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令安专利>正文

灌排两用灌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1525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灌排两用灌肠器,涉及医疗器械。主要用于钡灌肠、药物灌肠、清洁灌肠。解决目前灌肠操作中和灌后不便的状况。主要的技术方案是运用三通管和集液袋。达到患者不下床,便可将灌入肠腔的灌肠液通过新型的灌肠器排除体外,即有利于观察结肠排液时的动态影像学征象,也达到卫生和不失雅观的目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使用新型为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中的灌肠器。目前使用的灌肠器,其组成结构为灌肠桶、肛管、及连接二者的软管,该灌肠器只能将灌肠液灌入肠管,若将灌肠液排出体外,需患者到卫生间方便。时常出现即不卫生也不雅观的局面,更重要的是无法观察结肠排空时的动态影像学征像。本使用新型的目的是,患者不需下床,便可将灌入肠腔的灌肠液通过新型的灌肠器排除体外。即有利于观察结肠排液时的动态影像学征象,也达到卫生和不失雅观的目的。若用于药物及保健灌肠本人即可操作进行。本使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有灌肠桶、集液袋、三通管、气囊肛管、充气具、压力表和连结软管组成的灌肠器。三通管的一条分支与肛管相接,另两支管均有控制开关,分别借软管与灌肠桶和集液袋相连接,集液袋可采用负压式装置。所选材料和制造工艺均符合国家颁布的各项卫生指标标准,对人无毒、无害、无任何毒副作用。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的效果是,患者不需下床,便可将灌入肠腔的灌肠液通过新型的灌肠器排除体外,即有利于观察结肠排液时的动态影像学征象,也达到卫生和不失雅观的目的。若用于药物及保健灌肠本人即可操作进行。附图为本灌肠器的组成简图。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例对本使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一种包括灌肠桶(1)、集液袋(2)、三通管(3)、气囊肛管(4)、压力表(5)、充气具(6)、连接软管(7)的灌肠器。三通管的一条分支与气囊肛管相接,另两分支管均有控制开关(8),分别借软管与灌肠桶和集液袋相连接,集液袋可采用负压式装置。肛管、连接软管及集液袋和灌肠桶自身的软管,内径为1厘米。所选材料和制造工艺均符合国家颁布的各项卫生指标标准,对人无毒、无害、无任何毒副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包括灌肠桶、气囊肛管和连接软管的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气囊肛管与灌肠桶间加有三通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有一集液袋与三通管的第三分支管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有一软管与三通管的第三分支管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有一负压式集液装置与三通管的第三分支管相连。专利摘要灌排两用灌肠器,涉及医疗器械。主要用于钡灌肠、药物灌肠、清洁灌肠。解决目前灌肠操作中和灌后不便的状况。主要的技术方案是运用三通管和集液袋。达到患者不下床,便可将灌入肠腔的灌肠液通过新型的灌肠器排除体外,即有利于观察结肠排液时的动态影像学征象,也达到卫生和不失雅观的目的。文档编号A61M3/00GK2602763SQ0321484公开日2004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4日专利技术者胡令安, 王玉英, 荣文平, 宫爱华, 王爱英 申请人:胡令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灌肠桶、气囊肛管和连接软管的灌肠器,其特征在于气囊肛管与灌肠桶间加有三通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令安王玉英荣文平宫爱华王爱英
申请(专利权)人:胡令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