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易宪峰专利>正文

一种胸腹腔积液排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7277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腹腔积液排放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三个组成T形的引流管、注射器和穿刺针,其中有两个引流管分别连接着注射器和穿刺针,引流上有只能从穿刺针流入的单流阀,引流管上有只能流出的单流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卫生、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加工成一体化,胸腹腔积液排放工程只需一名医护人员便可完成,既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避免了医护人员直接与胸腹腔积液直接接触,操作既卫生,又快捷、方便,为临床治疗节省了宝贵时间。(*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临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胸腹腔积液排放器
技术介绍
胸腹腔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在临床医疗中,传统只使用一连结标准穿刺针的橡胶软管,通过与之连结的注射器将胸腹腔积液排出,操作时,首先将注射器内的空气排出,然后将注射器与橡胶软管连结,抽动注射器,将胸腹腔积液抽到注射器中,然后用止血钳将橡胶软管夹住,以避免积液回流;拨掉橡胶软管,推动注射器将积注排到承接容器中,再次将注射器与橡胶软管连接,反复用止血钳夹紧、放松橡胶软管,以排出胸腹腔积液,这样不仅费时、费力,而且易造成胸腹腔积液外漏,造成污染,既不卫生又给医护人员造成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卫生方便、易于操作的胸腹腔积液专用排放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三个组成T形的引流管、注射器和穿刺针,其中有两个引流管分别连接着注射器和穿刺针,引流上有只能从穿刺针流入的单流阀,引流管上有只能流出的单流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卫生、省时、省力,本技术可加工成一体化,胸腹腔积液排放工程只需一名医护人员便可完成,既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避免了医护人员直接与胸腹腔积液直接接触,操作既卫生,又快捷、方便,为临床治疗节省了宝贵时间。附图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中1、2、3、引流管,4、5、单流阀,6、注射器,7、穿刺针。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的一种胸腹腔积液排放器,包括三个组成T形的引流管(1、2、3)、注射器6和穿刺针7,引流管2、3连成一横管,引流管1连接在引流管2、3的中间形成一竖管,其中有两个引流管(1、2)分别连接着注射器6和穿刺针7,引流管2、3上分别安装有单流阀4、5,单流阀4使得液体只能穿刺针7流入引流管2,而引流管2内的液体不能流出到穿刺针7,单流阀5使得引流管2内的液体能流入到引流管3,而引流管3内的液体不能流入到引流管2。权利要求1.一种胸腹腔积液排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组成T形的引流管(1、2、3)、注射器(6)和穿剌针(7),其中有两个引流管(1、2)分别连接着注射器(6)和穿剌针(7),引流(2)上有只能从穿剌针(7)流入的单流阀(4),引流管(3)上有只能流出的单流阀(5)。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腹腔积液排放器,本技术包括三个组成T形的引流管、注射器和穿刺针,其中有两个引流管分别连接着注射器和穿刺针,引流上有只能从穿刺针流入的单流阀,引流管上有只能流出的单流阀。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卫生、省时、省力,本技术可加工成一体化,胸腹腔积液排放工程只需一名医护人员便可完成,既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又避免了医护人员直接与胸腹腔积液直接接触,操作既卫生,又快捷、方便,为临床治疗节省了宝贵时间。文档编号A61M27/00GK2834556SQ20052012442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1日专利技术者易宪峰 申请人:易宪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胸腹腔积液排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组成T形的引流管(1、2、3)、注射器(6)和穿刺针(7),其中有两个引流管(1、2)分别连接着注射器(6)和穿刺针(7),引流(2)上有只能从穿刺针(7)流入的单流阀(4),引流管(3)上有只能流出的单流阀(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易宪峰
申请(专利权)人:易宪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