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式船艇驾驶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7713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21 0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于集装运输,生产成本更低的模块式船艇驾驶室。包括基体模块、前挡风模块、棚架模块,基体模块由骨架、驾驶室前面板组成,骨架具有纵向段以及横向段,驾驶室前面板上成型有一安装平台;前挡风模块由支撑框架、透明挡风板、密封胶条构成,支撑框架的下端成型有折转边,用螺栓紧固折转边及安装平台,棚架模块由支撑架、顶棚组成,支撑架包括左、右两侧的支撑立柱,支撑立柱的上端具有向前延伸部,向前延伸部与支撑框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支撑立柱的下端焊接有安装座,安装座通过螺栓与横向段固定连接,顶棚的前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框架固定连接,顶棚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两支撑立柱的向前延伸部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船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块式船艇驾驶室。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船艇外形、功能的要求越来越多,在船艇的销售市场往往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装配具有不同外形、功能的多种类型的船艇。然而,传统的船艇的驾驶室通常为一体成型的结构,驾驶室的各零部件之间均不能进行任何的拆分,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对船艇外形、功能的需求,船艇制造业需要根据客户要求的功能制作不同驾驶室的工装夹具,导致生产企业的工装夹具增多,成本增大,企业利润降低,甚至造成亏损,不利于船艇制造业的良性发展。同时,由于船艇的这种一体式结构占据的空间较大,在集装运输时,集装运输的数量相对减少,不利于集装运输,使企业的运输成本加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于集装运输,生产成本更低的模块式船艇驾驶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模块式船艇驾驶室,包括基体模块、前挡风模块、棚架模块,所述基体模块由骨架、驾驶室前面板组成,所述骨架具有沿船艇纵向延伸的纵向段以及沿船艇横向延伸的横向段,所述纵向段的后半部用于焊接固定在甲板上,纵向段的前半部向上延伸,所述横向段用于焊接固定在甲板上,横向段前端面的中部与纵向段焊接固定,形成“丁”字形的骨架,所述驾驶室前面板固定在纵向段的前半部上,驾驶室前面板上设置船艇的操纵机构,驾驶室前面板的上端成型有一安装平台;所述前挡风模块由支撑框架、透明挡风板、密封胶条构成,所述透明挡风板粘接固定在支撑框架前端设有的安装槽中,所述密封胶条的内端面粘接固定在透明挡风板上,密封胶条的外周面粘接固定在安装槽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成型有与安装平台对应的折转边,该折转边以及安装平台上分别设有多个相互对应的连接孔,用螺栓穿过折转边以及安装平台上对应的连接孔紧固,将前挡风模块固定在驾驶室前面板上;所述棚架模块由支撑架、顶棚组成,所述支撑架包括设于骨架横向段左、右两侧的支撑立柱,各支撑立柱的上端具有弯折后的向前延伸部,所述向前延伸部的前端与支撑框架后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各支撑立柱的下端分别焊接有安装座,各安装座通过螺栓与骨架横向段的对应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棚的前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顶棚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两支撑立柱的向前延伸部上。所述透明挡风板的材料为玻璃,透明挡风板呈向前拱起的弧形。所述支撑立柱的向前延伸部的前端为连接支耳,所述支撑框架上端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座,连接支耳与连接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立柱的向前延伸部上设有向内延伸的固定支架,所述顶棚的下端设有对应的安装支架,固定支架与安装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形成顶棚与支撑立柱的固定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基体模块由骨架、驾驶室前面板组成,骨架具有沿船艇纵向延伸的纵向段以及沿船艇横向延伸的横向段,横向段前端面的中部与纵向段焊接固定,形成“丁”字形的骨架,保证了整个船艇驾驶室的强度。骨架的纵向段的后半部以及横向段均焊接固定在甲板上,保证了驾驶室与船体之间的连接强度。驾驶室前面板固定在纵向段的前半部上,形成船艇驾驶室的基础。基体模块、前挡风模块、棚架模块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本驾驶室形成拼装组合式结构,本驾驶室的前挡风模块、棚架模块,以及基体模块可以分别通过一套工装夹具单独生产,最后进行拼接装配,结构和工艺更加简单,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工装夹具的需求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本驾驶室的各组件为单独生产,每个组件占据的空间更小,在集装运输时,装载更为紧凑,集装运输数量相对较多,使企业的运输成本降低,利于船艇制造业的良性发展。透明挡风板为玻璃材料的透明挡风板,玻璃制成的透明挡风板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老化,且硬度较高,不易划伤,使透明挡风板的使用寿命更长,而且玻璃的透光率较高,使船艇的驾驶更加安全。支撑立柱的向前延伸部上设有向内延伸的固定支架,顶棚的下端设有对应的安装支架,固定支架与安装支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顶棚与支撑立柱形成拼接组合式固定。这种连接结构可以避免在顶棚上开设安装孔,使顶棚不易漏水。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2为图1中基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前挡风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前挡风模块的分解示意图;图5为棚架模块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附图中,1为纵向段,2为横向段,3为驾驶室前面板,4为安装平台,5为支撑框架,6为透明挡风板,7为密封胶条,8为折转边,9为支撑架,10为顶棚,11为安装座,12为连接支耳,13为连接座,14为固定支架,15为基体模块,16为前挡风模块,17为棚架模块。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至图5,为模块式船艇驾驶室的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包括基体模块15、前挡风模块16、棚架模块17,基体模块、前挡风模块、棚架模块之间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使本驾驶室形成拼装组合式结构,本驾驶室的前挡风模块、棚架模块,以及基体模块可以分别通过一套工装夹具单独生产,最后进行拼接装配,结构和工艺更加简单,减少了生产过程中工装夹具的需求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本驾驶室的各组件为单独生产,每个组件占据的空间更小,在集装运输时,装载更为紧凑,集装运输数量相对较多,使企业的运输成本降低,利于船艇制造业的良性发展。参见图2,所述基体模块15由骨架、驾驶室前面板3组成,所述骨架具有沿船艇纵向延伸的纵向段1以及沿船艇横向延伸的横向段2,所述纵向段1的后半部用于焊接固定在甲板上,纵向段1的前半部向上延伸,所述横向段2用于焊接固定在甲板上,横向段2前端面的中部与纵向段1焊接固定,形成“丁”字形的骨架,所述驾驶室前面板3固定在纵向段1的前半部上,驾驶室前面板3上设置船艇的操纵机构,驾驶室前面板3的上端成型有一安装平台4,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平台为前面板上端经冲压折弯成型的安装平台,使安装平台的强度更高。参见图3、图4,所述前挡风模块16由支撑框架5、透明挡风板6、密封胶条7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经冲压成型,支撑框架上设有透明挡风板的安装槽。所述透明挡风板6粘接固定在支撑框架5前端设有的安装槽中,所述密封胶条7的内端面粘接固定在透明挡风板6上,密封胶条7的外周面粘接固定在安装槽的内壁上,优选地,所述透明挡风板6的材料为玻璃,玻璃制成的透明挡风板在使用过程中不易老化,且硬度较高,不易划伤,...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式船艇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模块、前挡风模块、棚架模块,所述基体模块由骨架、驾驶室前面板组成,所述骨架具有沿船艇纵向延伸的纵向段以及沿船艇横向延伸的横向段,所述纵向段的后半部用于焊接固定在甲板上,纵向段的前半部向上延伸,所述横向段用于焊接固定在甲板上,横向段前端面的中部与纵向段焊接固定,形成“丁”字形的骨架,所述驾驶室前面板固定在纵向段的前半部上,驾驶室前面板上设置船艇的操纵机构,驾驶室前面板的上端成型有一安装平台;所述前挡风模块由支撑框架、透明挡风板、密封胶条构成,所述透明挡风板粘接固定在支撑框架前端设有的安装槽中,所述密封胶条的内端面粘接固定在透明挡风板上,密封胶条的外周面粘接固定在安装槽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成型有与安装平台对应的折转边,该折转边以及安装平台上分别设有多个相互对应的连接孔,用螺栓穿过折转边以及安装平台上对应的连接孔紧固,将前挡风模块固定在驾驶室前面板上;所述棚架模块由支撑架、顶棚组成,所述支撑架包括设于骨架横向段左、右两侧的支撑立柱,各支撑立柱的上端具有弯折后的向前延伸部,所述向前延伸部的前端与支撑框架后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各支撑立柱的下端分别焊接有安装座,各安装座通过螺栓与骨架横向段的对应端面固定连接,所述顶棚的前端通过螺栓与支撑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顶棚的下端通过螺栓固定在两支撑立柱的向前延伸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式船艇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体模块、前挡风模块、
棚架模块,
所述基体模块由骨架、驾驶室前面板组成,所述骨架具有沿船艇纵向延
伸的纵向段以及沿船艇横向延伸的横向段,所述纵向段的后半部用于焊接固
定在甲板上,纵向段的前半部向上延伸,所述横向段用于焊接固定在甲板上,
横向段前端面的中部与纵向段焊接固定,形成“丁”字形的骨架,所述驾驶
室前面板固定在纵向段的前半部上,驾驶室前面板上设置船艇的操纵机构,
驾驶室前面板的上端成型有一安装平台;
所述前挡风模块由支撑框架、透明挡风板、密封胶条构成,所述透明挡
风板粘接固定在支撑框架前端设有的安装槽中,所述密封胶条的内端面粘接
固定在透明挡风板上,密封胶条的外周面粘接固定在安装槽的内壁上,所述
支撑框架的下端成型有与安装平台对应的折转边,该折转边以及安装平台上
分别设有多个相互对应的连接孔,用螺栓穿过折转边以及安装平台上对应的
连接孔紧固,将前挡风模块固定在驾驶室前面板上;
所述棚架模块由支撑架、顶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谛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合川区海常关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