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龙辉专利>正文

一种多用鱼护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40095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4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鱼护桶,包括防跳网、固定钉、第一鱼护网、若干护圈、第二鱼护网、提手、底桶、支撑杆和上套筒,所述上套筒内设有防跳网,所述上套筒上端边设有固定钉,所述上套筒下端固定连接第一鱼护网,所述第一鱼护网下端连接有第二鱼护网,所述第一鱼护网和第二鱼护网通过若干护圈支撑,所述第二鱼护网下端通过拉链连接有底桶,所述底桶内下端设有支撑杆,所述底桶上端设有提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上套筒上设有固定钉,可方便鱼护可以插在钓鱼的椅子上,也可以插在土里固定,并且将底桶整体设计成防水材质,使底桶更加稳固,使用时间更久,而且不钓鱼时不需要把鱼从鱼护里倒出来后再倒进装鱼桶,使鱼护里面鱼儿存活率高,功能性强,实用性强,且携带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本技术涉及垂钓辅助用具的
,特别是一种多用鱼护桶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户外活动,其中,钓鱼也是人们喜欢的户外活动之一,而钓鱼工具中,鱼护和装鱼桶是必须要带的工具,目前现有的鱼护,整体的网全是单层的,而鱼护最薄弱的环节是鱼护的底部,一般鱼护在一年左右底部会被磨破,因为底部与地面的摩擦,河底石头的摩擦,鱼鳍的损伤,所以鱼护的底部磨损的最为严重,而且目前存在一般鱼护和装鱼桶大且占面积,且需要分别拿,携带麻烦,并存在着不钓鱼时需要把鱼从鱼护里倒出来后再倒进装鱼桶,容易使鱼受伤,存活率不高,而且也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多用鱼护桶,携带方便,能有效地减少钓鱼人的负荷,不伤鱼,提尚鱼的成活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多用鱼护桶,包括防跳网、固定钉、第一鱼护网、若干护圈、第二鱼护网、提手、底桶、支撑杆和上套筒,所述上套筒内设有防跳网,所述上套筒上端边设有固定钉,所述上套筒下端固定连接第一鱼护网,所述第一鱼护网下端连接有第二鱼护网,所述第一鱼护网和第二鱼护网通过若干护圈支撑,所述第二鱼护网下端通过拉链连接有底桶,所述底桶内下端设有支撑杆,所述底桶上端设有提手。作为优选,所述防跳网上下贯通并呈倒圆台形的漏斗圈。作为优选,所述上套筒和底桶的内外均设有防水层。作为优选,所述上套筒和底桶均为圆柱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将上套筒上设有固定钉,可方便鱼护可以插在钓鱼的椅子上,也可以插在土里固定,并且将底桶整体设计成防水材质,使底桶更加稳固,使用时间更久,而且不钓鱼时不需要把鱼从鱼护里倒出来后再倒进装鱼桶,使鱼护里面鱼儿存活率高,功能性强,实用性强,且携带方便。本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多用鱼护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防跳网、2-固定钉、3-第一鱼护网、4-若干护圈、5-第二鱼护网、6-提手、7-底桶、8-支撑杆、9-上套筒。【【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本技术一种多用鱼护桶,包括防跳网1、固定钉2、第一鱼护网3、若干护圈4、第二鱼护网5、提手6、底桶7、支撑杆8和上套筒9,所述上套筒9内设有防跳网I,所述上套筒9上端边设有固定钉2,所述上套筒9下端固定连接第一鱼护网3,所述第一鱼护网3下端连接有第二鱼护网5,所述第一鱼护网3和第二鱼护网5通过若干护圈4支撑,所述第二鱼护网5下端通过拉链连接有底桶7,所述底桶7内下端设有支撑杆8,所述底桶7上端设有提手6,所述防跳网I上下贯通并呈倒圆台形的漏斗圈,所述上套筒9和底桶7的内外均设有防水层,所述上套筒9和底桶7均为圆柱体。本技术工作过程:本技术一种多用鱼护桶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将上套筒9上设有固定钉2,可方便鱼护可以插在钓鱼的椅子上,也可以插在土里固定,并且将底桶7整体设计成防水材质,使底桶7更加稳固,使用时间更久,而且不钓鱼时不需要把鱼从鱼护里倒出来后再倒进装鱼桶,使鱼护里面鱼儿存活率高,功能性强,实用性强,且携带方便。上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主权项】1.一种多用鱼护桶,其特征在于:包括防跳网(I)、固定钉(2)、第一鱼护网(3)、若干护圈(4)、第二鱼护网(5)、提手(6)、底桶(7)、支撑杆(8)和上套筒(9),所述上套筒(9)内设有防跳网(I),所述上套筒(9)上端边设有固定钉(2),所述上套筒(9)下端固定连接第一鱼护网(3),所述第一鱼护网(3)下端连接有第二鱼护网(5),所述第一鱼护网(3)和第二鱼护网(5)通过若干护圈(4)支撑,所述第二鱼护网(5)下端通过拉链连接有底桶(7),所述底桶(7)内下端设有支撑杆(8),所述底桶(7)上端设有提手(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鱼护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跳网(I)上下贯通并呈倒圆台形的漏斗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鱼护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筒(9)和底桶(7)的内外均设有防水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用鱼护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筒(9)和底桶(7)均为圆柱体。【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鱼护桶,包括防跳网、固定钉、第一鱼护网、若干护圈、第二鱼护网、提手、底桶、支撑杆和上套筒,所述上套筒内设有防跳网,所述上套筒上端边设有固定钉,所述上套筒下端固定连接第一鱼护网,所述第一鱼护网下端连接有第二鱼护网,所述第一鱼护网和第二鱼护网通过若干护圈支撑,所述第二鱼护网下端通过拉链连接有底桶,所述底桶内下端设有支撑杆,所述底桶上端设有提手,本技术通过将上套筒上设有固定钉,可方便鱼护可以插在钓鱼的椅子上,也可以插在土里固定,并且将底桶整体设计成防水材质,使底桶更加稳固,使用时间更久,而且不钓鱼时不需要把鱼从鱼护里倒出来后再倒进装鱼桶,使鱼护里面鱼儿存活率高,功能性强,实用性强,且携带方便。【IPC分类】A01K97/20【公开号】CN205385803【申请号】CN201521099235【专利技术人】陈龙辉 【申请人】陈龙辉【公开日】2016年7月20日【申请日】2015年12月25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鱼护桶,其特征在于:包括防跳网(1)、固定钉(2)、第一鱼护网(3)、若干护圈(4)、第二鱼护网(5)、提手(6)、底桶(7)、支撑杆(8)和上套筒(9),所述上套筒(9)内设有防跳网(1),所述上套筒(9)上端边设有固定钉(2),所述上套筒(9)下端固定连接第一鱼护网(3),所述第一鱼护网(3)下端连接有第二鱼护网(5),所述第一鱼护网(3)和第二鱼护网(5)通过若干护圈(4)支撑,所述第二鱼护网(5)下端通过拉链连接有底桶(7),所述底桶(7)内下端设有支撑杆(8),所述底桶(7)上端设有提手(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龙辉
申请(专利权)人:陈龙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