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结构物,尤其是高承压水地层基坑突涌水的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广西南宁市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在建设路站车站主体基坑6~7轴时,开挖至基坑设计底面标高以上约1m左右时突发涌水,涌水量达300?/h左右。该段车站主体基坑设计开挖深度17.817m,主要穿越粉砂质泥岩,基底下伏中风化角砾岩。粉砂质泥岩为已固结成岩石状的半成岩,岩芯大部分呈柱状,岩质较软,锤击声哑,连续稳定分布,为不透水层。中风化角砾岩由泥质粉砂岩、灰岩和泥灰岩胶结形成,岩体破碎,岩芯大部分呈碎石块状,少量短柱状,节理裂隙发育,岩溶水丰富,透水性强,属高承压水,承压水头约8-10m。经分析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后,车站基坑突发涌水的原因是地质突变,即基底下伏的中风化角砾岩发生局部凸起,而角砾岩层中赋存的承压水水头压力较大,随着基坑的开挖,基坑下部不透水层厚度越来越薄,当开挖面下不透水层的自重与粘结强度小于下部承压水水头压力时,承压水的的水头压力顶破坑底不透水层发生基坑突涌。在其它的工程施工中也多次遇到过类似的地层基坑突涌水。
目前,对于基坑涌水的处理方法,主要通过事前的基坑突涌稳定性验算,从基坑围护与止水结构的设计和基坑开挖前降水加以解决;对于突发涌水的应急处理方法,主要采用回填反压、注浆封堵、补井降水等方式及其组合方式。这些涌水处理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事前处理是主要的基坑突涌处理方式,对于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掌握比较准确全面的工程,通过合理可靠的基坑围护止水结构,或者基坑降水,基本可以避免发生基坑突涌。但由于地质突变、对地层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承压水地层基坑突涌应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探明涌水情况,准确探明涌水的位置,涌水点的分布范围,涌水量大小的涌水相关情况;(2)、涌水点上罩设钢护筒,根据探明的涌水情况,在涌水点上罩设大于涌水点的钢护筒;钢护筒下部设有泄水口并安装阀门,兼做检查口,以便于释能减压和后续操作;(3)、钢护筒底部设反压平台,钢护筒罩于涌水点后,为固定钢护筒,钢护筒外侧底部周边迅速堆填少量砂袋形成反压平台;与此同时,一方面打开钢护筒下部的泄水口排水;另一方面,钢护筒内设置抽水泵加大排水,抽水泵的排量应大于涌水量,释放承压水头压力,减小突涌对护筒底部周边的冲击;钢护筒底部周边无明显涌流后,在反压平台砂袋外面挂钢筋网片并浇筑混凝土构成钢筋混凝土封闭层;(4)、接高钢护筒,为达到钢护筒实现释能减压的目的,在第一段钢护筒固定好后,随着涌水位的升高,逐段接高钢护筒,直至静止水位以上1m;然后拆除钢护筒内抽水设备,停止钢护筒排水,钢护筒内水位依靠压差平衡,创造静水施工条件;(5)、封闭钢护筒,钢护筒高度满足要求后,钢护筒顶面采用钢板封闭焊接,焊缝应连续密实,防止护筒内外气压连通,创造封闭注浆条件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承压水地层基坑突涌应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探明涌水情况,准确探明涌水的位置,涌水点的分布范围,涌水量大小的涌水相关情况;
(2)、涌水点上罩设钢护筒,根据探明的涌水情况,在涌水点上罩设大于涌水点的钢护筒;钢护筒下部设有泄水口并安装阀门,兼做检查口,以便于释能减压和后续操作;
(3)、钢护筒底部设反压平台,钢护筒罩于涌水点后,为固定钢护筒,钢护筒外侧底部周边迅速堆填少量砂袋形成反压平台;与此同时,一方面打开钢护筒下部的泄水口排水;另一方面,钢护筒内设置抽水泵加大排水,抽水泵的排量应大于涌水量,释放承压水头压力,减小突涌对护筒底部周边的冲击;钢护筒底部周边无明显涌流后,在反压平台砂袋外面挂钢筋网片并浇筑混凝土构成钢筋混凝土封闭层;
(4)、接高钢护筒,为达到钢护筒实现释能减压的目的,在第一段钢护筒固定好后,随着涌水位的升高,逐段接高钢护筒,直至静止水位以上1m;然后拆除钢护筒内抽水设备,停止钢护筒排水,钢护筒内水位依靠压差平衡,创造静水施工条件;
(5)、封闭钢护筒,钢护筒高度满足要求后,钢护筒顶面采用钢板封闭焊接,焊缝应连续密实,防止护筒内外气压连通,创造封闭注浆条件,防止浆液随筒内液面上升而外泄;
(6)、注浆封堵,在钢护筒和砂袋周边的现状开挖面上,涌水断裂带或基底薄弱区范围外扩2m以上,钻多个注浆孔;通过注浆孔采用WSS二重管无收缩双液注浆工艺进行前进式注浆,注入封堵浆液构建注浆加固隔水层;注浆顺序由外向内,从周边向涌水点推进,注浆压力控制在涌水压力的2~3倍,浆液凝结时间控制在30s;
(7)、堵水效果检查,在注浆建立隔水层完毕后,对隔水层进行取芯检测,以便对注浆封堵隔水效果作出比较确切的评价,判断注浆隔水层是否达到要求;
(8)、基坑开挖,经取芯检测、评价和判断隔水层效果检查,确认注浆封堵隔水满足要求后,打开钢护筒的泄水口放水,观察有无异常,若无异常方可恢复基坑开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涌水点上罩设钢护筒,应根据探明的涌水情况,在涌水点处设置钢护筒,钢护筒可以采用钢管,也可以采用钢板焊接成水箱。钢护筒的直径应大于涌水点的分布范围,且不小于1m;同时,钢护筒下部预留泄水口并安装阀门,兼做检查口,以便于释能减压和后续操作;钢护筒还可作为水位观测井,避免处理不到位而来回反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急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护筒的固定,采用钢护筒外侧底部周边迅速堆填少量砂袋形成反压平台,并在反压平台砂袋外面挂钢筋网片并浇筑混凝土构成钢筋混凝土封闭层。这样不仅能够固定钢护筒,解决钢护筒底部周边渗漏的问题,而且可以对钢护筒底部周边进行初步加固,以便能够承受后续注浆封堵的注浆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波,杨宸,何翔,何志文,谭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建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