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猕猴桃的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336853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9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猕猴桃的种植方法,包括:育苗、嫁接、整理土地、移栽和搭架、栽培管理、猕猴桃株体的授粉、疏花和疏果处理、病虫害防治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效果:通过在种植猕猴桃的坑中垫上树枝,使种植后猕猴桃的根系不会因为在遇到雨季未能及时排水的情况下而降低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01610050893

【技术保护点】
一种猕猴桃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育苗:选择优良的野山猕猴桃原种;选择有风、向阳的沙土壤作为培育基地,立春前后开始种实生苗10个月;S2,嫁接:选择单芽切接法进行嫁接,接穗在嫁接前使用赤霉素兑水浸泡3小时,嫁接时选择温度为30℃、湿度大于70%的晴天;S3,整理土地:(1)按每亩1000公斤草木灰、1000公斤蚕粪及1000公斤豆壳准备肥料,(2)将发酵一个月的准备肥料均匀撒在地面上进行全深翻改土,将土壤粉碎捣细,(3)每距离1~2米挖一个深30~50厘米,宽18~25厘米的坑,(4)在每一个坑中距离坑底5~10厘米铺放树枝,而后放入由以下原料按重量百分比充分混合发酵制得的肥料:40%鸡粪、20%猪粪、25%草木灰及10%豆粕;S4,移栽和搭架:选用根系良好、茎粗0.8厘米以上的猕猴桃苗,每一个坑放一株苗,而后回土,在株体的一侧,距离株体30~40厘米埋设一根T型立柱,并且将这些T型立柱的上端使用铁丝横向和纵向连接成铁丝网,铁丝网间距60~80厘米;S5,栽培管理:包括施肥管理、田间除草、水分管理及修剪管理,施肥管理,在猕猴桃幼苗期,每隔30~40天,在苗的周围挖深35cm,宽30cm的环状沟,施入腐熟的有机肥并加入油饼、磷肥,灌水复土;在猕猴桃生长期,施速效性肥料,并结合灌水,每亩施尿素6~10公斤;谢花后一周,每株施复合肥料100~150克,人畜粪水6~10公斤、碳酸氢钙10~20克、偏硅酸钠10~20克、硫酸亚铁铵10~20克,并兑水2~4公斤;在盛花期和结果期,用0.3%的磷酸二氢钾或0.2%的尿素液进行根外追肥;田间除草,在猕猴桃结果前,每隔30~40天用20%的草甘膦30~50毫升兑水16公斤喷洒除草;在猕猴桃结果期,将根部及距离根部10~15里面的草都手动拔除;水分管理,春季萌芽前以及伏旱期间,每株灌水20~25公斤,灌水2~3次,秋雨期在植株行间开沟排水;修剪管理,在猕猴桃的生长期修剪时重在保留主蔓和侧蔓,剪去多余的侧蔓和分枝,剪去细弱枝、交叉枝和病虫枝,并且在疏花疏果期进行摘心、除萌、疏剪和绑缚;在猕猴桃的非生长期即在猕猴桃株体落叶后,发芽前,对主蔓和侧蔓进行的修剪,剪去多余的枝条,剪短主蔓和侧蔓,侧蔓只保留3~5个饱满叶芽,其余末梢全部剪掉;S6,猕猴桃株体的授粉、疏花和疏果处理,摘下含苞待放的雄花,取出雄蕊,摊开晾晒30小时后收集花粉,在雌花开放后,于上午8~11时,下午15~17时进行点花授粉,疏花过程中保留花期早、饱满、靠近主蔓或侧蔓根部的花朵,主蔓上每4~6厘米留花2~4个,侧蔓上每5~6厘米留花2~4个,疏果时疏边果,主蔓上每4~6厘米留果1~2个,侧蔓上每5~6厘米留果1~2个,待果实直径长大到2~4厘米时,对果实打蓝矾后进行套袋处理;S7,病虫害防治:每隔30~35天用枯草芽孢杆菌稀释至100~200倍,喷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显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乐业百农原生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