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可靠性线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79029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1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可靠性线架,可靠性较高、结构简单,它包括支架(1)、设于支架(1)上用于摆放线筒座(2)的自下而上依序分布的多个托板(3),最上层的托板(3)上方设有多个机械开关(5),该机械开关(5)设有摆杆(6),摆杆(6)连接有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用于挂线端(7)的纱线断开后带动摆杆(6)摆动复位,该摆动复位带动机械开关(5)的正负极电连接;各机械开关(5)并联,该并联的一端与电源的一端电连接,该并联的另一端与用于高压转低压的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的另一端电连接,信号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袜子生产制造设备
,具体讲是一种高可靠性线架。
技术介绍
线架为织袜机的组成部分,线架的作用主要是供应和分配纱线以及断线检测,现有的线架主要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用于摆放线筒座的自下而上依序分布的多个托板、设于最上层的托板上方的传感器组、设于传感器组上方的导线杆,各托板均设有线筒座,传感器组包括多个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自下而上依序设置有光电检测元件、张力调节器、第二导线孔,所述第二导线孔、光电检测元件的检测部位、张力调节器的走线部位形成一竖直方向的走线通路,导线杆设有用于将从第二导线孔过来的各纱线导入编织机构的分线环,由于受制于光电检测元件的局限,比如对使用环境要求高、容易产生误操作,此外,现有线架为了保障光电检测元件的正常工作,结构较为复杂,比如走线通路的竖直设置、需要张力调节器等,所以综合这些因素,导致现有线架可靠性有待提高,结构有待简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高可靠性线架,可靠性较高、结构简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高可靠性线架,它包括支架、设于支架上用于摆放线筒座的自下而上依序分布的多个托板,各托板均设有线筒座,除最上层的线筒座外,其他各层托板上的线筒座,其上方的各托板均设有用于导向该线筒座的导线孔,最上层的托板上方设有多个机械开关,该机械开关设有摆杆,摆杆的一端为挂线端,摆杆的另一端与机械开关转动连接,摆杆连接有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用于挂线端的纱线断开后带动摆杆摆动复位,该摆动复位带动机械开关的正负极电连接;各机械开关并联,该并联的一端与电源的一端电连接,该并联的另一端与用于高压转低压的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的另一端电连接,信号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采用机械开关,并由信号转换电路对信号进行转换,极大降低了使用环境对信号采集的影响,误操作大幅减少,机械开关是一类通过机械结构控制电路通断的装置,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可靠,而高压有利于正负极电连接的导通性能,即采用高压电源易导通,同时,本方案无需特别考虑走线通路设计、可以不用张力调节器,简化了结构,所以,本专利技术具有可靠性较高、结构简单的优点。作为改进,信号转换电路包括降压单元、信号输出单元,降压单元的一端为所述的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降压单元另一端与信号输出单元一端电连接,信号输出单元另一端为所述的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信号输出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为所述的信号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这样,结构较为简单。作为改进,电源为高压直流电源,所述的并联的一端与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电连接;信号转换电路包括若干稳压二极管、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光耦,若干稳压二极管依序串联形成降压单元,光耦为信号输出单元,所述降压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的并联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电阻的一端、光耦输入端的正极均与降压单元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电阻的另一端、光耦输入端的负极均与高压直流电源的负极电连接,第二电容的一端与光耦输出端的正极连接,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光耦输出端的负极连接,光耦输出端为所述的信号输出单元的信号输出端,这样,结构简单,同时采用高压直流电源,导通效果较好。作为改进,信号转换电路设于陶瓷板上,即在陶瓷板的同一侧表面内设置所述的若干稳压二极管、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光耦,若干稳压二极管位于陶瓷板的左侧,并自下而上依序分布,光耦位于陶瓷板的右侧,电阻、第一电容均位于若干稳压二极管和光耦之间,第一电容位于降压单元右上侧,电阻位于光耦左侧,第二电容位于光耦上侧;陶瓷板下侧位于稳压二极管下方设有第一针脚、第二针脚,陶瓷板下侧位于光耦下方设有第三针脚、第四针脚,陶瓷板下侧位于第三针脚左侧设有第五针脚、第六针脚,第一针脚为所述的降压单元的一端,第二针脚为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电阻的另一端、光耦输入端的负极并联形成的负极端,所述的第一电容的另一端、电阻的另一端、光耦输入端的负极均与高压直流电源的负极电连接是指该负极端与高压直流电源的负极电连接,第三针脚、第四针脚分别为光耦输出端的正负极;第一针脚、第二针脚、若干稳压二极管、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光耦、第三针脚、第四针脚这些元器件之间的电性连接经陶瓷板上的镀铜形成的铜线进行连接,这样,经陶瓷板承载后,信号转换电路被做成了片状插件,具有模块化特点,更有利于降低设计和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直流电从高压降为低压,产生的热量可以及时由陶瓷板导出,陶瓷板不仅强度高,绝缘性好,而且散热效果也好,所以更有利于提高本专利技术的可靠性及稳定性,同时,各元器件的分布合理,更加紧凑同时相互干扰少,镀铜形成的铜线的线路简短。作为改进,导线孔设有用于保护纱线的保护套,保护套两端为喇叭口,中间为柱段,这样,保护套的材质可以是塑料套或除静电套,起到减少纱线磨损和防止纱线钩住孔边缘导致拉断的现象,以及采用除静电套可以防止纱线相互静电吸附粘连。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可靠性线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高可靠性线架的机械开关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高可靠性线架的线路转换电路相关的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高可靠性线架的信号转换电路设于陶瓷板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支架,2、线筒座,3、托板,4、导线孔,5、机械开关,6、摆杆,7、挂线端,8、稳压二极管,9、电阻,10、第一电容,11、第二电容,12、光耦,13、第一针脚,14、第二针脚,15、第三针脚,16、第四针脚,17、第五针脚,18、第六针脚,19、摆臂,20、第一触点,21、第二触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一种高可靠性线架,它包括支架1、设于支架1上用于摆放线筒座2的自下而上依序分布的多个托板3,各托板3均设有线筒座2,除最上层的线筒座2外,其他各层托板3上的线筒座2,其上方的各托板3均设有用于导向该线筒座2的导线孔4,最上层的托板3上方设有多个机械开关5,该机械开关5设有摆杆6,摆杆6的一端为挂线端7,摆杆6的另一端与机械开关5转动连接,摆杆6连接有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用于挂线端7的纱线断开后带动摆杆6摆动复位,该摆动复位带动机械开关5的正负极电连接;各机械开关5并联,该并联的一端与电源的一端电连接,该并联的另一端与用于高压转低压的信号转换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可靠性线架,它包括支架(1)、设于支架(1)上用于摆放线筒座(2)的自下而上依序分布的多个托板(3),各托板(3)均设有线筒座(2),除最上层的线筒座(2)外,其他各层托板(3)上的线筒座(2),其上方的各托板(3)均设有用于导向该线筒座(2)的导线孔(4),其特征在于,最上层的托板(3)上方设有多个机械开关(5),该机械开关(5)设有摆杆(6),摆杆(6)的一端为挂线端(7),摆杆(6)的另一端与机械开关(5)转动连接,摆杆(6)连接有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用于挂线端(7)的纱线断开后带动摆杆(6)摆动复位,该摆动复位带动机械开关(5)的正负极电连接;各机械开关(5)并联,该并联的一端与电源的一端电连接,该并联的另一端与用于高压转低压的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的另一端电连接,信号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可靠性线架,它包括支架(1)、设于支架(1)上用于摆放线筒座
(2)的自下而上依序分布的多个托板(3),各托板(3)均设有线筒座(2),除
最上层的线筒座(2)外,其他各层托板(3)上的线筒座(2),其上方的各托板
(3)均设有用于导向该线筒座(2)的导线孔(4),其特征在于,最上层的托板
(3)上方设有多个机械开关(5),该机械开关(5)设有摆杆(6),摆杆(6)
的一端为挂线端(7),摆杆(6)的另一端与机械开关(5)转动连接,摆杆(6)
连接有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用于挂线端(7)的纱线断开后带动摆杆(6)摆动
复位,该摆动复位带动机械开关(5)的正负极电连接;各机械开关(5)并联,
该并联的一端与电源的一端电连接,该并联的另一端与用于高压转低压的信号转
换电路的输入端电连接,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源的另一端电连接,信号转
换电路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可靠性线架,其特征在于,信号转换电路包括
降压单元、信号输出单元,降压单元的一端为所述的信号转换电路的输入端,降
压单元另一端与信号输出单元一端电连接,信号输出单元另一端为所述的信号转
换电路的输出端,信号输出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为所述的信号转换电路的信号输出
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可靠性线架,其特征在于,电源为高压直流电
源,所述的并联的一端与高压直流电源的正极电连接;信号转换电路包括若干稳
压二极管(8)、电阻(9)、第一电容(10)、第二电容(11)、光耦(12),若干
稳压二极管(8)依序串联形成降压单元,光耦(12)为信号输出单元,所述降
压单元的一端与所述的并联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一电容(10)的一端、电阻(9)
的一端、光耦(12)输入端的正极均与降压单元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一电容(10)
的另一端、电阻(9)的另一端、光耦(12)输入端的负极均与高压直流电源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海宁市万路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