照方式(1)工作,同样存在影响交通和效率低下的问题;(3)车载检测。将称重传感器安装在货运车辆上,并在每一辆货运车辆上配置GPS模块和远程通信模块,将货运车辆载重信息和位置信息通过远程通信模块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北斗车联网的货车超载实时监控系统,包括货车超载检测终端(1)、4个悬架负荷检测CAN节点(2)、车主终端(3)和远程监控平台(5),4个悬架负荷检测CAN节点分别设置于车辆前轴、后轴两侧的钢板弹簧悬架上,车主终端用于显示车辆信息以供车主查看;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负荷检测CAN节点由子控制器(13)及与其相连接的电阻应变传感器(14)、6轴陀螺仪(16)、电源模块(17)和第三CAN收发模块(18)组成,电阻应变传感器用于测量钢板弹簧的形变,其输出的形变信号经带放大功能AD模块(15)处理后输入至子控制器,子控制器通过6轴陀螺仪获取所在路面的倾斜角度;子控制器通过第三CAN收发模块实现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北斗车联网的货车超载实时监控系统,包括货车超载检测终端(1)、4个悬架负荷检测CAN节点(2)、车主终端(3)和远程监控平台(5),4个悬架负荷检测CAN节点分别设置于车辆前轴、后轴两侧的钢板弹簧悬架上,车主终端用于显示车辆信息以供车主查看;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架负荷检测CAN节点由子控制器(13)及与其相连接的电阻应变传感器(14)、6轴陀螺仪(16)、电源模块(17)和第三CAN收发模块(18)组成,电阻应变传感器用于测量钢板弹簧的形变,其输出的形变信号经带放大功能AD模块(15)处理后输入至子控制器,子控制器通过6轴陀螺仪获取所在路面的倾斜角度;子控制器通过第三CAN收发模块实现与货车超载检测终端的通信,以上传载荷信号;
所述货车超载检测终端由主控制器(6)及与其相连接的北斗-GPS模块(7)、电源模块(8)、第一CAN收发模块(9)和第二CAN收发模块(12)组成,主控制器通过北斗-GPS模块获取车辆的位置、速度信息并可利用北斗网络通信,通过第一CAN收发模块、第二CAN收发模块实现与北斗兼容终端(4)、悬架负荷检测CAN节点(2)的通信;货车超载检测终端将获取的车辆的载荷、位置、速度信息通过北斗兼容终端或其自身的北斗-GPS模块上传至远端的远程监控平台;
远程监控平台将获取的车辆的载荷、位置、速度信息发送至车主终端,以供车主实时查看,并判断车辆是否存在超载、超速行为,如果存在超载、超速则将报警信息发送至货车超载检测终端,对驾驶员进行提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北斗车联网的货车超载实时监控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为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交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