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曲鑫山专利>正文

可自动浮沉开闭点滴液的量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022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自动浮沉开闭点滴液的量筒,主要用于医疗注射时使用。它是由一透明外管,顶端组合一帽盖,该帽盖插刺端可将药液引入外管内部;外管内部有一升降管且外径略小于外管内孔的直径,升降管具有一上槽室,在上槽室下方有一隔板形成下气室;一弹性件组接于下气室底端,并以斜锥外弧延伸一段向下的长度组成。升降管可以随药液的浮力及气室而上升,也可以因上槽室内药液的重量而下降。这样就实现了自动调节药液及防止药液滴尽的情况发生。(*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自动浮沉开闭点滴液的量筒,它主要用于医疗注射时使用,属医疗器械。现有医疗行为中,注射生理食盐水相当普遍,通常将生理盐水装在一玻璃瓶中,然后插入点滴注射管组后,再以导管连接一前端针头,供将药液注射入患者体内。当管内药水滴尽时,因人体血管的压力大于导管内的压力,常使患者的血液逆流入导管,造成血液凝固于针头,使针头阻塞。如果必须继续点滴时,则需抽换针头,并对患者再次重新注射,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为了防止瓶内药液完全滴尽的情况发生,医护人员必需作定时巡视,在瓶内药液滴尽之前,须先推上控制开关,防止药液继续流出,然后将插管拔出,更换药瓶以防血液逆流的情况发生。这给医护人员在精神及时间上造成一种负担。且在瓶内药液未使用完之前,均以目测方式将其拔下,药液余留量通常较多,亦造成浪费。有人针对点滴注射装置也进行了改进,(如台湾专利74206760案),采用在滴液管间安装检测器及报警装置,当药液减少时能产生响声及用一伐门制止药液完全滴尽,这种方法,费用较高,结构较复杂,尚缺乏市场竞争力。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自动浮沉开闭点滴液的量筒,以解决在药液完全滴尽的情况下,可自动封闭药液输出口,防止人体血液逆流情况的发生。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自动浮沉开闭点滴液的量筒,筒身内有一升降管,升降管含有适当大小的上槽室空间及一下气室;并在下气室底部连结一弹性件,弹性件以斜锥外弧延伸一段向下的长度组成,工作时,因整个筒内滴入药液而使升降管受药液浮力的影响而上升,当筒内药液减少时,因升降管上槽室贮有药液,则使升降管自动下沉封闭药液输出口,这样就实现了在输液过程中的自动调节功能,达到自动防止药液流尽,减少了医护人员的精神负担和压力,此结构简单,新颖,自动调节功能好,安全可靠,效益高。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组合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元件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使用中的上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使用中的F浮示意图显示升降管已封闭药液输出口。参见图2,本技术主要由帽盖10,内部升降管20,外管30等元件组成。同时配合参见图1,帽盖10上有一插刺端11上开有多个径向狭长槽12,与帽盖内管孔13相通,在帽盖10下端有一内凹环形槽14与外管30的上管端32插配合。见图3,整个帽盖10的插刺端11可插入药液筒40中,并使内部药液经狭长槽12流过内管孔13,进入外管30内。外管30以透明材料制成,其内孔31的直径略大于升降管20的直径,它的底端为一斜凹弧33缩束成一输出管口34,与导管50相接。升降管20置于外管30内,升降管20含有上槽室21,并以一隔板22形成一下气室23,下气室底端与弹性件24上端紧密配合,封闭下气室,弹性件24以适当斜锥外弧25向下延伸一段长度,升降管20外周上下位置上有多个间隔微突起块(26)、(27)。见图3,当外管30内部积蓄一定水位高度的药液60时,整个升降管20将因下气室23及液体的浮力而上升,使药液60经由导管50输入人体。当药液量注射减少至一定程度时,参见图4,由于上槽室21中已滴满药液60,升降管将因负重状态而下降,弹性件24的外弧面25将配合输出管34的内弧面而被封闭,这样就防止了药液滴尽情况的发生。由于下气室23与上槽室21的容量大小可因隔板22处在不同位置而调整,因此,浮升所需空气浮力及下沉重力均可预先设定,达到预期的效果。升降管20外周上下位置上的微突起块26、27则能形成上槽室21滴满药液后作为往外溢流的间隙空间,能在外管30内部充满药液时,作为升降管20在液体中浮动摇晃时的管身矫正装置。总之,本技术制造上简便,价格低廉,即能达到滴液量筒中的药液减少时,自动停止滴尽之功能,又能正常进行输液,是一种全新的创造。权利要求1.一种可自动浮沉开闭点滴液的量筒,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一透明外管(30),及外管(30)上端组合一帽盖(10),底端为一斜凹弧形状的输出管(33);升降管(20)置于外管(30)内,且外径略小于外管(30)的内孔直径,升降管(20)具有一上槽室(21),在上槽室(21)下方以一隔板(22)形成下气室(23);弹性件(24)与下气室(23)底端配合,并以斜锥外弧延伸一段向下长度(25)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浮沉开闭点滴液的量筒,其特征是帽盖(10)上端为插刺端(11),其上开有多个径向狭长槽(12),与帽盖(10)的内管孔(13)相通,在帽盖(10)下端有一内凹环形槽(14)与外管(30)的上管端(32)插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自动浮沉开闭点滴液的量筒,其特征是升降管(20)外周上下位置上有多个间隔微突起块(26)、(27)。专利摘要一种可自动浮沉开闭点滴液的量筒,主要用于医疗注射时使用。它是由一透明外管,顶端组合一帽盖,该帽盖插刺端可将药液引入外管内部;外管内部有一升降管且外径略小于外管内孔的直径,升降管具有一上槽室,在上槽室下方有一隔板形成下气室;一弹性件组接于下气室底端,并以斜锥外弧延伸一段向下的长度组成。升降管可以随药液的浮力及气室而上升,也可以因上槽室内药液的重量而下降。这样就实现了自动调节药液及防止药液滴尽的情况发生。文档编号A61M5/168GK2162250SQ9321545公开日1994年4月20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曲鑫山 申请人:曲鑫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动浮沉开闭点滴液的量筒,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一透明外管(30),及外管(30)上端组合一帽盖(10),底端为一斜凹弧形状的输出管(33);升降管(20)置于外管(30)内,且外径略小于外管(30)的内孔直径,升降管(20)具有一上槽室(21),在上槽室(21)下方以一隔板(22)形成下气室(23);弹性件(24)与下气室(23)底端配合,并以斜锥外弧延伸一段向下长度(25)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鑫山
申请(专利权)人:曲鑫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