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过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1542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过滤器,属于医用滤出血液中物质的处理器械。包括穿刺针、白细胞过滤装置和储液袋,白细胞过滤装置由血液依次通过的进液室、过滤层和出液室组成,进液室和出液室分别位于过滤层的两侧,其特征在于白细胞过滤装置中的过滤层为不同孔径有机纤维组成的双层结构,进液室侧的纤维层的最大孔径为45μm,出液室侧的纤维层的最大孔径为25μ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待过滤的血液均匀的通过双层过滤材料,提高了白细胞的滤除率和红细胞的回收率,白细胞的滤除率可达到99.99%以上,红细胞回收率达到90%以上,指标均优于国家行业标准和国家卫生部颁布的血站基本标准。(*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用滤出血液中物质的处理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血液中滤出白细胞的过滤装置。过滤材料是影响白细胞滤出率的重要因素,另外,血液在抽出人体后储存的时间长短和白细胞的滤除率也有一定的关系。我国国家行业标准中明确规定“RF型去白细胞滤器制备1单位全血或红细胞悬液的剩余白细胞数应小于2.5×106个。”目前现有的去白细胞过滤器对白细胞的滤出率为95%左右,基本上能达到要求,但与行业标准比仍有一定差距。1995年10月18日公开的中国专利申请94111296.9提供了一种玻璃纤维白细胞过滤器,其特征在于玻璃纤维白细胞过滤器包括过滤器的壳体、壳盖、吸附膜和过滤膜,吸附膜和过滤膜均由含碱超细玻璃纤维制成,在壳盖和过滤膜之间安置一层有机无纺材料的增强膜。它主要用在输血过滤中滤除全血中已丧失生理功能的白细胞以降低或避免发热反应、免疫反应、过敏反应及病毒传染等因输血引起的不良反应。但是由于血浆中含有比白细胞直径大且容易形成极性凝胶涂层的物质,如白蛋白、血纤维蛋白和免疫球蛋白,还有脂肪、类脂物质和电解质;另外白细胞容易变形,物理形状大于微孔,因此容易造成滤膜堵塞,影响过滤效率,同时红细胞也有不同程度的损失。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过滤器,包括穿刺针、白细胞过滤装置和储液袋,白细胞过滤装置由血液依次通过的进液室、过滤层和出液室组成,进液室和出液室分别位于过滤层的两侧,其特征在于白细胞过滤装置中的过滤层为不同孔径有机纤维组成的双层结构,进液室侧的纤维层的最大孔径为45μm,出液室侧的纤维层的最大孔径为25μm。过滤层的双层结构是由两个纤维层贴附在一起组成的。过滤层为超细纤维组成的过滤材料层,据研究发现,玻璃纤维对血液成分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影响过滤血液的质量,一般采用PET聚酯纤维代替现有的玻璃纤维,它对白细胞的吸附能力较强,可以吸附大量的白细胞,但过滤材料的孔径仍须控制在特定的范围内,使吸附效率达到合理的要求,过滤结果符合标准。穿刺针和白细胞过滤装置间的导管上设有血液过滤网,可以在血液通过白细胞过滤装置前预先滤出脂质大分子和大部分库血凝聚物,减少在白细胞过滤装置中的过滤层表面出现凝胶层的问题。为了保证吸附纤维层和过滤纤维层的孔径在血液或血浆通过时不发生变化,在双层过滤纤维的外侧设有蜂窝结构。进液室和出液室分别位于过滤层上下侧面的两端。待血液通过白细胞过滤装置,须由进液口依次经过进液室、蜂窝结构、大孔径聚酯纤维层、小孔径聚酯纤维层、另一侧的蜂窝结构和出液室,最后由出液口流出。大孔径聚酯纤维层的作用是初步吸附白细胞和病毒细胞,小孔径聚酯纤维层起到加强过滤的作用,而且由于孔径大于红细胞的直径,可以最大限度的回收红细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合理,待过滤的血液均匀的通过双层过滤材料,提高了白细胞的滤除率和红细胞的回收率,白细胞的滤除率可达到99.99%以上,红细胞回收率达到90%以上,指标均优于国家行业标准和国家卫生部颁布的血站基本标准。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I部位的A向剖面视图。权利要求1.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过滤器,包括穿刺针、白细胞过滤装置和储液袋,白细胞过滤装置由血液依次通过的进液室、过滤层和出液室组成,进液室和出液室分别位于过滤层的两侧,其特征在于白细胞过滤装置(8)中的过滤层为不同孔径有机纤维组成的(11)和(13)双层结构,进液室(16)侧的纤维层(11)的最大孔径为45μm,出液室(14)侧的纤维层(13)的最大孔径为25μ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过滤器,其特征在于进液室(16)和出液室(14)分别位于过滤层上下侧面的两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过滤器,其特征在于穿刺针(3)和白细胞过滤装置(8)间的导管上设有血液过滤网(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双层过滤层的两侧设有蜂窝结构(10)和(1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过滤器,其特征在于双层过滤层是由两个纤维层贴附在一起组成的。专利摘要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过滤器,属于医用滤出血液中物质的处理器械。包括穿刺针、白细胞过滤装置和储液袋,白细胞过滤装置由血液依次通过的进液室、过滤层和出液室组成,进液室和出液室分别位于过滤层的两侧,其特征在于白细胞过滤装置中的过滤层为不同孔径有机纤维组成的双层结构,进液室侧的纤维层的最大孔径为45μm,出液室侧的纤维层的最大孔径为25μm。本技术结构简单合理,待过滤的血液均匀的通过双层过滤材料,提高了白细胞的滤除率和红细胞的回收率,白细胞的滤除率可达到99.99%以上,红细胞回收率达到90%以上,指标均优于国家行业标准和国家卫生部颁布的血站基本标准。文档编号A61M1/34GK2595372SQ0321454公开日2003年12月3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4日专利技术者巩端洲, 王德清, 巩向阳, 许峻峰, 巩端江, 张敏 申请人:淄博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过滤器,包括穿刺针、白细胞过滤装置和储液袋,白细胞过滤装置由血液依次通过的进液室、过滤层和出液室组成,进液室和出液室分别位于过滤层的两侧,其特征在于白细胞过滤装置(8)中的过滤层为不同孔径有机纤维组成的(11)和(13)双层结构,进液室(16)侧的纤维层(11)的最大孔径为45μm,出液室(14)侧的纤维层(13)的最大孔径为25μ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巩端洲王德清巩向阳许峻峰巩端江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中保康医疗器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