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俊华专利>正文

一种恒温输液滴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3370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适合人体的最佳输液液温的方法和该输液器件的应用。实现方法是改现行使用的输液器的液滴管为上部显示液位,下部加热体;或仅有加热体的热液管体置输液软细管任一位置。加热体由平行环绕的绝缘电热芯线及管体构成,然后供给线芯以控制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于温差悬殊的医疗输液中,促进输液吸收和血液循环,取得疗效明显。(*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是医疗输液装置的器具之一。传统的医疗输液方法是在自然环境的条件下进行,这种方法在寒冷的气候下输液时,人体体温与输液液温所造成的温差悬殊,会引起血管收缩;甚至因药液太冷,机体一时不能适应,分别是体质较弱,病情严重的患者,常会引起畏寒、颤抖、头晕、呕吐、过敏等不适,给血液循环带来困难,影响注射输液的疗效。本技术据医疗药液与人体的适应特性,在有关专家指点下,使输液液温恒定在最佳状况,促进输液吸收和血液循环,有助于疗效,结合医理学资料和电热原理,以特殊的生产技术而研制。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人体最佳输液液温的新方法。本技术的任务可由如下两种途径来完成的其一,对现行使用的输液装置的输液滴管改为上部显示液位,下部环绕双重绝缘电热芯线,使之成为一种输液加热体;其二,在一段聚乙烯薄管外围环绕双重绝缘电热芯线,使之成为一种热液管体置输液器软细管任一位置;上述由控制装置提供恒流源。达到输液器的滴液管体既显示液位,又得到适合人体的最佳输液液温之功能。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本方法的一种输液滴管。图2为实施本方法的一种热液管体。图3一种加热体控制系统示意框图。参照图1所示,输液由上口入液端[1]滴入,储存至直管体[4]、带有刻度[3]的圆柱形管体[2]的液位显示段,输液软细管控制开关调节液滴速,使输液经下口出液端[7]流出。而直管体[4]外围环绕有双重绝缘电热芯线[5]的输液加温工作段,其芯线[5]与CH2.5型插件[6]焊接后以外套件[8]塑固或封胶一体。控制系统的连接,使输液得到最佳的输液液温。图2所示,在一段聚乙烯薄管体a的外围环绕双重绝缘电热芯线b,然后以外管体c封固芯线,且芯线b与CH2.5型插件d连接。其制作的热液管体可置输液器软细管任一位置,从而得到最佳输液液温。该部件是实施上述方法的另一种途径,且可反复使用。上述图示中焊有CH2.5型插件的绝缘电热芯线环绕固定在直管体[4]外围或环绕固定在聚乙烯薄管体a外围,对外绕芯线件塑固方法有一是聚乙烯注塑;二是涂胶粘剂后外围嵌套特制聚乙烯套管件。经上述特殊工艺分别制成图1的输液滴管和图2的热液管体。图3所示,A部为控制电源装置的示意图,B部为加热体工作段。控制电源A部为低压供电,电压为6V、7.5V两种,电源供给方式有充电式贮能电池供电可调温装置和交流源变压恒流可调温装置;B部加热体的电热线芯设计,功率为1.5W、2W两种。使用者据实际环境、条件而选用。控制装置与芯线插件间连接使用RVB型或RVS型软电线,且控制为Ф2.5mm插头(座)连接。本技术设计充分利用发热体的热耗散,通电工作后,在正常输液滴速状态,液滴管内或软细管体内的输液得到适合人体吸收的液温24℃~26℃,欲使控温更为准确,则选用恒温型检测电热芯线,由图3示,恒流源装置调节控制。医疗规定冷态输液的注射液或配合液,不得使用本技术。本技术耗电小于2W,材料只需0.6米芯线,1只CH型插件和少量聚乙烯,且有一次性使用的输液滴管和永久性使用的热液管体供选用,电源控制系统为永久性使用的装置。本技术除使注射液得到适合人体的液温外,还能显示液位、液滴速状况之功能。它对提高医疗疗效,减少输液过程中发热、过敏等不适反应症状,均有明显的效果,使其更有效地挽救病人。权利要求1.一种输液滴管由入液端且圆柱形管体和直管体且出液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管体外围平行环绕绝缘电热芯线并焊接微型插件与外套件封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输液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形管体[2]、直管体[4]的材料为聚乙烯或玻璃。3.一种热液管体,由聚乙烯内、外空心管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乙烯内、外空心管体之间平行环绕绝缘电热芯线并焊接微型插件封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输液滴管和权利要求3所说的热液管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平行环绕绝缘电热芯线的线芯材料为金属、非金属电热元件。专利摘要一种适合人体的最佳输液液温的方法和该输液器件的应用。实现方法是改现行使用的输液器的液滴管为上部显示液位,下部加热体;或仅有加热体的热液管体置输液软细管任一位置。加热体由平行环绕的绝缘电热芯线及管体构成,然后供给线芯以控制电源。本技术应用于温差悬殊的医疗输液中,促进输液吸收和血液循环,取得疗效明显。文档编号A61M5/168GK2160407SQ93209650公开日1994年4月6日 申请日期1993年4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4月17日专利技术者郑俊华 申请人:郑俊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输液滴管由入液端[1]且圆柱形管体[2]和直管体[4]且出液端[7]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管体[4]外围平行环绕绝缘电热芯线[5]并焊接微型插件[6]与外套件[8]封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郑俊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