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ArcGIS的1:1万国家标准地形图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标准地形图制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ArcGIS的1:1万国家标准地形图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GIS技术的普及,我国对地形图制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按照固定比例尺标准地形图制图规范制作图幅。传统的专业制图软件没有统一的制作方法和标准,对不同的项目,不同的图式都要按照不同的人为要求制作不同的图幅,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工作,很难有一个相对标准的产品为大家所用。ArcGIS软件是目前行业比较流行的GIS软件,它拥有非常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制图功能,但其制图功能从图式方面并不支持中国地图制图国标要求,不便于标准地图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基于ArcGIS的1:1万国家标准地形图的制作方法,设计合理,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ArcGIS的1:1万国家标准地形图的制作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加载一个后缀为.MXD的地图文件,采用手动输入或在地图上鼠标点击的方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ArcGIS的1:1万国家标准地形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加载一个后缀为.MXD的地图文件,采用手动输入或在地图上鼠标点击的方式获取地图上某一点的经度和纬度,并计算该点所在图幅的图幅号;步骤2:根据步骤1中的图幅号反算出该图幅四个角点的经度和纬度,将地理坐标系转换为投影坐标系,计算图幅的图廓边线与投影坐标系的夹角,记为θ;步骤3:绘制图幅的内外图廓并标注经度和纬度;图幅的图廓外用白色面元素将图幅以外的地形图掩去,运用文本要素将经度和纬度标注添加到地图中;步骤4:绘制方里网;步骤5:绘制接幅表;步骤6:绘制比例尺;步骤7:绘制坡度尺;步骤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ArcGIS的1:1万国家标准地形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步骤1:加载一个后缀为.MXD的地图文件,采用手动输入或在地图上鼠标点击的方式获取地图上某一点的经度和纬度,并计算该点所在图幅的图幅号;步骤2:根据步骤1中的图幅号反算出该图幅四个角点的经度和纬度,将地理坐标系转换为投影坐标系,计算图幅的图廓边线与投影坐标系的夹角,记为θ;步骤3:绘制图幅的内外图廓并标注经度和纬度;图幅的图廓外用白色面元素将图幅以外的地形图掩去,运用文本要素将经度和纬度标注添加到地图中;步骤4:绘制方里网;具体包括:步骤4.1:计算超出图幅边界的最大和最小的纵横向整数方里值,生成一个方里线两端超出图幅边界的方里网图层;步骤4.2:生成一个以内图廓为边界的面图层;步骤4.3:用面图层去裁切方里网图层,得到一个能够完全符合图幅范围的方里网图层;步骤4.4:确定第一条方里线的位置,以添加线元素的方式绘制方里线,第一条方里线的起点在图幅左下角点的右边,且横向距离不小于200米;步骤4.5:根据方里网间距,计算第二条方里线的位置和剩余方里线的位置,直到方里线与图幅右下角点横向距离在200米以内,绘制结束;步骤5:绘制接幅表;具体包括:步骤5.1:创建接幅表;步骤5.2:确定接幅表的四个角点坐标;步骤5.3:依次确定接幅表中九个面的所有角点坐标;步骤5.4:自上而下、自左而右依次绘制接幅表中周围八个面区块;步骤5.5:计算八个面对应的图幅号;步骤5.6:确定接幅表标注的位置并以文本要素形式添加;步骤5.7:绘制接幅表的中间面,用斜线填充,并添加文本标注;步骤5.8:接幅表生成;步骤6:绘制比例尺;具体包括:步骤6.1:确定比例尺的起点位置和终点位置,以线元素形式添加,绘制两条长横线;步骤6.2:绘制19条竖线,其中11条竖线长度均为2.5mm,间隔10mm,剩下的8条竖线长度均为2mm,间隔为2mm;步骤6.3:添加黑色区块;首先绘制5条长2mm,宽0.5mm;然后绘制10条长10mm,宽0.5mm;最后用黑色面元素填充;步骤6.4:给比例尺每10mm添加标注;步骤6.5:绘制结束;步骤7:绘制坡度尺;具体包括:步骤7.1:绘制一条长横线;先确定一条58mm的长横线,表示从1°到30°,间隔1°表示为图上距离为2mm,长横线的起点坐标按国标中的位置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富,郝滢洁,李洁,赵伟,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