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德堂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黄芪病虫害的可溶性粒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2419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9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治黄芪病虫害的可溶性粒剂。提供了一种性质稳定,生产过程简单、流畅、不易吸潮的可溶性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将水不溶性或者水微溶性农药有效成分制备成水溶性粒剂,由有效成分、润湿分散剂、渗透剂、填料组成,以此解决农药有效成分在溶剂中容易分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保护
,具体是一种防治黄芪病虫害的可溶性粒剂
技术介绍
黄芪虫害防治在黄芪的众多害虫中,危害严重,造成经济损失较大的有食心虫、芜菁和蚜虫三类。危害黄芪的食心虫主要是黄芪种子小蜂,其次还有豆荚螟、苜蓿、夜蛾、棉铃虫、青菜虫等4种害虫;黄芪病害常发生的有白粉病、锈病、根腐病、白绢病、立枯病、枯萎病、黄芪紫纹羽病等。通常使用的农药剂型,如粉剂、可湿性粉剂、乳油、悬浮剂等,使用以后有效成分都充分暴露在自然空间中,对于毒性高的药剂极易引起中毒和对有益生物的杀灭作用。此外由于光解、水解、生物降解或水的淋溶流失、空气挥发等原因,药剂的田间持效期也大大缩短。中国专利CN101657093A公开了一种含有醚菌脂的杀菌可溶性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101564044A公开了一种含有草甘膦铵盐可溶性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101427672A稳定的乙酰甲胺磷可溶性粒剂及其制备方法,上述发明的
技术实现思路
单一,防治范围窄,本专利技术是对杀虫剂、杀菌剂多种农药多种配制,实现对多种病虫害防治药剂的制备。利用本专利技术使得非水溶性有效成分获得水溶性的效果,其在同样的使用浓度下,崩解速度快,有效成分能迅速分散而完全溶解于水,表现为均一透明的真溶液,由于有效成分能够充分水溶,其粒径较小,可最大化提高其生物利用率,降低田间使用损耗,并且由于制剂中不含有或者含有很少量有机溶剂,对环境安全性高,污染小。其最大的突破就在于对非水溶性原药实现了水溶化,并且固体化,不仅大大的提高了药效,而且使用方便安全。由于使用的助剂、载体等均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对环境污染小,基本无残留,从而有望替代乳油、微乳剂、可湿性粉剂等非环保剂型产品,成为农药剂型工业上的一次大的变革。本专利技术的制备制剂产品的优势在于制剂配成施用药液时,有效成分的分散程度和生物活性比乳油、悬浮剂和可湿性粉剂剂型高。同时相比于乳油产品,其常温下泄露、燃烧、爆炸的危险程度大大降低;相比于可湿性粉剂和悬浮剂型,生产过程无须气流粉碎或砂磨,生产效率高,粉尘少,生产过程清洁,包装运输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黄芪病虫害的可溶性粒剂,以将水不溶性或者水微溶性农药有效成分制备成水溶性粒剂,可以解决农药有效成分在溶剂中容易分解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性质稳定,生产过程简单、流畅、不易吸潮的可溶性粒剂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农药有效成分、润湿分散剂、渗透剂、填料组成;所述农药有效成分为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杀虫、杀菌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杀虫剂包括对食心虫、芜菁和蚜虫防治效果较好的:阿维菌素、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蚜虱速克、吡虫啉、灭幼脲3号、虫酰、敌百虫、辛硫磷、抗蚜威、丁硫克百威、顺式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噻嗪酮、虫螨腈;防治白粉病和锈病类的杀菌剂:粉锈宁、石硫合剂、腐霉利、代森锰锌、可杀得、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福美双、甲霜灵、多霉灵、速克灵、甲霜灵锰锌;根部病害的防治药剂包括:恶霉灵、甲基托布津、脒鳞胺、敌克松、多菌灵、消菌灵、病毒特、盛之丰、菌毒清、植病灵;润湿分散剂由木质素磺酸盐(钠盐或钙盐)、烷基萘磺酸钠、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硫酸盐、奈磺酸甲醛缩合物、亚甲基萘磺酸钠二丁基奈磺酸甲醛缩合物、N-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钠、聚羧酸盐、萘磺酸盐、茶枯粉、皂素、亚硫酸纸浆废液、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拉开粉、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渗透剂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月桂氮卓酮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填料是硫酸钠、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钾、尿素、乳糖、葡萄糖、硝酸钠、硝酸钾、白炭黑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所述可溶性粒剂重量百分比为:2%-60%的农药有效成分、1%-30%的润湿分散剂、1%-20%的渗透剂、余量是填料。所述可溶性粒剂的制备方法为:(1)所选择的的农药原药按重量百分比称取,经至325目~400目后,在其中加入润湿分散剂、填料;渗透剂中加入乙醇,搅拌,备用;(2)将混合物进行无重力混合5-10分钟,混合过程中以喷雾方式加入备好的乙醇和渗透剂的混合物。(3)挤压造粒,在50~80℃干燥,得颗粒粒径为0.5~1.5mm的干燥颗粒;(4)干燥颗粒经筛分后,包装制得可溶性粒剂;过大颗粒或粉尘、除尘粉返回无重力混合器与新料混合后重新造粒。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解决的有些不易溶于水的难制成粒剂的问题。2、其具有高生物活性、良好贮存期限、尽可能高的农药有效成分含量。3、所制的农药水溶性好、药效发挥快。4、方法简单,加工流畅,降低了综合生产成本。5、对环境无污染,符合环保要求。具体实施方法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法详细说明,本实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实例1对黄芪白粉病的防治方法(1)粉锈宁8kg、石硫合剂20kg、经至325目~400目后,在其中加入润湿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5kg和萘磺酸盐5kg、尿素52kg;所选渗透剂为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10kg中加入乙醇5kg,搅拌,备用;(2)将混合物进行无重力混合10分钟,混合过程中以喷雾方式加入备好的乙醇和渗透剂的混合物。(3)挤压造粒,在75℃干燥,得颗粒粒径为1mm的干燥颗粒;(4)干燥颗粒经筛分后,包装制得可溶性粒剂;过大颗粒或粉尘、除尘粉返回无重力混合器与新料混合后重新造粒。防治效果为:实例2黄芪种子小蜂的防治方法(1)啶虫脒12kg、辛硫磷10kg、经至325目~400目后,在其中加入润湿分散剂十二烷基硫酸钠5kg和萘磺酸盐5kg、尿素22kg、硫酸钾36kg;所选渗透剂为磺化琥珀酸二辛酯钠盐10kg中加入乙醇5kg,搅拌,备用;(2)将混合物进行无重力混合10分钟,混合过程中以喷雾方式加入备好的乙醇和渗透剂的混合物。(3)挤压造粒,在75℃干燥,得颗粒粒径为1mm的干燥颗粒;(4)干燥颗粒经筛分后,包装制得可溶性粒剂;过大颗粒或粉尘、除尘粉返回无重力混合器与新料混合后重新造粒。防治效果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黄芪病虫害的可溶性粒剂,其特征在于:由农药有效成分、润湿分散剂、渗透剂、填料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黄芪病虫害的可溶性粒剂,其特征在于:由农药有效成分、润湿
分散剂、渗透剂、填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治黄芪病虫害的可溶性粒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农药有效成分指:杀虫剂包括对食心虫、芜菁和蚜虫防治效果较好的:阿
维菌素、啶虫脒、高效氯氟氰菊酯、毒死蜱、蚜虱速克、吡虫啉、灭幼脲3号、
虫酰、敌百虫、辛硫磷、抗蚜威、丁硫克百威、顺式氰戊菊酯、甲氰菊酯、噻
嗪酮、虫螨腈;防治白粉病和锈病类的杀菌剂:粉锈宁、石硫合剂、腐霉利、
代森锰锌、可杀得、百菌清、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福美双、甲霜灵、多霉灵、
速克灵、甲霜灵锰锌;根部病害的防治药剂包括:恶霉灵、甲基托布津、脒鳞
胺、敌克松、多菌灵、消菌灵、病毒特、盛之丰、菌毒清、植病灵,由以上一
种或多种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治黄芪病虫害的可溶性粒剂,其特征在于,
所述润湿分散剂指:木质素磺酸盐(钠盐或钙盐)、烷基萘磺酸钠、甲基萘磺酸
甲醛缩合物硫酸盐、奈磺酸甲醛缩合物、亚甲基萘磺酸钠二丁基奈磺酸甲醛缩
合物、N-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钠、聚羧酸盐、萘磺酸盐、茶枯粉、皂素、亚硫
酸纸浆废液、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拉开粉、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堂
申请(专利权)人:王德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