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英兰专利>正文

多功能恒温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6348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恒温输液器,它由盒体、盒盖、电路板、温度计和液滴调速夹组成,其特征在于盒体内安装有电路板和温度计,盒盖上安装有指示灯、超温报警器和超温闪烁灯,盒体和盒盖的端头上安装有液滴调速夹。它设计新颖,结构简单,能将所输药液自动加温,并使输入的药液温度控制在与人体体温相应值,缩小了输液温度与人体体温之间的差距,减轻了病人的不适感,提高了药液输入的质量和治疗效果。(*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恒温输液器,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能将所输药液自动加温并控制在与人体体温相适应的恒温输液装置。目前,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我国的医疗水平也越来越高,医疗设备也越来越精密。然而,现有的输液装置还停留在传统的状态,主要表现在输液方式上还采取液瓶倒挂靠液重自滴输入,输液温度随室温而变化,尤其是冬季输液的温度与人们的体温相差很大时,如果输入几瓶液体就会产生肢体发冷、麻木等不适应的反应,影响疗效,甚至还会加重病情。总之,现有的常温输液方法有待改善。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设计一种能将所输药液自动加温,并使药液温度控制在与人体体温相适应的或相同的多功能恒温输液器,以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主要由盒体(1)、盒盖(2)、电路板(3)、温度计(4)和液滴调速夹(5)组成,其特征在于盒体(1)内安装有电路板(3)和温度计(4),盒盖(2)上安装有指示灯(7)、超温报警器(10)和超温闪烁灯(13),盒体(1)和盒盖(2)的端头上安装有液滴调速夹(5),液滴调速夹(5)上设有输液管夹孔(14),盒体(1)的端头上安装有电源插接口(11)、电源开关(6)和卡槽(8),盒盖(2)上安装有卡钩(9)和温度指示表(12)。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电路板(3)的结构为J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RL1、RL2和电源开关K串接,R1和C1并联后一端与电源开关K连接,R1和C1并联后另一端与整流堆的交流输入连接,整流堆的输出正极与C2的正极、IC的1腿连接,整流堆的输出正极与C2的负极、IC的2腿、LED1的负极和温度计的下端连接,IC的3腿与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和J继电器线包的一端连接,J继电器线包的另一端与温度计内38℃处的触点连接,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的另一端分别与LED2、LED3、LED4、LED5、LED6、LED7、LED8、LED9、LED10、LED11、LED12的正极相连接,LED2、LED3、LED4、LED5、LED6、LED7、LED8、LED9、LED10、LED11、LED12和LED13的负极与温度计内对应的触点相连接,R13的另一端与LED1的正极相连接,R14的另一端与集成电路VT的2腿相连,集成电路VT的1腿与LED13的正极相连。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它设计新颖,结构简单,能将所输药液自动加温,并使输入的药液温度控制在与人体体温相应值,缩小了输液温度与人体体温之间的差距,减轻了病人的不适感,提高了药液输入的质量和治疗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局部剖视外观图。附图2为本技术电路图。其中1、盒体,2、盒盖,3、电路板,4、温度计,5、液滴调速夹,6、电源开关,7、指示灯,8、卡槽,9、卡钩,10、超温报警器,11、电源插接口,12、温度指示表,13、超温闪烁灯,14、输液管夹孔。如图所示,本技术它主要由盒体1、盒盖2、电路板3、温度计4和液滴调速夹5组成,盒体1内安装有电路板3和温度计4,盒盖2上安装有指示灯7、超温报警器10和超温闪烁灯13,盒体1和盒盖2的端头上安装有液滴调速夹5,液滴调速夹5上设有输液管夹孔14,利用输液管夹孔14可夹住输液管,致使输液管能很好的加温,盒体1的端头上安装有电源插接口11、电源开关6和卡槽8,盒盖2上安装有卡钩9和温度指示表12。所述电路板3的结构为J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RL1、RL2和电源开关K串接,R1和C1并联后一端与电源开关K连接,R1和C1并联后另一端与整流堆的交流输入连接,整流堆的输出正极与C2的正极、IC的1腿连接,整流堆的输出正极与C2的负极、IC的2腿、LED1的负极和温度计的下端连接,IC的3腿与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和J继电器线包的一端连接,J继电器线包的另一端与温度计内38℃处的触点连接,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的另一端分别与LED2、LED3、LED4、LED5、LED6、LED7、LED8、LED9、LED10、LED11、LED12的正极相连接,LED2、LED3、LED4、LED5、LED6、LED7、LED8、LED9、LED10、LED11、LED12和LED13的负极与温度计内对应的触点相连接,R13的另一端与LED1的正极相连接,R14的另一端与集成电路VT的2腿相连,集成电路VT的1腿与LED13的正极相连。其中RL1=RL2=10VA/250V为盒内的加热元件,R1=470K/W金膜电阻C1=1μF/400V瓷片电容,C2=47μF/25VD1-D4=1N4001,IC=7812S三端集成稳压管R2-R13=1.5-4.7KΩ,R14=14Ω可调电阻LED1为红色,LED13为黄色,φ3MM发光二极管LED2-LED12为绿色,φ5MM发光二极管T为玻璃电接点温度计低温-5C℃高温+50℃VT2为VT66D10集成块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恒温输液器,它主要由盒体(1)、盒盖(2)、电路板(3)、温度计(4)和液滴调速夹(5)组成,其特征在于盒体(1)内安装有电路板(3)和温度计(4),盒盖(2)上安装有指示灯(7)、超温报警器(10)和超温闪烁灯(13),盒体(1)和盒盖(2)的端头上安装有液滴调速夹(5),液滴调速夹(5)上设有输液管夹孔(14),盒体(1)的端头上安装有电源插接口(11)、电源开关(6)和卡槽(8),盒盖(2)上安装有卡钩(9)和温度指示表(12)。2.根据权利要求1的多功能恒温输液器,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电路板(3)的结构为J继电器的常闭触点与RL1、RL2和电源开关K串接,R1和C1并联后一端与电源开关K连接,R1和C1并联后另一端与整流堆的交流输入连接,整流堆的输出正极与C2的正极、IC的1腿连接,整流堆的输出正极与C2的负极、IC的2腿、LED1的负极和温度计的下端连接,IC的3腿与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和J继电器线包的一端连接,J继电器线包的另一端与温度计内38℃处的触点连接,R2、R3、R4、R5、R6、R7、R8、R9、R10、R11、R12、R13、R14的另一端分别与LED2、LED3、LED4、LED5、LED6、LED7、LED8、LED9、LED10、LED11、LED12的正极相连接,LED2、LED3、LED4、LED5、LED6、LED7、LED8、LED9、LED10、LED11、LED12和LED13的负极与温度计内对应的触点相连接,R13的另一端与LED1的正极相连接,R14的另一端与集成电路VT的2腿相连,集成电路VT的1腿与LED13的正极相连。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恒温输液器,它由盒体、盒盖、电路板、温度计和液滴调速夹组成,其特征在于盒体内安装有电路板和温度计,盒盖上安装有指示灯、超温报警器和超温闪烁灯,盒体和盒盖的端头上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恒温输液器,它主要由盒体(1)、盒盖(2)、电路板(3)、温度计(4)和液滴调速夹(5)组成,其特征在于盒体(1)内安装有电路板(3)和温度计(4),盒盖(2)上安装有指示灯(7)、超温报警器(10)和超温闪烁灯(13),盒体(1)和盒盖(2)的端头上安装有液滴调速夹(5),液滴调速夹(5)上设有输液管夹孔(14),盒体(1)的端头上安装有电源插接口(11)、电源开关(6)和卡槽(8),盒盖(2)上安装有卡钩(9)和温度指示表(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英兰
申请(专利权)人:蒋英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