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文英专利>正文

发光二极管灯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356944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7-17 03:44
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散热结构中,发光二极管灯包括透明罩、发光芯片、底座、电极片以及散热片。底座呈盘状且其中心部位有一个圆形通孔,散热片安装在所述通孔内,通过圆形通孔的内壁和散热片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所述发光芯片的芯片搭载空间,所述发光芯片安装在该芯片搭载空间内,所述电极片含有至少二分电极片。其中,所述发光芯片紧贴在所述散热片上,所述散热片贴附在其它导热性能较好的支架上,借此可以将所述发光芯片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支架等外部构件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是照明灯的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一般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因采用的材料不同发光二极管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例如砷化镓二极管发出红色光,磷化镓二极管发出绿色光,碳化硅二极管发出黄色光,氮化镓二极管发出蓝色光。发光二极管具有工作电压低、工作电流小、抗冲击和抗震性能好、可靠性高、寿命长等优点,且通过调制通过的电流强弱可以方便地调节发光的强弱,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照明灯、显示器等领域。现在,在一般家庭中也在广泛地使用由上述发光二极管(LED)制成的照明灯(以下简称发光二极管灯),为获得更亮的照明效果,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功率是最常用也是最经济的一种方法之一。但是发光二极管的功率越高,它发出的热量越多。发光二极管的发出的热量对它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都有着极为负面的影响,因此现阶段人们对发光二极管的散热方法都进行了许多不同的尝试。现有的方案基本上都采用散热性能较好的金属散热件给发光二极管灯散热,例如采用使用全金属灯座并在其上设置散热块等的方法。通过上述方法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散热效果,但是因上述方法采用成本的较高的全金属灯座以及散热块,故不利于降低发光二极管灯的成本,且因全金属灯座以及散热块等散热介质较多,故会增大散热结构的热阻,又因各种散热介质的制造工艺较为复杂,故不适合大批量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热阻低、散热效果好,且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的发光二极管灯的散热结构。在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散热结构中,发光二极管灯包括透明罩、发光芯片、底座、电极片以及散热片。所述底座呈盘状,其中心部位有一个圆形通孔,所述散热片安装在所述通孔内,通过所述圆形通孔的内壁和散热片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所述发光芯片的芯片搭载空间,所述发光芯片安装在该芯片搭载空间内。所述电极片含有至少二分电极片,所述发光芯片紧贴在所述散热片上,所述散热片贴附在其它导热性能较好的支架上,借此可以将所述发光芯片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支架等外部构件上。在上述的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散热结构中,所述底座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电极片,所述每个电极片包含有以分叉形式形成的至少两个分电极片,该等分电极片与所述散热片位于同一平面内,所述发光芯片与所述电极片被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线连接在一起,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将所述发光芯片产生的热量经所述导线传导至所述电极片上,之后再通过该电极片将热量传递至外部。通过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上述散热结构可以获得优异的散热效果,经测试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散热系统的热阻可以达到9.8K/W(开/瓦)以下。因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具有优异的散热效果,故可以提高发光二极管灯的寿命以及稳定性。且,因不需要全金属灯座以及散热块等散热介质,故可以降低散热结构的热阻,降低发光二极管灯的制造难度,适合发光二极管灯的大批量生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散热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散热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底座的立体图;图4是沿图1中的A-A切开的断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电极片与散热片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散热结构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散热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包括透明罩1、底座2、发光芯片3、电极片4以及散热片5。如图2和图4所示,透明罩I是一个半球形的透明罩体,因透明罩I的半球形内表面是具有一定的弧度的曲面,故可以折射发光芯片3发出的光。透明罩I的两侧设有固定结构,通过该固定结构可以将透明罩I固定在底座2上。本技术的固定结构是分别设在透明罩I两侧的固定用凸环11。如图2和图3中所示,上述底座2大体呈盘状,其中心位置开设有一个用于安装散热片5的圆形通孔23。底座2的侧壁上设有和固定用凸环11的位置相对应的两个固定用孔21,通过该固定用孔21和上述固定用凸环11的配合,可以将上述透明罩I固定在上述底座2上。底座2的侧壁内表面上设有用于支撑上述透明罩I的多个支撑部22。如图2和图5所示,上述底座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电极片4,每个电极片4含有以分叉形式形成的至少两个分电极片(图中为两个)。该等分电极片与散热片5位于同一平面内,发光芯片3与电极片4通过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线6连接在一起。通过上述结构,可以将发光芯片3产生的热量经导线6传导至电极片4,之后再通过电极片4将热量传递至外部。如图2和图5所示,上述散热片5大致呈圆盘形,其安装在上述底座2的圆形通孔23内。散热片5包含位于中间位置的圆形部位51以及沿圆形部位51的径向延伸的方形部位52。圆形部位51的半径与底座2上圆形通孔23的半径一致,散热片5的圆形部位51卡在圆形通孔23内,散热片5的方形部位52贯穿于圆形通孔23的内壁。通过散热片5与圆形通孔23的内壁形成一个芯片搭载空间,发光芯片3安装在该芯片搭载空间内且紧贴在散热片5上。将透明罩I安装在底座2上时,透明罩I两侧的固定用凸环11安装在底座2的固定用孔21内,透明罩I的其与侧边则被支撑在底座2内的四个支撑部22上。为使透明罩I平稳地固定在底座2上,在制作底座2时,应确保固定用孔21的底面与四个支撑部22的顶面在同一个平面内。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散热结构有两个主辅散热途径。主要散热途径是通过散热片5将热量传递至外部,次要散热途径是通过电极片4将热量传递至外部。在主要散热途径中,发光芯片3紧贴在散热片5上,散热片5贴附在其它导热性能较好的支架上,因此可以将发光芯片3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支架等外部构件上;在次要散热途径中,底座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电极片4,每侧的电极片4含有以分叉形式形成的至少两个分电极片(图中为两个),如图5中所示,该等分电极片与散热片5位于同一平面内,且发光芯片3与电极片4被导热性能良好的导线6连接在一起,因此可以将发光芯片3产生的热量经导线6传导至电极片4,之后再通过电极片4将热量传递至外部。因每侧的电极片4含有以分叉形式形成的至少两个分电极片,故可以增大散热面积。为获得更好的导热效果,可以用多根导线6将每个分电极片和发光芯片3按极连接在一起。在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散热结构中,一个分电极片分别使用二根导线6与发光芯片3连接,即总共使用四根导线连接,增强传热效果。通过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上述散热结构可以获得优异的散热效果,经测试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的散热系统的热阻可以达到9.8K/W(开/瓦)以下。因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具有优异的散热效果,故可以提高发光二极管灯的寿命以及稳定性。因不需要全金属灯座以及散热块等散热介质,故可以降低散热结构的热阻,降低发光二极管灯的制造难度,适合发光二极管灯的大批量生产。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为获得更好的光线效果,也可以采取如下措施。首先,透明罩I带有一定弧度,使光线经过一定角度的折射后出射;其次,本技术还在圆形通孔23的内壁上电镀有反光层231,使射向侧边的一部分光线反射向透明罩I;再者,为了使光线效果更佳,本技术将发光芯片3设置于散热片5的中心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的散热结构,该发光二极管灯包括透明罩、发光芯片、底座、电极片以及散热片,所述底座呈盘状,其中心部位有一个圆形通孔,所述散热片安装在所述通孔内,通过所述圆形通孔的内壁和散热片形成一个用于安装所述发光芯片的芯片搭载空间,所述发光芯片安装在该芯片搭载空间内,所述电极片含有至少二分电极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芯片紧贴在所述散热片上,所述散热片贴附在其它导热性能较好的支架上,借此可以将所述发光芯片产生的热量传递至支架等外部构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英
申请(专利权)人:黄文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