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莉专利>正文

吸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340630 阅读:1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它有三通接头1,三通接头1的输出端8分别安装输氧管2,输氧管2与固定架3联结,固定架3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环6,固定带4与固定环6联结,固定带4的两端设有尼龙扣5,固定架3呈三角形弓状。固定架3上设有数个孔7,固定架3的底面设有防滑层9。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易于固定、头部转动不滑脱及使用方便的优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已有的吸氧装置,有一个鼻导管,接在输氧管上,鼻导管直接插入鼻内,也有面罩式吸氧装置等。但是,这些吸氧装置都存在某种方面的不足鼻导管对鼻前庭有阻塞感;吸气不畅感;氧气易流失;不利用病人饮食;多次使用的交叉感染及难于固定等。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吸氧装置,使其具有使用时鼻前庭无阻塞感、吸气畅通、氧气流失少、易于固定、易于病人饮食等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它有三通接头1,三通接头1的输出端8分别安装输氧管2,输氧管2与固定架3联结,固定架3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环6,固定带4与固定环6联结,固定带4的两端设有尼龙扣5,固定架3呈三角形弓状。固定架3上设有数个孔7,固定架3的底面设有防滑层9。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固定架3呈三角形弓状、固定架3的底面设有防滑层9,与人体唇部形状相仿,故不易滑脱;使用时,固定架3置于患者唇上,孔7位于鼻孔前,当呼气时,局部暂时的压力使氧气流失减少,吸气时,氧气能最大限度的被吸入;避免了鼻导管式吸氧对鼻前庭的阻塞感;避免了面罩式吸氧的不畅感及二氧化炭的重吸入。本技术还具有易于固定、头部转动不滑脱及使用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附图1中A-A的剖面图。对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中1是三通接头,三通接头1的输出端8分别安装输氧管2,输氧管2与固定架3联结,固定架3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环6,固定带4与固定环6联结,固定带4的两端设有尼龙扣5,固定架3呈三角形弓状。固定架3上设有数个孔7,固定架3的底面设有防滑层9。本技术使用时,将固定带4固定在患者脖颈上,用尼龙扣5固定,将固定架3置入唇上,固定架3上的孔7位于鼻孔前,打开氧气阀放氧即可。权利要求1.吸氧装置,它有三通接头(1),其特征在于三通接头(1)的输出端(8)分别安装输氧管(2),输氧管(2)与固定架(3)联结,固定架(3)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环(6),固定带(4)与固定环(6)联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带(4)的两端设有尼龙扣(5)。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3)呈三角形弓状。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3)上设有数个孔(7)。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3)的底面设有防滑层(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它有三通接头1,三通接头1的输出端8分别安装输氧管2,输氧管2与固定架3联结,固定架3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环6,固定带4与固定环6联结,固定带4的两端设有尼龙扣5,固定架3呈三角形弓状。固定架3上设有数个孔7,固定架3的底面设有防滑层9。本技术还具有易于固定、头部转动不滑脱及使用方便的优点。文档编号A61M16/00GK2304417SQ9723272公开日1999年1月20日 申请日期1997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1997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郭莉 申请人:郭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吸氧装置,它有三通接头(1),其特征在于:三通接头(1)的输出端(8)分别安装输氧管(2),输氧管(2)与固定架(3)联结,固定架(3)的两端分别设有固定环(6),固定带(4)与固定环(6)联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莉
申请(专利权)人:郭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