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喜增专利>正文

连续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847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续注射器,其标尺套筒外圆面设有主标尺和副标尺,调节丝套外圆面设有调节标尺,药液输入连接装置包括有插瓶针和插瓶座,插瓶针固定于插瓶座内,在插瓶针内设有进气孔和出液孔,在插瓶针侧面设有与大气相通的单向阀。使用时只需转动调节丝套即可进行粗调和微调,定量更加准确,操作更加简单,连接方便,药液输入装置一端与手柄连接,另一端的插瓶针插入药液瓶内,避免了药液二次污染,减少了药液浪费和空腔现象,加快了注射速度。(*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兽用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连续注射器
技术介绍
我们知道,目前市场上的连续注射器,主要是由贮液瓶,注射机构和注射针头座等组成。市场上使用的连续注射器注射机构是手柄连杆活塞式推动机构,握动手柄可实现连续注射。活塞后端设有由定位帽和调节丝构成的调节装置,刻度标尺直接设置在调节丝上,使用时随着调节丝转动而转动,观察不方便,定量不准确,误差大,还有的在调节外部设有带有标尺的外套,调节丝与外套相互磨擦,久而久之刻度线磨损不清楚,无法调节注射量,并普遍存在只能在标尺上粗略调整而无法进行微量调节。输入药液时连续进药部位有的一个接头连接一根胶管,胶管另一头连接一根长针,长针插入原装药液瓶中,或使用备用贮液瓶,把原装药液瓶的药倒入备用贮液瓶中再连接到连续注射器上。上述缺点是,使用时不方便,容易造成注射空腔剂量不足,形成二次污染,降低药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构造科学合理、定量准确、误差小、成本低、药液输入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连续注射器。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连续注射器,其腔体前部设有针头锁紧件,后端通过螺纹连接标尺套筒,标尺套筒通过其内螺纹与调节丝套的外螺纹连接固定,活塞杆穿过调节丝套内孔和复位弹簧与手柄连接固定,活塞杆和手柄内有一条与注射器腔体相通的输液通道,其和药液输入装置的出液孔相接,其特征在于标尺套筒外圆面设有主标尺和副标尺,调节丝套外圆面设有与主、副标尺相对应的调节标尺。本技术注射器腔体后端外圆面上设有标尺套筒锁紧丝和调节丝套锁紧丝,调节标尺包括一条轴向线和与其相交的若干圆周线;药液输入装置包括有插瓶针和插瓶座,插瓶针固定于插瓶座内,其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液孔,进气孔侧面设有与大气相通的单向阀,插瓶针下端设有与手柄连接具有出液孔的外螺纹,手柄上端设有与药液输入装置相接的内螺纹。本技术由于标尺套筒外圆面设有主、副标尺,调节丝套外圆面设有调节标尺,插瓶针直接与药液瓶及注射器相连成一体,对照现有技术,本技术使用时只需转动调节丝套即可进行粗调和微调,定量更加准确,操作简单,连接方便,避免了药液二次污染,减少了药液浪费和空腔现象,加快了注射速度。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药液输入装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药液输入装置的插瓶针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针头锁紧件,2.腔体,3.标尺套筒锁紧丝,4.标尺套筒,5.把手,6.主标尺,7.副标尺,8.调节标尺,9.调节丝套,10.复位弹簧,11.活塞杆,12.药液输入装置,13.手柄,14.调节丝套锁紧丝,15.药液瓶,16.插瓶座,17.进气孔18.插瓶针,19.进气室,20.单向阀,21.外螺纹,22.出液孔,23.进气刀口。具体实施方式从图1中可以看出一种连续注射器,其腔体2的前端通过螺纹连接针头锁紧头1,后端通过螺纹连接到标尺套筒4上,标尺套筒4通过其内螺纹与调节丝套9的外螺纹连接,活塞杆11穿过调节丝套9内孔和复位弹簧10与手柄13连接固定,通过旋转调节丝套9在标尺套筒4中的相对位置,用来调节控制活塞杆11在注射器腔体2的活动位置,从而实现调节注射量,进行定量连续注射。上述组成结构与现有技术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详述。从图1、图2中可以看出一种连续注射器,其标尺套筒4外圆面设有主标尺6和副标尺7,调节丝套9外圆面设有调节标尺8,调节标尺8包括一条轴向线和与其相交的若干圆周线,调节注射量时,先旋转调节丝套9上的调节标尺8的圆周线与标尺套筒4的主标尺6上某一刻度线对应,表示为注射量粗调的数量;然后旋转调节丝套9上的调节标尺8的轴向线与标尺套筒4的副标尺6上某一刻度线对应,表示微量调节的数量;标尺套筒4上的主标尺6和调节丝套9上的调节标尺8的圆周线是相对应的刻度线,调节注射量时,能够相互对应调节,标尺套筒4的主标尺6和调节丝套9上的调节标尺8的圆周线的设定,应根据注射器腔体2内活塞杆的活动范围来确定,并和注射量相一致,依此来确定注射量的大小;调节丝套9每旋转一圈,腔体2内的容量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设有主标尺6和副标尺7的标尺套筒4采用高强度、耐高温的透明材料制造,便于观察标尺刻度线的对正情况,主标尺6和副标尺7设在标尺套筒4的外圆面上,与调节丝套9无接触,避免了使用中的磨损。本技术在标尺套筒4与腔体2和调节丝套9连接处设有标尺套筒锁紧丝3和调节丝套锁紧丝14,用于锁定标尺套筒4和调节丝套9在调节注射量时不相互转动,提高连续注射器的注射量的准确度,本技术的手柄13上端设有与药液输入装置12相接的内螺纹,还可以是其它连接形式,标尺套筒4和把手5既可以分开制造,也可以制成一体。从图3、图4中可以看出本技术的药液输入装置12包括有插瓶针18和插瓶座16,插瓶针18固定于插瓶座16内,在插瓶针18内设有进气孔17和出液孔22,在进气孔17侧面设有与大气相通的单向阀20,其作用就是在药液输送过程中,保证药液瓶内外气压平衡,使药液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出,单向阀20的一端面为球形,其上设有一个与进气孔17相通的进气刀口23。使用时药液瓶15固定在插瓶座16上,插瓶针18上端插入药液瓶15中,下端通过外螺纹21与手柄13的内螺纹连接,当推动手柄13带动注射器活塞杆11在注射器腔体2内前后运动,在单向阀20作用下,抽吸药液瓶15内药液,经出液孔22、活塞杆11和手柄13内的输液通道进入注射器腔体2内;药液在抽吸过程中,药液瓶15内将产生负压现象,为保证药液瓶15内的正负压平衡,确保药液瓶15内的药液正常流动,大气经单向阀20上的进气刀口23进入药液瓶15内,最终达到气压平衡;当瓶内正负压平衡时,正压对单向阀20球面产生一定的压强,使进气刀口23闭合,从而起到单向进气逆流作用。本技术还可以在插瓶针18侧面设有进气室19,或者进气室19与插瓶座16做成一体,同时在进气室19内设有与大气相通的单向阀20。本技术使用时只需转动调节丝套9即可进行粗调和微调,定量更加准确,操作简单,连接方便,插瓶针18直接和药液瓶15及注射器相连成一体,避免了药液二次污染,减少了药液浪费和空腔现象,加快了注射速度。权利要求1.一种连续注射器,其腔体前部设有针头锁紧件,后端通过螺纹连接标尺套筒,标尺套筒通过其内螺纹与调节丝套的外螺纹连接,活塞杆穿过调节丝套内孔和复位弹簧与手柄连接固定,活塞杆和手柄内有一条与注射器腔体相通的输液通道,其和药液输入装置的出液孔相接,其特征在于标尺套筒外圆面设有主标尺和副标尺,调节丝套外圆面设有与主、副标尺相对应的调节标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腔体后端外圆面上设有标尺套筒锁紧丝和调节丝套锁紧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标尺套筒上设有与其制成一体的把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调节标尺包括一条轴向线和与其相交的若干圆周线。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注射器,其特征在于药液输入装置包括有插瓶针和插瓶座,插瓶针固定于插瓶座内,其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液孔,进气孔侧面设有与大气相通的单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续注射器,其腔体前部设有针头锁紧件,后端通过螺纹连接标尺套筒,标尺套筒通过其内螺纹与调节丝套的外螺纹连接,活塞杆穿过调节丝套内孔和复位弹簧与手柄连接固定,活塞杆和手柄内有一条与注射器腔体相通的输液通道,其和药液输入装置的出液孔相接,其特征在于:标尺套筒外圆面设有主标尺和副标尺,调节丝套外圆面设有与主、副标尺相对应的调节标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喜增
申请(专利权)人:王喜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