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一次性灌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204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次性小儿肛门灌肠装置,主要适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及肛门直肠疾病的肠道准备和治疗。包括储液袋、在储液袋上设置有挂环,在储液袋上相连有上导管、上导管上依次设置滴壶、调节器和肛管,其在上导管与肛管连接处引出下导管,在下导管上设有调节器,下导管末端连接有收集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易于制作,生产成本低,使用时容易观察流速并根据需求随意调节液体流量。由于使用成本较低的塑料制品,可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一次性小儿肛门灌肠装置,主要适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及肛门直肠疾病的肠道准备和治疗。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肛门灌肠装置是由灌肠桶、导管、肛管组成。灌肠桶一般为塘瓷容器,导管为不透明的橡胶软管,肛管为一般塑料软管,这种结构的灌肠装置用于小儿肠道灌洗,但是对于先天性巨结肠患儿肠道灌洗存在以下不足之处在使用时难以掌握液体流速,排出量无法准确估计;肛管易被堵塞,反复插管易引起肠粘膜损伤,造成严重并发症;灌肠时需分离肛管使大便流出,病人床单、空气污染严重,院内感染机率增加;另外消毒不当,易引起交叉感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多孔三通肛管,减少了肛管堵塞的机会,避免反复插管引起肠粘膜损伤水肿致再次插管困难及造成严重并发症;能准确地掌握和观察出入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整个灌肠过程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进行,减少了中间环节及病人床单、环境和空气的污染,有效地控制了院内感染,并能防止交叉感染的小儿一次性灌肠装置。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储液袋、在储液袋上设置有挂环,在储液袋上相连有上导管、上导管上依次设置滴壶、调节器和肛管,其改进之处在于,在上导管与肛管连接处引出下导管,在下导管上设有调节器,下导管末端连接有收集瓶。采用以上三通结构其构造简单,易于制作,生产成本低,使用时容易观察流速并根据需求随意调节液体流量。由于使用成本较低的塑料制品,可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所示,本技术包括储液袋2、在储液袋2上设置有挂环1,在储液袋2上相连有上导管3、上导管3上依次设置滴壶4、上调节器5和肛管6,在上导管3与肛管6连接处引出下导管,在下导管7上设有下调节器8,下导管7末端连接有收集瓶9。肛管6前端侧壁上每隔1.5cm交错设有0.2cm的小孔104~6个。使用时,将挂环1挂在输液架上,关闭上下调节器5和8,然后向储液袋2内加入灌肠液,打开上调节器5排气,排完气后关闭上调节器5,将肛管6插入患儿肛门,打开上调节器5,观察滴壶4液体流速,灌入液体80~100ml后关闭上调节器5,按摩腹部3~5min,打开下调节器8,使软化的粪便利用压力差快速流入收集瓶9内,收集瓶9上设置有刻度,方便观察流出量,如此反复进行,直至灌洗液清亮为止。收集瓶导管上设有下调节器7以控制排出液,储液袋2和上下导管3、7均由透明软体塑料制作。肛管6和收集瓶9用硬塑料制作。权利要求1.一种小儿一次性灌肠装置,包括储液袋(2)、在储液袋(2)上设置有挂环(1),在储液袋(2)上相连有上导管(3)、上导管(3)上依次连接滴壶(4)、上调节器(5)和肛管(6),其特征在于,在肛管(6)与上导管(3)连接处引出下导管(7),在下导管(7)上设有下调节器(8),下导管(7)末端连接有收集瓶(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小儿灌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收集瓶(9)是密闭的并带有刻度。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一次性小儿肛门灌肠装置,主要适用于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及肛门直肠疾病的肠道准备和治疗。包括储液袋、在储液袋上设置有挂环,在储液袋上相连有上导管、上导管上依次设置滴壶、调节器和肛管,其在上导管与肛管连接处引出下导管,在下导管上设有调节器,下导管末端连接有收集瓶。本技术结构易于制作,生产成本低,使用时容易观察流速并根据需求随意调节液体流量。由于使用成本较低的塑料制品,可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文档编号A61M3/02GK2699901SQ200420041708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9日专利技术者肖小娥, 朱云霞, 王婉秋 申请人:西安交通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儿一次性灌肠装置,包括储液袋(2)、在储液袋(2)上设置有挂环(1),在储液袋(2)上相连有上导管(3)、上导管(3)上依次连接滴壶(4)、上调节器(5)和肛管(6),其特征在于,在肛管(6)与上导管(3)连接处引出下导管(7),在下导管(7)上设有下调节器(8),下导管(7)末端连接有收集瓶(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小娥朱云霞王婉秋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