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峰专利>正文

改进的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9392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注射器,包括有针头、针筒、活塞和活塞推杆,其中在针筒的外侧还设置有一个内径与针筒的外径相配合的一端封闭的针筒套管,在针筒套管的封闭端的端面上与针头相对的部位之上开有一个过针孔,在针筒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排气孔。使用时,只需将针筒套管套在针筒之上,并使针尖与过针孔的外沿平齐;然后将针筒套管的封闭端顶到注射部位之上,用手钩住针筒套管手柄,推动针筒手柄进针,并通过观测针筒上的液位刻度与针筒套管开口端边沿之间的相对运动来判断进针的深度,从而可以准确地将药液注入人体内确定深度的病灶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准确控制进针深度和进针位置、易于操作、且不会将空气注入体内的特点。(*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的改进,特别是指一种改进的注射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注射器在使用的时候对于进针的部位和深度完全依靠医务人员的感觉和经验来确定;而对于一些对进针部位要求准确、进针深度要求严格的注射操作,如骨髓穿刺、腰椎穿刺、关节腔穿刺和前列腺穿刺等,医务人员只有采取将注射器上的针头卸下,然后先将针头刺入需要穿刺的部位后,再将针筒插接到已经穿刺定位好的针头之上进行抽出或者注射作业,其缺点是对进针深度仍然无法准确控制,刺入针头时的用力也不容易控制和掌握,而且残留在针头内部的空气在注射作业中会被推入人体内,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疼痛和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进针深度和进针位置、易于操作、且不会将空气注入体内的改进的注射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改进的注射器,包括有针头、针筒、活塞和活塞推杆,其中在针筒的外侧还活动设置有一个内径与针筒的外径相配合的一端封闭的针筒套管,在针筒套管的开口端设置有针筒套管手柄,在针筒套管的封闭端的端面上与针头相对的部位之上开有一个过针孔,在靠近针筒套管的封闭端一侧的管壁之上还设置有排气孔。使用本技术注射药物时,只需要将针筒套管套在已经抽满药液和排尽针筒内残留气体的注射器的针筒之上,并使针头上的针身的端部与针筒套管端部的过针孔的外沿平齐;然后将针筒套管的封闭端的端面顶到需要注射的部位之上,用手指钩住针筒套管手柄,并推动针筒手柄进针,进针的同时注意观测针筒上的液位刻度与针筒套管开口端边沿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判断针头刺入体内的深度;当达到需要的进针深度后,用手指钩住针筒手柄,并推动活塞推杆的末端,就可以准确地将针筒内的药液注入人体内确定深度的病灶处;用本技术抽取体内确定深度病灶处的体液的操作过程同前,只是事先不需要向针筒内灌装药液;由于本技术在使用时先灌药后进针,所以其不会将针头或针筒内残留的空气注入到人体内部;并且,其采用的是先定位后进针的操作步骤,所以具有进针部位准确的特点;另外,由于在进针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针筒上的液位刻度准确地判断出进针的深度,所以其具有能够准确地控制进针深度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为本技术处于注射进针前标准状态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 1-活塞推杆5-过针孔9-活塞2-药液6-排气凹槽 10-针筒套管手柄3-针头7-排气孔11-针筒4-针身8-针筒套管 12-针筒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一种改进的注射器,包括有针头3、针筒11、活塞9和活塞推杆1,其中在针筒11的外侧还活动设置有一个内径与针筒11的外径相配合的一端封闭的针筒套管8,针筒11可以在针筒套管8中前后移动;在针筒套管8的开口端设置有针筒套管手柄10,在针筒套管8的封闭端的端面上与针头3相对的部位之上开有一个过针孔5,过针孔5的作用是为针头3上的针身4提供一个通道;在靠近针筒套管8的封闭端一侧的管壁之上还设置有排气孔7,这样在针筒套管8中推、拉针筒11时,就可以通过排气孔7来排出或者吸进空气。因为在针筒11的筒壁之上带有纵向分布的容量刻度,对于不同型号的注射器来说,其针筒11上容量刻度的间距是统一的,所以在使用本技术时,可以借助针筒11上的容量刻度来确定和控制进针的深度;但是,为了更准确地确定和控制进针的深度,还可以在针筒套管8的管壁之上和/或针筒11的筒壁之上设置纵向分布的长度刻度。为了能够将针筒套管8封闭端内侧的空气充分排出,在针筒套管8的封闭端的端面的内侧设置有一个径向分布的两端分别与排气孔7和过针孔5相连通的排气凹槽6。本技术穿刺前的标准状态是针筒11被插入针筒套管8之中,针筒11前端针头3上的针身4的端部与过针孔5的外沿平齐。使用本技术注射药物的过程如下先将针筒套管8套在已经抽满药液2和排尽针筒11内残留气体的注射器的针筒11之上,并使针头3上针身4的端部与针筒套管8端部的过针孔5的外沿平齐;然后将针筒套管8的封闭端的端面顶到需要注射的部位之上,用手指钩住针筒套管手柄10,并推动针筒手柄12进针,进针的同时注意观测针筒11上的液位刻度或者长度刻度与针筒套管8开口端边沿之间的相对运动,以判断针头3上针身4刺入人体内的深度;当达到需要的进针深度后,用手指钩住针筒手柄12,并推动活塞推杆1的末端,就可以准确地将针筒11内的药液2注入到人体内确定深度的病灶处。使用本技术抽取体内确定深度病灶处的体液的操作过程同前,只是事先不需要向针筒11内灌装药液2。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注射器,包括有针头(3)、针筒(11)、活塞(9)和活塞推杆(1),其特征在于在针筒(11)的外侧还活动设置有一个内径与针筒(11)的外径相配合的一端封闭的针筒套管(8),在针筒套管(8)的开口端设置有针筒套管手柄(10),在针筒套管(8)的封闭端的端面上与针头(3)相对的部位之上开有一个过针孔(5),在靠近针筒套管(8)的封闭端一侧的管壁之上还设置有排气孔(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针筒套管(8)的管壁之上和/或针筒(11)的筒壁之上设置有纵向分布的长度刻度。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在针筒套管(8)的封闭端的端面的内侧设置有一个径向分布的两端分别与排气孔(7)和过针孔(5)相连通的排气凹槽(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注射器,包括有针头、针筒、活塞和活塞推杆,其中在针筒的外侧还设置有一个内径与针筒的外径相配合的一端封闭的针筒套管,在针筒套管的封闭端的端面上与针头相对的部位之上开有一个过针孔,在针筒套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排气孔。使用时,只需将针筒套管套在针筒之上,并使针尖与过针孔的外沿平齐;然后将针筒套管的封闭端顶到注射部位之上,用手钩住针筒套管手柄,推动针筒手柄进针,并通过观测针筒上的液位刻度与针筒套管开口端边沿之间的相对运动来判断进针的深度,从而可以准确地将药液注入人体内确定深度的病灶处。本技术具有能够准确控制进针深度和进针位置、易于操作、且不会将空气注入体内的特点。文档编号A61M5/178GK2551256SQ0223433公开日2003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8日专利技术者徐峰 申请人:徐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注射器,包括有针头(3)、针筒(11)、活塞(9)和活塞推杆(1),其特征在于在针筒(11)的外侧还活动设置有一个内径与针筒(11)的外径相配合的一端封闭的针筒套管(8),在针筒套管(8)的开口端设置有针筒套管手柄(10),在针筒套管(8)的封闭端的端面上与针头(3)相对的部位之上开有一个过针孔(5),在靠近针筒套管(8)的封闭端一侧的管壁之上还设置有排气孔(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峰
申请(专利权)人:徐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65[中国|新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