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九林专利>正文

真空拔罐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9181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拔罐器,它由罐体和真空器组成。真空器主要由筒体和活塞构成;罐体主要包括气塞和置于罐体内的永磁铁;罐体和真空器是靠一竖管连为一体的。本拔罐器既安全又便于操作,在拔火过程中可对患处给被磁化了的药物,使这种治病方法的疗效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用拔火罐,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拔罐器。很久以来,人们就用小瓦罐等来对身体某些受风或扭伤的地方进行所谓“拔火”,即用一小块棉花沾点酒精,点着放入瓦罐中烧,然后迅速将内有燃烧着的棉球的瓦罐扣在患处,其内部出现负压,加速身体局部血液循环,使病痛消失或减轻。这种传统的拔火罐经常出现将患处皮肤烫伤的事故;另外“拔火”结束起罐也很困难,会损伤皮肤,产生疼痛。再一方面,由于在“拔火”过程中,患处汗孔张开,这时对药物的吸收能力很强,此时局部给一些药物,会使患处更早痊愈,但传统拔火罐无法给药。本技术的目的是,对传统拔火罐上述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用真空器使罐内形成负压,它不会再出现烫伤的事故,起罐容易而无任何痛苦;并且可在“拔火”的同时给局部一些被磁化了的药物。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真空拔罐器包括罐体和真空器,真空器设在罐体顶部并与其相连,在罐体内部固定一永磁铁,它可以是平片状的,也可以是凸片,即纵向断面为弧形。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将药放在患病局部,并罩上真空拔罐器,手拉活塞杆拉手,使活塞沿真空器筒体向上平移,气塞开启,使罐体内的空气通过该气塞进入真空器筒体,罐体内空气减压;当活塞自上而下移动时,气塞关闭,筒内气体不能压入罐体内,这样往复几次,使罐体内达到需要的负压,将真空器从罐顶的竖管上拔下,罐体开始正常工作。由于负压,患处汗孔张开排汗血液循环加速,此处的药物被永磁片磁化,加强了患病部位对药物吸收的能力。工作完毕后,用手向上提拉气塞,罐体内的空气接通大气,恢复常压,可以很方便地取下罐体。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真空拔罐器的主剖视图。实施例如图1所示,真空拔罐器由罐体和其上部的真空器组成。真空器包括一筒体2,它由钢或硬塑料制成。筒体上端有一橡胶堵件5,它的中部有一孔,装有活塞杆12,活塞杆顶端安有活塞杆拉手1,杆的底端有一活塞3,它通过螺母4固定在活塞杆上,筒体下端由一橡胶密封件6密封;真空器下端与罐体8相连,罐体顶部有一竖管9,竖管上部插入真空器筒体的密封件6的中心孔中,将真空器与罐体连为一体,竖管9的管孔上端装置有气塞7,其底端安一中心开孔的磁片10,由中间有通气孔的胶阀11将磁片压紧固定在竖管9的底端,使磁片易于拆装和更换。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拔罐器,其特征在于它由罐体和真空器组成;真空器包括一筒体2,其上端有一橡胶堵件5,它的中部有一孔,装有活塞杆12,杆的顶端安有拉手1,杆的底端有一活塞3,它通过螺母4固定在活塞杆上,筒体下端由一橡胶密封件6密封;在罐体顶部有一竖管9,竖管上部插入真空器筒体的密封件6的中心孔中,将真空器与罐体连为一体,竖管9的管孔上端装有气塞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拔罐器,其特征在于在罐体内部固定一永磁铁;它可以是平片状的,也可以是凸片,即纵向断面为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真空拔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永磁铁为中心开孔的磁片10,由中间有通气孔的胶阀11将磁片压紧固定在竖管9的底端。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真空拔罐器,它由罐体和真空器组成。真空器主要由筒体和活塞构成;罐体主要包括气塞和置于罐体内的永磁铁;罐体和真空器是靠一竖管连为一体的。本拔罐器既安全又便于操作,在拔火过程中可对患处给被磁化了的药物,使这种治病方法的疗效大大提高。文档编号A61M1/08GK2172651SQ9323103公开日1994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1993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1993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孙晓东, 韩九林, 张莹 申请人:韩九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拔罐器,其特征在于:它由罐体和真空器组成;真空器包括一筒体2,其上端有一橡胶堵件5,它的中部有一孔,装有活塞杆12,杆的顶端安有拉手1,杆的底端有一活塞3,它通过螺母4固定在活塞杆上,筒体下端由一橡胶密封件6密封;在罐体顶部有一竖管9,竖管上部插入真空器筒体的密封件6的中心孔中,将真空器与罐体连为一体,竖管9的管孔上端装有气塞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东韩九林张莹
申请(专利权)人:韩九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