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81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属玉米收获机技术领域,该机构由搅龙轴及其上的搅龙叶片构成,为分禾部分与拨禾、拨穗部分两部分,分禾部分的搅龙轴是圆锥体的,搅龙叶片旋转轨迹呈圆锥状的,拨禾、拨穗部分的搅龙轴是圆柱体的,搅龙叶片旋转轨迹呈圆柱状的,它克服了链齿式拨禾机构的不足,兼有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两者的优点,其结构简单,重量轻,能耗少、燥音低,运行稳定可靠,其分禾与拨禾、拨穗能力都强力可靠,拉进玉米茎杆能力强劲可靠,玉米茎杆不易缠绕,不会碾压玉米果穗,提高了玉米收获率,这种分禾与拨禾、拨穗采用搅龙式一体两用的结构,是创造性的思维和自主创新的发明专利技术,是玉米收获机走向国产化的重要成果,它适合于各种玉米收获机上配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一.
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属农业机械、玉米收获机
,具体涉及玉米收获机上使用的一种搅龙式新结构的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二.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外玉米收获机采用的玉米拨禾、拨穗机构大都是采用链齿式拨禾、拨穗机构,这种拨禾、拨穗机构的不足之处在于:机构设置的数量多,重量重,结构复杂,养护维修难,能耗多、燥音大,链齿容易缠绕玉米茎杆,若停机清理,影响收获作业,若不停机清理,缠绕运行会引起机器零部件损坏,链齿结构也容易碾压玉米果穗,造成玉米收获率低。如果玉米拨禾、拨穗机构采用搅龙式结构进行设计制造,是在玉米拨禾、拨穗方法、方式上的技术创新思维。这种搅龙式玉米拨禾、拨穗机构结构简单,重量轻,能耗少、燥音低,运行稳定可靠,便于养护维修,它拨禾能力强而可靠,吃进玉米茎杆能力强而可靠,玉米茎杆不容易缠绕,而且拨穗能力也有力而可靠,又不会碾压玉米果穗,提高了玉米收获率,大大地改善了玉米拨禾、拨穗性能。本专利技术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就是一种大胆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创新设计活动,该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的设计是将园锥式分禾器和搅龙式玉米拨禾、拨穗机构两个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及其新的结构,这种新的机构,其一具有园锥式分禾器结构简单,分禾能力强而可靠,拉进玉米茎杆能力强而可靠,改进了玉米收获机的分禾性能,提高了玉米收获率等优点;其二具有搅龙式玉米拨禾、拨穗机构的各种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在玉米收获机上的使用,将会提高该玉米收获机分禾与拨禾、拨穗能力与收获作业的可靠性能,提高该玉米收获机整体的机械性能和技术水平,也促进和提高玉米收获机的国产化水平,将会使这种中国式玉米收获机在中国广大农村和农民中普及推广、使用。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这种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将使玉米收获机的技术性能和作业水平有明显的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这种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由搅龙轴与其上设置分布的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的搅龙叶片组成,其前部、后部设置有与机架安装一起的部位,如轴承部位等,其上还设置有驱动结构——如驱动轮等,技术特点在于:所述的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由搅龙式分禾与拨禾、拨穗的两部分组成。它是玉米收获机配套的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安装时:其整体与摘穗辊轴线平行地安装在玉米摘穗机构的上方机架上,且其分禾部分置于玉米摘穗辊的前方,拨禾、拨穗部分置于玉米摘穗辊的上方。根椐以上所述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技术特点还有:所述的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其前部搅龙叶片旋转轨迹呈园锥状部分是分禾部分,其后部搅龙叶片旋转轨迹呈园柱状、或有锥度状部分是拨禾、拨穗部分。实践得知,这种搅龙式分禾部分和拨禾、拨穗部分的组合结构的实用效果是较佳的。根椐以上所述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技术特点还有:所述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的分禾部分的搅龙轴选自园锥体的,该园锥体或是呈全园锥体的、或是其前部呈园锥体而后部呈园柱体的且它们連续处是同径的。实践得知,这两种搅龙轴的锥体结构实用效果都是较佳的。根据以上所述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技术特点还有:所述的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分禾部分的搅龙叶片的结构是:其搅龙叶片的起点与搅龙轴园锥体的顶点连接成分禾部分的顶点,搅龙叶片的旋转轨迹呈现三部分:其头部呈园锥状,其中部与头部呈的园锥状连续地自然过渡为呈另一园锥状且呈该园锥状旋转轨迹须与其中的搅龙轴的园锥体成平行,其后部连续地自然过渡为呈园柱状。搅龙叶片的旋转轨迹呈现的三部分,说明了该分禾部分的搅龙叶片结构尺寸的变化情况,实践得知,这种搅龙叶片结构的实用效果是佳化的。根据以上所述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技术特点还有:a.所述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的分禾部分的搅龙轴园锥体锥度须-->选择为20~45度,实用得知,该分禾部分的搅龙轴的锥度范围实用效果是较好的。b.所述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的分禾部分的搅龙叶片其头部的旋转轨迹呈的园锥状锥度须选择为60~120度,实用得知,该分禾部分的搅龙叶片头部旋转轨迹的锥度范围实用效果也是较好的。根据以上所述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技术特点还有:所述的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的搅龙轴尺寸大小、搅龙叶片的尺寸大小与分布数量,如搅龙叶片可由多个搅龙叶片构成的等,应根据需要设计做成不同的结构。这种根据实际情况在技术设计上作的种种优化、选择性改变或变化,完全是合理化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的优点很多:1.该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能改进和克服链齿式拨禾、拨穗机构的种种不足与缺陷,又兼有搅龙式玉米分禾机构与拨禾、拨穗机构两者的优点;2.它结构简单新颖,重量轻,能耗少、燥音低,运行稳定可靠,便于养护维修;3.它的分禾与拨禾能力都强力可靠,拉进和吃进玉米茎杆能力强劲可靠,玉米茎杆不容易缠绕,而且拨穗能力也有力而可靠,又不会碾压玉米果穗,提高了玉米收获率,大大地改善了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性能。这种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采用搅龙式一体两用的结构,是创造性的思维和专利技术,也是自主创新的设计,是玉米收获机走向国产化的重要一环,对提高我国的玉米收获机的技术性能和设计生产水平作出了贡献。这种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适合于各种玉米收获机上配套使用,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的机械。四.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附图有两幅:图1是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的示意图;图2是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在两图中:1.分禾部分的园锥体搅龙轴;2.拨禾部分的搅龙轴;3.搅龙叶片;4、5.安装部位;6.驱动轮。五.具体实施方案本专利技术的非限定实施例如下:-->实施例一.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本例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的具体结构示在图1和图2中。这种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由搅龙轴1与2及其上设置分布的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的搅龙叶片3组成,该机构由分禾部分与拨禾、拨穗部分两部分组成。其前部分禾部分的搅龙轴是园锥体1,它是呈全园锥体的,该搅龙轴园锥体1锥度选择为20度或45度,其前部搅龙叶片3旋转轨迹呈园锥状部分。其后部是拨禾、拨穗部分,其后部搅龙轴2是园柱体的,其上搅龙叶片3旋转轨迹呈园柱状部分。如图所示该例中在其后部设置有与机架安装一起的轴承部位4、5,其上还设置有驱动结构——如驱动轮6,可被传动齿轮啮合、或被链轮或皮带轮传动、驱动。所述的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它是玉米收获机配套的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安装时:其整体与摘穗辊轴线平行地安装在玉米摘穗机构的上方机架上,且其分禾部分置于玉米摘穗辊的前方,拨禾、拨穗部分置于玉米摘穗辊的上方。实施例二.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本例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的具体结构由图1与图2联合示出。该例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1.该例的前部分禾部分的搅龙轴的园锥体1其前部呈园锥体而后部呈园柱体的,且它们連续处是同径的,该搅龙轴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它由搅龙轴与其上设置分布的搅龙叶片组成,特征在于:所述的该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由搅龙式分禾与拨禾、拨穗的两部分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它由搅龙轴与其上设置分布的搅龙叶片组成,特征在于:所述的该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由搅龙式分禾与拨禾、拨穗的两部分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特征在于:所述的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其前部搅龙叶片旋转轨迹呈园锥状部分是分禾部分,其后部搅龙叶片旋转轨迹呈园柱状、或有锥度状部分是拨禾、拨穗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特征在于:所述的搅龙式玉米分禾与拨禾、拨穗机构的分禾部分的搅龙轴选自呈全园锥体的、或是其前部呈园锥体而后部呈园柱体的且它们連续处是同径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搅龙式玉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强张润明刘爱英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信联集团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