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血液加温仪,是由机箱,加热膜,铝制传热片及恒温控制电路组成,其中,恒温控制电路又包括辅助电源电路,运算放大器电路,自动调功电路,过零触发电路,报警保护电路及显示电路。其加温方式是将输血/液接管盘在回形盘槽内,待加温的血液流过输液管就实现了加温。恒温控制电路可根据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加温功率,实现温度恒定,该机操作简单,温度采用直观的数字显示,还具有高温报警功能,保证了使用安全。(*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温仪,特别是一种血液加温仪。目前,我国医疗单位血液加温方法有水浴,电热风机,冬天时放在暖气的散热片上等等。这些方法很不科学,不规范,温度低了起不到加温的目的,温度高了又破坏血液中的成分,具有危险性,且加热不均匀。在本技术问世之前,有些医疗单位也研制了一种血液加温仪,其主要方式是将低温的血液直接流到一恒温金属槽内进行加温。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血液会被金属槽内的不洁物污染,造成不良后果,而使用过的金属槽在消毒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不可克服的困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血液加温仪。该加温仪在不破坏血液成分的前提下迅速加温,有效的避免了因血液温度低造成的血管痉挛等意外情况,降低寒战的发生率,使手术治疗更安全,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血液加温仪,其特征在于是由机箱,加热膜,铝制传热片及恒温控制电路构成;其中,加热膜贴附在铝制传热片的背面,在铝制传热片的正面有蛇形盘槽,输血/液接管盘在槽内固定。——所述的加热膜材质为聚酰胺—康铜。——所述的恒温控制电路包括辅助电源电路,运算放大器电路,自动调功电路,过零触发电路,报警保护电路及显示电路。其中运算放大器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接自动调功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自动调功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接过零触发电路的信号输入端,过零触发电路的信号输出端接负载;报警保护电路的输入端接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显示——所述的恒温控制电路中的运算放大器是由PN结温度电压传感器DE,电阻R11~R14,R21~R26,R2、R34,电容C11、C21~C23、运算放大器IC1(LM358)、IC2(LM358)、IC3(NE5534)组成,其中DE并联在测温电桥中电容C11的两端,DE的正端接IC1的正向输入端电桥中R12与R14串联接点接IC2的正向输入端,IC1、IC2的输出端分别通过电阻R23、R24接IC3的负向输入端和正向输入端。——所述的恒温控制电路中的自动调功电路是由压控振荡器IC4(LM566),电压比较器IC7及运算放大器IC5(LM339),与非门IC6(4011)和IC9;三极管T1、电阻R41~R45,R61~R64,R4~R6,电容C41~C43,其中IC4的5脚接运算放器电路中IC3的输出端,IC4的3脚输出信号接IC5的正向输入端,IC5的输出端接IC6的6脚,IC7的正向输入端7脚接运算放大器电路中IC3的输出端,IC7的输出端与IC6的输入端分别接IC9的2脚和1脚,IC3的输出通过电阻R63接T1的基极,其输出端Vi接过零触发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的过零触发电路SSR是由光电耦合器PT,三极管BG1’、BG2’,单、双向晶闸管SCR’,BCR及整流桥D1’~D4’,电阻R2’~R7’,电容C1’构成;其中光耦合器PT的输入端接自动调功电路的输出端,SCR’的控制极接BG2及BG1的集电极,BG1的基极接PT的输出端,SCR’串联在D1’~D4’电桥的直流输出端,双向可控硅BCR与负载L及继电器常开触点KJ串联后接220V市电。——所述的报警保护电路是由运算放大器IC8,三级管T2~T4,可控硅SCR,蜂鸣器W,电阻R71~R79、R7,电容C71~C73、继电器J组成;其中IC8的正向输入端接运算放大器电路IC3的输出端,IC8的输出端通过R73接T2的基极,T2的发射极输出端通过R75、C72滤波电路接SCR的控制极,SCR的阳极通过R76接+15V的电源,又通过R79接T3的基极,在VC与T3的集电极之间接有继电器线圈J,T3的集电极又通过R78接T4的基极,VC与T4的集电极上接有蜂鸣器W。——所述的显示电路是LED数码管显示电路,其信号输入端接串联电阻R81、R8的分压点;R81、R8再与运算放大器电路输出端并联。本技术血液加温仪的加热方式是将输血/液接管盘在回形盘槽内,待加温的血液流过接管就实现了加温。此形式的优点是血液流过专用的一次性输液管不会被污染,输液管的接触面积大,加温行程长,流量大,恒定温度,满足了医疗单位的要求。在本技术血液加温仪的恒温控制电路中采用了全自动功率调节方式,可根据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加温功率,确保恒温。该机操作简单,温度采用直观的数字显示,还具有高温报警功能,保证了使用安全。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本技术铝制传热板结构图。图3图2中A-A剖视图。图4本技术恒温控制电路电路方框图。图5本技术实施例恒温控制电路原理图。图6本技术过零触发电路(SSR)电路原理图。图7本技术显示电路原理图。图中1、铝制传热片;2、聚酰胺—康铜加热膜;3、机箱;4、LED显示电路板;5、主控恒温电路板;6、半圆型盘槽;A、辅助电源电路;B、运算放大器;C、自动调功电路;D、过零触发电路;E、报警保护电路;F、显示电路。参见图1~图7;图5中辅助电源电路A产生±15V、+5V,VC用于恒温控制电路的电源。参见图5中运算放大器电路B。图中DE为PN结温度电压传感器,其通过桥式电路将温度变化转变成电压变化,这个电压在通过由三个运算放大器IC1、IC2、IC3组成的放大电路可得到高输入阻抗,三个运算放大器IC1、IC2、IC3组成的放大电路可得到高输入阻抗,高共模抑制比的温度—电压信号VS。并具有DE为33.4℃时,VS=10V,DE为37.0℃时,VS=11.2V。参见图5中自动调功电路C,VS输入到压控振荡器IC4的5脚,可在3脚产生的f=2.4(Vcc-Vs)R0C0Vss]]>方波信号,此方波信号由IC5整形,即输出的方波低电平为零。设定IC7的采样电压为+10V,其所对应的温度为33.4℃,VCC=11.2V,其所对应的温度为37.0℃。这样当T<33.4℃时,IC7的信号电压小于其采样电压,其输出为低电平(IC7为一电压比较器),这样Vi为高电平,当T>37.0℃时,IC43脚输出为低电平,Vi为高电平,当10V<VS<11.2V时,即DE33.4℃<T<37.0℃时,Vi输出是随温度升高而其频率降低的方波信号,Vi用以驱动过零触发电路,以实现自动调节加温的功率。图6为过零触发电路D,当KJ闭合时,①~②端所加入的220V交流电电压值较大时,由于BG2’导通而不能使SCR’触发。只有①~②端电压较小时,BG2’截止,且此时Vi为高电位,光电耦合器PT导通,而BG1’截止,才能由R5’给SCR’提供触发电流,SCR’导通,结果BCR导通,从而接通负载电源。当Vi信号为低电位时,并有①、②端的电压减小到小于双向可控硅BCR的维持电流后,才促使BCR自行关断,从而切断负载电源。自动调功电路与过零触发电路实现了随DE温度的变化而自动调节加温器件功率并使DE温度保持恒定,图6为图5中SSR。参见图5中的报警保护电路E,当VS≥11.8V,即DE的温度T≥38.5℃时,IC8输出为高电平,T2导通,从而使SCR被触发导通,T3截止,继电器J断开,加温器件断电不能加温,此时T3截止,而T4导通。蜂鸣器W发出报警声。图7中显示电路为一个LED显示电路,Ra,Rb组成的分压电路将温度—电压信号VS分压,使L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血液加温仪,其特征在于:是由机箱,加热膜,铝制传热片及恒温控制电路构成;其中,加热膜贴附在铝制传热片的背面,在铝制传热片的正面有蛇形盘槽,输血/液接管盘在槽内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昕,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永安技贸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